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步步生蓮

第1509章 歌還能這麼唱嗎?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方寸山下 本章︰第1509章 歌還能這麼唱嗎?

    利益幾乎是一切仇恨的源泉,也幾乎可以粘合所有矛盾。

    如果不能,就是利益還不夠大……

    鄒文懷和關維麟大半夜的不敢驚動任何人。一人一輛車親自趕去小白房撈大鼻子房和鄧麗君。

    轉過天傍晚,倆老板帶著倆明星,在天後水星街號稱“江湖飯店”的大三元酒家,擺酒拜謝向炎。

    鄒文懷已經深刻的意識到,之前以為有竹幫做靠山,就可以不鳥新義安的想法大錯特錯,擺出慚愧又感恩的嘴臉,誠意十足的感謝向老板不計前嫌仗義出手。

    為表真心,拍胸脯保證以後但凡永勝所需,嘉禾必定傾力相助……

    對于向炎來說,面子固然重要,但沒有里子重要。

    里子是什麼?

    眼下這年頭,拍電影是真的賺錢呀!

    一部片子隨便投個二三十萬,拍的一般都有一二百萬的票房,拍好了有三四百萬,簡直跟撿錢沒差。

    關鍵跟安泰公司一樣,過程中有多少齷齪不重要,賺到的都是干淨錢。

    原本還有點端著架子,鄒文懷正對他心縫縫的表態過後,氣氛立馬一團和氣……

    有趣的是,擺酒答謝之余,兩家都私下接觸了向炎。

    關維麟比較早,中午就跟向炎單獨吃了頓便飯。

    沒藏著掖著,一尊一尺半高的金座冰翡玉佛敬上,擺了下鄧麗君遇到的麻煩,直言想走彎省曲家和陳履安的路子試試,求向炎指點迷津。

    本就有交情,禮物又送的扎實,向炎自然仔仔細細的提點了一番……

    鄒文懷是答謝宴之後,稍晚些時候單獨拜訪。

    仔細的給門外漢向炎,講了拍電影這件事背後的門門道道,進一步確認了兩家後續在片場和演員方面的合作,順便提了個小小的要求希望尋個合適的時機,向老板代為引薦,結識一下深不可測的曲久��罄習濉br />
    鄒文華那邊不提,關維麟得到向炎的提點,精準的求到了利陸,又通過利陸做橋,帶著鄧麗君拜訪曲靜,並見到了楊大姑娘和陳嘉慧,由衷的表達歉意。

    事情從頭到尾跟鄧麗君都沒關系,還跟著沾包被拘了幾個小時,擔驚受怕一場,楊穎和陳嘉慧自然不會心安理得的接受道歉。

    總之,兜兜轉轉了一大圈兒,鄧麗君算是跟楊穎和陳嘉慧搭上了關系。

    鄧麗君雖然只有二十六歲,但出道已經十余年了,彎省、港島、小日子、大老美……行走萬里路結交千樣人,有心之下只幾天的功夫,就跟兩個傻乎乎的姑娘,處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彎省正情局的杰出文職陳嘉慧小姐不負期望,都不用鄧麗君主動提,就熱心腸的主動幫著想辦法。

    已經給她老子打過電話了,被青仔叢訓斥了一通。

    正為幫不上生的漂亮,說話好听,心地也善良的新朋友而愧疚時,某個貨就忽然間冒出來了……

    听完了鄧麗君“喝涼水都塞牙”的倒霉經歷,曲卓坐那沉吟了好一陣。

    貌似是在琢磨如何處理,實際上……是在權衡和思考一種可能性,以及要不要瞎摻和。

    通過陳嘉慧憤憤的講述,他記憶深處泛起了一點與鄧麗君有關的東西。

    是一篇關于“假護照”事件的帖子,或是短視頻,具體的記不清了。內容重點也不在“假護照”事件上,而是她如何擺脫假護照不良影響的契機——內陸的一場會。

    76後到80這段時間,廣袤的農村可能變化有限,不甚明顯。但在城市,日子過得比之前活泛太多了。

    比如,用錄音機听音樂!

    好吧,又要說廢話了。

    估摸記憶主要錨定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小朋友們要吼了那時候哪特麼有錄音機,80年代才開始流行的~~~

    流行,是有參照的跟風。

    沒有人引領潮流,哪來的流行?

    五十年代,無線電一廠就打破壟斷,率先實現了錄音機國產化突破。隨後通過技術擴散,滬市錄音器材廠、京城廣播器材廠、金陵714廠等企業紛紛跟進。

    到了65年,產量已經突破了一萬台,並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不過,那時候產的都是開盤錄音機。屬于廣播和錄音的“專業器材”。

    主要客戶是工廠、學校和各種單位的廣播室、宣傳站什麼的。

    l601型電子管開盤錄音機

    直到73年,滬市玩具元件廠研制成功?葵花牌hl1型盒式磁帶錄音機?,算是真正有了民用產品。

    75年國產盒式磁帶試制成功,為錄音機的民用化奠定了基礎。

    但挺貴的東西,購買磁帶也是不小的負擔。就算經濟條件好,錢不是問題,家里擺個會放歌的稀罕玩意,也容易被人詬病。

    所以,剛推出後的兩年銷量比較一般。

    大概從78、79年開始,人們逐漸的沒那麼小心翼翼了,買錄音機的人家才慢慢多起來。中華、星球、熊貓等品牌民用錄音機紛紛涌現。

    葵花hl1盒式錄音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出現了,買錄音機圖啥?

    電視廣播里听了二三十年,耳熟能詳倒背如流還不夠,特意買盤磁帶回家听?

    再好听,也架不住常年累月的翻來覆去啊。

    推動人們買錄音機的根本動力,是78、79這個時間節點上,大量外來磁帶進入了內陸。

    有些是出國的人買錄音機時順手一起買的,有些是從沿海地區各種途徑流入的。

    幾十年後的人,根本無法想象那時候的人,為了翻錄一本喜歡的磁帶甘心費多大的勁。

    蹬十幾二十公里自行車,頂風冒雪的托朋友找關系,都是常規操作。為了一首歌,托幾百上千公里外的朋友尋摸都不在少數。

    所以,年輕的朋友無法想象,貌似稀少的“外來歌曲”,以各大城市為基點向周邊輻射的速度有多迅速。

    跟後世網絡的傳播速度沒法比,但比五六十年代手抄本小說傳播的速度要快的多得多。

    畢竟,抄一本書要多長時間,翻錄一本磁帶才多長時間……

    等時間進入79、80年時,以港台歌曲為代表的外來音樂,幾乎已經從偷偷摸摸的私下傳播,變成了一種風潮。

    細論那些流入的歌,誰的最火?

    沒有任何爭議——鄧麗君!

    小日子和老美的歌兒听不懂,粵語歌能听懂的人少之又少,唯獨彎省的歌兒基本都是國語。

    鄧麗君的嗓音、唱腔兒和唱詞從錄音機喇叭里傳出來,毫不夸張的講,听了二三十年激揚頌揚贊揚曲調的國人渾身雞皮疙瘩。

    腦子里就一個念頭……歌還能這麼唱嗎?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76步步生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76步步生蓮》,方便以後閱讀1976步步生蓮第1509章 歌還能這麼唱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76步步生蓮第1509章 歌還能這麼唱嗎?並對1976步步生蓮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