曲卓起初的計劃並不復雜。
控股和黃已經完成布局,就不用多說了。突襲長實的關鍵點,是卡準發動的時機。
等李家成通過股票套現和賣樓花籌到足夠的錢,還上老債準備貸新債時,曝出長實紅 的樓盤有質量問題。
哪來的質量問題?
不需要構陷。
商住樓房,尤其是高層,從水泥標號到鋼筋量,再到水、電管路質量,就閉著眼指吧,不論高端中端還是低端,全都一個味兒。能卡著最低的下限來,就是有良心的了。
區別只在于表明功夫做的光鮮還是敷衍。
老黃瓜眼下資金嚴重短缺,能省則“省”是必然的。只要想摳,都不用摳的太細,就一定能找出很多問題。
建築質量除非工、料太次,或是設計上存在缺陷,大多數時候都要住上十幾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會逐漸顯露出來。
表面看不到,又沒人特意提及,基本不會有人太過在意。
在意也沒招兒,封在牆里面的東西肉眼又看不到。
即便是能看到的部分,絕大多數購房者不了解建築強度,電料、管路的標準的,更沒有條件檢驗測定。
驗房無非看看牆面、地面平不平,窗戶透不透氣。再就是量下尺,確定一下套內面積有沒有縮水。
所以,沒有人特意去戳破這點“業內俗成”,自然天下太平。
可一旦爆出來,必然群情激憤。
長實在紅 起的是高檔海景物業,價格可不便宜,買得起的基本都是中產。
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地方,中產和小資都是最難擺平的一群人。
一旦知道樓蓋的水泥不結實、電線不保靠,應該食指粗細的鋼筋只有小指粗,還十二根縮水成十一根,會怎麼樣?
要求退訂退款都是好說話的。拿起法律武器索賠,才是最讓人頭大的。
甭管要求退款還是打官司索賠,名聲臭掉,住戶大量流失都是必然的。
沒了人氣,那些看好區域前景,預租鋪面和店面的小商人,還認可之前約定的租金嗎?
退錢、索賠的聲勢一鬧起來,更大問題就會被引出來……
港島允許賣樓花,也就是預售,是為了緩解開發商的資金壓力。
關于預售資金的使用,港島的法律是有嚴格約束的。必須存進指定賬戶,根據工期進度分批撥付。
但是,李家成把錢套出來還貸款了,還壓著工費和貨款……牽一發而動全身。
不出問題,怎麼樣都好說。
出了問題,就是連鎖性的。
最關鍵的是,公司出了大丑聞,必然影響信用評級。沈壁雙手無奈的一攤,表示無法說服董事會放新款。
貸不到新款,訂購的要退訂,預租的要退租,工人要工錢,供貨商要貨款……大概率還要吃官司,長實和李家成的口碑雙崩,股價必然大跌。
到時早已蓄勢待發的五點二億發動起來,大鳴大放的進場抄底,手上沒槍沒彈的老黃瓜只能瞪眼干瞅著。
不瞅著還能怎麼辦?
和黃已經在他的有意推動下跌的一塌糊涂,就算舍得放棄蛇吞象,套現救長實都做不到。
那時候,沈壁和曲某人就可以像救世主一樣登場了。
沈壁警告“投機者”,可以成為長實的股東獲利,但不允許控股。同時,動用各方面的關系,幫助李家成壓下負面消息。
這個過程並不會很難。
其它地產商怕引火燒身,不敢就樓房質量問題推波助瀾。官面上同樣不會允許輿情無限放大。
越放大牽扯出的事就越多,屆時倒霉的可就不止是長實了。幾乎所有地廠商,包括審批、驗收、監管等大批人都會受牽連……
個體容易被拋棄,群體利益被觸動時,就會眾志成城。多方合力先將大事化小,再將小事化了。
曲卓則用錢“買”也好,用技術“換”也罷,溢價從突襲長實的小日子資本手中贖回部分股票。就像他幫助李家成入主和黃一樣,保住他對長實的控制權。
至此,通過明暗分散持股,隱蔽的完成對長實和和黃的實際控股。不論李家誠左手倒右手,還是右手倒左手,都是在為他賺錢。
同時,抓緊時間挖掘,並培養自己的人才庫。解決眼下這種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卻找不到有能力,又能夠信任的人去打理的局面。
以老黃瓜的性格,肯定不會滿足于拿著一點股份,老老實實的當打工仔。他會在經營的同時,尋求不斷擴大持股比例,直至徹底掌控兩家企業。
但是,他默默努力幾年後就會發現,他以為的一些只要開出足夠價碼,就能收回股份的投資人或機構,壓根不打算釋放股份。
他控股的計劃,不過是鏡花水月。
到那時,就看他的表現了。能干就繼續干,不能干就換掉他……
以上是之前的打算,總體上是相對保守的。制造並利用不良影響,但也要將不良影響壓在一個可控的,能夠挽回的範圍內。
一旦玩的太大,某人沒能力收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而眼下,已經有足夠的資本將“可控”的閾值壓到地板上。打的再破再爛,只要錢花到位,就能重新捏起來。
那就玩把大的!
趁機把股權構成徹底捋順一遍,把沒資格坐車賺錢的人踢出去,再拉一些需要團結的“朋友”上車……
曲卓默默調整計劃時,李家成確定中行並不打算強吞長實,不過是借利好坐車賺一筆罷了。
懸著的心放下,繼續全身心的投入到即將開始的預售和預招租的籌備當中去。
在他看來,中行的莽撞操作雖然丑陋,但不算是壞事。可以在長實股價不可控的被利好推高後,助力他將價格壓下去。然後,再次控在安全區間內,降低回收股份時的成本……
同一時間里,華潤、招商局和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三家,在商量應該如何自救。
如果和黃清盤重組或破產重組,二級市場的散股會如何?
這個問題不需要去咨詢專業律師。法條規定就在那里,中行港島分行的律師,華潤和招商局的律師,就算不清楚,只要查一查也能說明白……
首先,清償擔保債務。
如公司資不抵債,股東權益全部歸零,流通股成為廢紙。
無擔保債務,或償還完債務還有剩余資產,持有優先股的匯豐銀行排在獲得資產抵償資格的首位,其次是董事會成員。
如果還有剩余資產,才輪到沒進入董事會的股東。
眼下這年月,上市公司的資產和債務是極不透明的。除了公司核心人員,沒人知道有多少債務,又有多少資產。
按照眾多實際案例看,普通董事會成員的股權利益,大多數時候都無法完全保障。散股持有者的股權價值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歸零。
相比之下,如果是清盤重組,還有一線生機。
當重組方案明確保留股權價值時,股票有可能被轉換或保留,但概率極低。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一旦啟動重組程序,之後的股權交易統統無效。
對三家炒股炒成股東的冤大頭來說,要麼現在趕緊想辦法找人接盤。要麼握著被套牢的股票拼運氣,指望重組完成後,股票能夠保留或轉換為新股……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76步步生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