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月二號上午開始,戴英但凡排得上號的理工科大學、實驗室,包括與高科技沾邊的公司,開始不斷被貴族老爺、貴族少爺、貴族婦女和貴族少女直接或間接的騷擾……
內容只有一個︰你們那里能不能制作鑽石,或者知不知道哪里能夠制作鑽石?
對于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
即便被問到的公司或以理工科聞名的高校和實驗室,沒有開展人工培育鑽石的項目,也清楚的知道,工業用鑽石的人工合成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了。
還知道,老美通用電氣在70年,通過改良的高溫高壓法,成功培育出了一顆超過0.5克拉的寶石級鑽石。
又在隨後的71年進一步優化工藝,培育出了超過一克拉的寶石級鑽石。
唯一的問題是,成本太過高昂。合成一顆一克拉鑽石的花費,比買一顆同樣尺寸的天然鑽石要高出一大截。
所以,僅僅是科研成果,不具備商業價值。
雖然被問到的人,對人工能否培育寶石級鑽石的答案是肯定,但下一個問題,讓他們打含糊了……
哪里能夠培育出幾十克拉的大鑽石?
而且,能夠培育藍的、黃的、綠的、粉的,或是其它顏色的大鑽石?
幾十克拉……還是彩鑽?
在71年到79年這一時段,全世界範圍內倒是有不少實驗室宣稱,用hpht高溫高壓法)或cvd化學氣相沉積法)培育出了幾克拉、十幾克拉,甚至是幾十克拉的大鑽石。
但是,那些成果要麼品質不佳,距離寶石級品質有極大的差距。要麼……成果存疑。
也有克拉數夠大,品質夠好,並得到了學術界認可的成果。但是,受制備方式的制約,生長出的是“盤式”鑽石。
物理形狀決定了,品質再高也無法作為寶石使用。
除非有人願意把一盤狀的鑽石片,掛在脖頸或其它什麼地方。
但是!要說肯定不可能……還真沒人敢妄下斷言。
畢竟科技日新月異,指不定誰家經過長時間的大量投入,或是一時間的人品爆發,摸索出了一條可行之路呢?
稍微追問了一下,得知一位東大的年輕人,拿出了一塊超過四十克拉的,人工培育的藍鑽項鏈送人……
這時,貴婦、貴女和被自家女性成員糾纏到沒辦法的貴族男性們,得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回答。
一種是︰絕對不可能!
落後愚昧的東大,不可能有技術培育出幾十克拉的,寶石級彩鑽。
另一種是︰是東方的曲嗎?那是有可能的。他是一名“碳”專家,剛在碳材料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鑽石是碳的同素異形體之一,正是他的研究方向……
眾所周知,任何國家的駐外使領館,在正常公務之余,都肩負著收集駐扎地和駐扎國家的民生、社會、熱點事件 “等”綜合信息的職能。
我們的使館也是一樣的。
駐倫敦使館得到家里的指令,盡快與小曲同志建立聯系,並確認情況的同時,下面的人也在同步收集相關信息。
這一收集,得到了一條……相關聯的消息。
那貨在參加斯賓塞家族三女的生日宴時,送出了一條超過四十克拉的藍鑽項鏈。
送出一條克拉數夸張的鑽石項鏈,就夠讓人無法理解了。關鍵項鏈使用的鑽石,是人工合成的。
連最專業的科研人士,都無法估算出,合成那麼大的一枚寶石級藍色鑽石的成本是多少。
唯一能夠肯定的是,必然十分的昂貴!
要知道,先進的已知技術,合成一枚超過一克拉的寶石級鑽石,比同體積天然鑽石貴出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
這還是忽略次品成本的情況下。
如果算綜合成本,輕輕松松翻倍。
隨著培育鑽石體積的增大,投入成本不算,次品率也呈幾何倍數提高。
超過四十克拉到五十克拉這一區間的天然鑽石,估價在一百萬美元上下。如果是藍鑽,絕對超過一百萬。只是缺少比對標地,無法做出準確預估。
現在雖然無從得知,東方的曲培育出那枚藍鑽花費了多少。但哪怕是最最最保守的估計,也絕不會低于三百萬美元。
只會比三百萬更高,且上不封頂。
再加上切割、雕琢和瓖嵌呢?
價值高的無從估量……
宋大使在看到手下送來的情況匯總後,整個人都是懵的。
啥情況?
斯賓塞家的三女兒是妲己嗎?
一擲千金…不!萬金!只為博紅顏一笑?
還是你小子的錢,已經多到沒處扔了?
你要是被綁架,或者被威脅了,就眨一眨右眼?
原本宋大使是打算等那小子回來後,去劍橋與他見面的。考慮到諸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那小子剛在倫敦落地,就被16的人貼身盯上了……
在劍橋見面,很可能無法“暢所欲言”。
所以,才又讓工作人員給派克莊園打電話。
說家里大人十分擔心他的身體,請務必來使館一趟,讓使館的醫務人員確定下傷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四號上午十點多,羅浮3500抵達波特蘭廣場49號,警衛確認了曲卓的身份後放行。
車在院內停穩,開車的丹尼爾下車快步繞到後座打開車門。
至此,出來迎接的使館工作人員才發現,後座上某人的右腳,居然打著厚厚的石膏。
一位姓劉的女工作人員驚呼︰“不是說傷的不重嗎?”
“不重,離截至大老遠呢。”曲某人懶懶的窩在後座不動彈。
等啥呢?
等丹尼爾打開後備箱,取輪椅呢。
幾位工作人員見狀,趕忙扶車門的扶車門,扶輪椅的扶輪椅,攙人的攙人,小心翼翼的將某個貨從車里弄出來,穩穩當當的坐到輪椅上。
隨後,丹尼爾被請進休息室,好茶好煙的休息等候。幾位工作人員則小心翼翼的推著輪椅進入使館主樓。
一個輪椅得好幾個人推?
單純的推,一個人就夠了,關鍵得上樓呀。
使館沒有電梯,也沒有無障礙設施,得抬著輪椅上去。
輪椅被推進主樓大門時,之前在樓上辦公室站窗口往外看的宋大使已經快步下來了。
邊下樓梯邊緊張的問︰“骨折了?還是傷到韌帶啦?”
“沒有……”某人被人推到樓梯口,在幾位工作人員準備合力將輪椅抬起來之前,扶著扶手站起來。
在周圍人慌忙阻攔,但還沒來得及阻攔時,打著石膏的腳落在樓梯凳上,一米七八……一米八……一米七八……一米八,表情輕松的往樓上走。
邊走邊說︰“就是腳背被踩腫了,養了兩天已經好啦。”
“……”
包括宋大使在內,一眾使館工作人員,像是被施了定身術似的,集體表情呆滯……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976步步生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