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在ria待了整整一天,不止中午在研究所食堂吃的,晚餐也是。
不愧是戰場上也要享用美食,沒有就胳肢窩世人的民族,研究所食堂的餐食,豐盛到離譜。
滿眼的熱量炸彈……
(胳肢窩屬于逗趣。客觀的說,一戰還是挺猛的。二戰拉垮多少沾點經驗主義害死人,外加厭戰。)
雖然高盧人一直在用“交流”這個詞,但每個人心里都十分清楚,所有部門都經歷了一場由東方曲主持的,基于現代計算機應用與實踐的全方位教學。
時間太短,學到了多少干貨不好說,但視野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
一幫高盧佬沒意識到,各部門接收到的所有咨詢,全都建立在東大計算機構架和軟件環境之下。
如果被東方曲描繪的諸多應用場景打動,並將其確立為發展方向,約定于上了賊船。
意識到也無所謂,曲某人作為東大通用計算機研發的核心人物,思路圍繞著自家產品展開無可厚非……
參觀、座談和交流,從上午九點一直持續到晚上十一點多,曲卓才在高盧佬們依依不舍的相送下離開ria回酒店。
休息了一晚,轉過天應邀去rs參觀交流……
當曲某人再次用橫跨眾多領域的廣博知識儲備,征服了高盧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各研究部門的專業人士時,ria的幾位主要負責人經過嚴肅的討論,決定向nesr(國民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部)提交一份書面報告,和一份書面申請。
報告的內容是,基于東方曲在座談和交流中透露出的細節,推導出東大在以計算機為主導的自動化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所以,建議高校及科研院所,與東大在相關領域展開更加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申請的內容是,希望由官方出面,正式邀請東方曲參與ria于自動化和計算機項目……
事實證明,高盧人還是很識貨的。
曲卓八號在rs浪了一天後,rs的負責人同樣提交了內容大差不差的報告和申請。
而且,比ria更迫切。
不止向nesr提交了報告,還另寫了一份措辭更加洋溢,甚至可以用推崇來形容的評估,投給了csr(高盧科研戰略理事會)。
就在高盧兩大最頂尖科研機構,相繼對曲卓的能力給出肯定,及最高的評價時,維特羅夫在接受任務後,用最短的時間抵達東漢斯。
經過了簡單但有效的化妝後,拍攝了幾張不同著裝的證件照。
入夜後和一名隨行特工,帶著幾本身份、國籍毫無關聯的證件,通過西壩河巡邏盲區偷渡至西漢斯一側。
凌晨時分與接應人員匯合,乘車直奔盧森堡。抵達盧森堡後經過短暫的休息,再次改頭換面繼續趕往巴黎。
為什麼不乘飛機?
維特羅夫65到70年以毛子貿易代表團外聯技術工程師的身份,在巴黎工作了五年。
雖然五年中“工作”的非常順利,但根本原因是高盧dst(領土監听局)對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也就是說,他的真實身份是半公開的,早就被高盧的安全部門掌握了。只是因為多種原因,選擇了無視和放縱。
所以,盡管維特羅夫進行了簡單的易容,還持有足以亂真的安全身份,但機場那地兒太危險了,很容易被甄別出來。
如果只是被盯上,還能想想辦法。一旦被拒絕入境,就徹底白玩兒了。
其實,走陸路入境同樣有風險。但道路千萬條,想在高盧東北部廣袤的邊境線上找出一條安全通道,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事實也確實如此,八號夜里,一路舟車勞頓的維特羅夫順利重返闊別了九年的巴黎。
與此同時,一組持有各種掩護身份的毛子特工,通過不同途徑相繼抵達巴黎……
既然維特羅夫的身份並不保險,一總局為什麼派他前來?
首先,維特羅夫在巴黎工作了五年,對這座城市十分熟悉。
其次,他當年的掩飾身份是外聯技術工程師,與幾乎所有科研部門和科技公司打過交道。
尤其是湯姆森csf電子公司,作為當年維特羅夫的重點攻略目標,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對保障行動成功有巨大的幫助。
最後,維特羅夫70年因為外派期間的優秀表現,被提拔為中校。但在後面于蒙特利爾工作期間,搞得一團糟。
被召回來後雖然沒有受到特別嚴厲的處罰,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用,但因為履歷中的灰跡,想更進一步幾乎是不可能的。
作為斯維特利尼奇一手發掘並提拔的手下,他想再給維特羅夫一個機會。
克格勃有克格勃的規矩。
想獲得提拔,除非背景深厚,靠坐辦公室賺取“苦勞”,大概率是不行的。
最有效的方式,有且只有通過外勤任務立功……
向曲卓發出邀請的,是湯姆森csf電子公司。就算為了給英國佬一個過得去的交代,也要去一趟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所以,八月九號上午,曲卓到了該公司位于巴黎左岸的微電子研發部。
“湯姆森csf電子公司”,隸屬于法國電子巨頭湯姆遜集團。單提名字可能不怎麼響亮,但六七十年代時,在無線電領域屬于毫無爭議的世界領先。
公司旗下有半導體業務部門,但……僅僅是有,屬于成立後就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
87年湯姆遜集團把半導體部門剝離出來,與意呆的sgs微電子公司合並,成立了sgsthon icroelectronics公司。
98年更名為“sts”代表意呆,“thon”代表高盧,“icroelectronics”是微電子的意思。
沒錯,就是意法半導體有限公司……
曲卓“參觀”的是湯姆森的微電子研發部,但樓內等著他的人,可遠不止湯姆森公司的人。
有高盧國家航空航天研究院電控系統的專家,有高盧國家航空宇航公司的微電子工程師。
兩撥人里,還暗戳戳的夾著兩位高盧國防部的觀察員。
另外,還有商業規模有限,專門承接科研機構和軍方高性能計算機項目的sea公司總工程師。
湯姆森公司作為承接高盧航天工程電子及無線電分支的一份子,也派出了拿得出手的技術人員。
但也僅僅是技術人員,公司管理層根本沒露面……沒資格露面。
擺在前台的是高盧航空航天研究院,分管火箭電氣設計和控制系統的負責人亞伯拉罕。
老貨也是歐洲“阿里安”運載火箭項目的控制系統負責人。
還有一打過照面,但不熟的認識人……七機部第一研究院的王副院長。
至于王副院長身後的兩個國人臉,曲卓連面兒都沒著過。
看模樣氣質,大概率是第一研究院的技術人員。
第一研究院是干啥的?
全名是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即便沒有姜峰“透題”,基于王副院長的身份,曲卓也能猜到這次把他喊過來的“肉戲”是什麼。
接下來要做的,無外乎演好戲,把高盧人的胃口釣的足足的……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76步步生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