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因特爾慫了。
之前因特爾通過法務部門,聯系司力達主持競爭法相關業務的合伙人羅布•薩姆羅伊探听曲卓的口風。
不曾想,得到的反饋讓人心頭發毛。
後面的一段時間,因特爾高層分別與法務部門和技術部門開了好多次會,還通過一些有關系的政客,進一步確定阿美莉卡現階段對東大的態度。
就在拿不準東方曲是故作強硬,還是真強硬的時候,老美出台了一項新法案——《統一商業秘密法》。
< reverse engineering)。
核心是︰通過功能隔離與獨立設計,在不接觸原始專利技術細節的前提下實現兼容,不觸發專利侵權。
具體的就不解釋了,當年cyrix公司就是依據這一條,打贏了因特爾發起的侵權官司。並反手起訴英特爾侵犯其總線、電源管理等專利。
最終,兩家達成庭外和解。
cyrix一分錢沒花,獲得了合法使用x86架構的永久權利。
99年彎省的威盛收購了cyrix,從而得到了x86架構的永久權利。2020年兆芯又從威盛手里買下了x86處理器技術及相關專利。
于是,有了兆芯kx系列處理器……
說回法條。
《統一商業秘密法》雖然是老美頒布的法律,但不區分公司國籍,其保護範圍覆蓋所有符合商業秘密定義的主體,無論其是否屬于阿美莉卡的公司。
基于《統一商業秘密法》,再加上知識產權和競爭法領域極為強勢的老牌律所司力達杵在那。除非因特爾能爭取到法官的偏袒,基本沒有贏得訴訟的可能。
而且,一旦發起訴訟,很可能會激怒東大。
如果東方曲所說那些報復手段被付諸實際,對因特爾來說,絕對是臨災難性的後果。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沒什麼好考慮的了,因特爾果斷放棄打爛訴的想法。
既然打不過,就選擇加入好了。
試探一下,能不能買下東大ia32位處理器構架的授權……
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
因特爾董事會充分權衡了依靠自身技術水平,或通過收購、整合等手段,追平東大32位構架的可能性,以及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經過多次會議和慎重考慮後,才決定試探下東大的態度,及可能的花費。
還是那句話,眼下這年頭咱們不大會跟美西方打交道,美西方同樣把不準如何同咱們打交道。
相比之下,在計算機產業方面有很大程度上能影響力,甚至一定程度可以代表東大官方態度的東方曲,就成了最好的突破口。
只不過,這次因特爾沒有選擇通過司力達試探,而是選擇了據說與東方曲有很深私人友誼的史蒂夫。
也是趕巧,隻果公司正在考慮買下東大dos系統授權的可能性。
其實對于公司資方董事來說,是不願意的。
因為隻果公司77年就和se dos 3.1系統。
<磁盤操作系統)的縮寫,並不是一個專有詞。
<sdos,還有drdos、freedos等很多磁盤操作系統。
隻果公司和se dos,是基于軟盤的磁盤系統。
一張5.25英寸軟盤,容量只有110到160kb。
就沖這容量,搭載在軟盤里的計算機系統,就注定只有最原始且簡單的基礎功能。跟曲卓搞得基于硬盤的“兆級”dos系統,不論從任何方面看,都完全沒有可比性。
當然,這是基于專業角度的對比。
在隻果公司的投資人看來,花費了大量經費開發的appe dos只推出一年,連開發成本都沒收回呢就放棄,絕對是一種無法接受的敗家行為。
但是,以史蒂夫為首的技術人員,卻列舉了東大dos 的種種優勢。
史蒂夫更是給出斷言,希捷公司基于薄膜磁頭,申請的一系列硬盤小型化專利說明,將硬盤裝進計算機只是時間問題。
那時,公司要麼繼續投入,在現有appe dos的基礎上,開發功能更加強大和全面的硬盤版本。
要麼花錢買下一個擁有完整開發環境的,已經證明了優秀性的成熟系統。
很明顯,投入不確定,周期不確定,結果不確定的繼續開發系統,確實不如直接買一套成熟系統。
不過,這一結論需要建立在史蒂夫的預料正確的基礎上。
如果能裝入計算機的小型硬盤,並沒有那麼快的商品化。
即便完成了商品化,在性能和售價等因素的影響下,也不一定能迅速獲得市場認同。
也就是說,軟盤系統在未來很長時間里,依舊會是主流……
資本的貪婪和愚蠢,讓史蒂夫非常惱火。
他幾乎按捺不住想立刻發動,把愚蠢的邁克爾•斯科特從首席執行官的位子上趕下去。
但是,他還做不到。
雖然他自己的股份,再加上通過tech unirn公司間接掌握的股份,已經持有了隻果公司接近百分之四十八點二的股份,但距離百分之六十六點六七的絕對控股權還很遠。
而且,東大通用型計算機的強大,讓史蒂夫不再甘心搞類似于appeii那種“玩具”。
沒錯,appeii作為史蒂夫曾經的得意之作,雖然進入79年後依舊銷售的不錯,但已經成為了牛夫人。
想開發心目中最完美的產品,就離不開資本的持續注入。
所以,史蒂夫只能忍。
壓抑著努力,在董事會上與丑惡的資本家據理力爭。
忍到什麼時候?
忍到公司上市,通過二級市場進行操作,重新掌控這家由他創建的公司……
在史蒂夫的認知里,曲卓是個無心商業醉心科研的人。
而且,史蒂夫知道曲卓近期正在與劍橋進行包括人工智能在內,好幾項非常重要的合作與開發,估計不願總被瑣事打擾。
答應了安迪•格魯夫的委托後,並沒有立馬試著聯系,而是回公司找邁克爾•斯科特。
一方面用因特爾的訴求,進一步證明東大在計算機領域的先進性。
一方面提議,與因特爾一起與東大展開談判。
他與東方曲有很深的交情,如果操作的當,可以讓因特爾多付出一點,隻果公司就可以少付出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