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步步生蓮

第1416章 偶然中又帶著必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方寸山下 本章︰第1416章 偶然中又帶著必然

    如何用剝離法獲取石墨烯樣本?

    1、將石墨塊用光刻膠固定于載玻片,打磨出約一平方毫米的截面,以增加邊緣剝離效率;

    2、將膠帶緊密粘貼于截面,按壓確保完全接觸;

    3、快速撕離膠帶,帶走多層石墨片;

    4、重復粘貼、撕離操作十至二十次,直至膠帶表面呈現均勻半透明狀……此時膠帶表面理論上含少數單層石墨烯;

    5、將粘有石墨薄片的膠帶,按壓在 片表面靜置五到十分鐘,利用範德華力使石墨烯吸附于 片;

    6、以大于三十度角緩慢剝離膠帶;

    7、將 片浸入丙酮溶液,一百五十瓦功率超聲處理五到十分鐘溶解殘留粘合劑;

    8、用去離子水沖洗,氮氣吹干;

    9、篩選單層石墨烯。

    如果以上九步操作沒問題,那麼恭喜你,可以在鏡頭畫面內觀測到,在 片二氧化 鍍層干涉效應下,呈淡紫色的單層石墨烯。

    雙層為藍色,多層顏色梯次加深……

    石墨烯

    過程說起來很簡單,單次實驗的時間也不算久。操作嚴謹,再加上一點運氣,一次就能成功……

    但如果只是靈光一現生出的想法,必然需要一個摸索的過程。

    所以,某戲精帶著困到表情發木,但精神極度亢奮的助手,在保持實驗基本流程的情況下,于失敗中不斷進行操作微調,一直忙到了二十五號上午十點多。

    曲卓親手用相機將電鏡畫面拍攝下來,並鄭重的將底片交給本杰明送去沖洗,他自己則留在實驗間寫實驗報告……

    同一時間里,劍橋大學在校的四十余位物理學和材料學專家,依舊在討論昨天的質譜檢測結果,以及某人基于典型分子結構和數學模型,做出的分子相猜測。

    經過昨天半個晚上爭論,回到住處後的思考,和今天半個上午的進一步討論,絕大多數人都趨向于猜測是正確的。

    富勒烯

    “卡文迪許教授”布賴恩•皮帕德參與討論之余,一直在擔心實驗間內,已經連續工作超過六十個小時的東方曲。

    但本著除非發現事故苗頭,或有其它必要緣由,不打斷正在進行中的實驗這一實驗室原則,以及對科研成果和知識產權的必要回避,並沒有去打擾。

    不過,派人一直在實驗區外守著。

    本杰明帶著膠卷出來後,立刻被帶到了會議室。

    他一出現,會議室內瞬間陷入安靜。所有人的視線全都聚焦……主要是實在太好奇了,如何使用那些常見的實驗室物料和器材,讓汽化的分子現形?

    布賴恩看著雙目布滿紅血絲,眼眶青白浮腫,表情呆滯木楞的本杰明,關心的問︰“實驗完成了?”

    本杰明想回答,但激動加上疲憊,張了下嘴居然沒有發出聲音。努力搜刮了點口水吞咽,才沙啞的說︰“完成了。”

    “證明c??的分子相了?” 布賴恩難以置信的問。

    “不~” 本杰明用一個詞,讓所有人生出了失望,同時裹挾著本該如此的想法。

    但緊接著後面的話,如同點了所有人的定身穴︰“曲先生用剝離法,得到了二維結構的碳同素異形體……二…二維晶體結構無法在非絕對零度環境中穩定存在的理論……可能被打破了。”

    好吧,年輕且好運的本杰明•布朗先生,用一句話,道出了石墨烯除了讓人興奮的材料學特性外,對學術界最為重要的意義……

    另一名同樣很年輕,但運氣不怎麼好的托德•史密斯先生,在午餐時間被導師的另一名學生,他的師兄通知︰托德,你輸了。

    只有這一句話。

    因為,他的導師和其他幾位老伙伴,在獲得神奇的東方曲的允許後,正在復刻使用剝離法,獲得石墨烯的實驗過程,以驗證成果的準確性。

    不,現在還不能叫“石墨烯”。

    曲卓作為發現人,在寫完了實驗報告去休息前說過,想將這一新發現的物質,命名為“idredene”米莉烯)。

    因為,他受到了米莉•德雷斯爾豪斯教授的啟發,才有勇氣挑戰熱力學漲落理論。

    別問為什麼。

    問就是︰老外就吃這一套!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獲得助力和認同,減少不必要的阻礙……

    回到公寓悶頭猛睡了差不多二十個小時,二十六號一早,盡管洗了個澡,但看起來依舊十分潦草的某戲精,花了七十五便是買了個金槍魚漢堡和一杯可樂。

    在店外的散座上就著初升的朝陽,把漢堡塞進肚子里,又干了可樂,溜達的去了實驗室。

    盡管消息還沒有正式公布,但一路上已經有不少學生看他的眼神不對勁了。

    等進了實驗樓,就更不對勁了。

    “不對勁”與好與不好無關,或者說既包含了好,也包含了不好。

    總之,羨慕嫉妒恨、驚訝費解尊敬,人類情緒的復雜性表現的淋灕盡致……

    為什麼還沒有對外公布?

    截止于77年,已經累計獲得了四十八次諾貝爾獎,發布學術成果無數的劍橋大學,在處理類似有價值的成果時,經驗豐富到猶如工廠里的流水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實驗復刻和成果驗證,在曲卓悶頭大睡的那段時間,已經由三組人分別進行,並確認過了。

    眼下四個專家組,正在針對“米莉烯”這一新發現,進行基礎物理性質測量、化學性質表征、電學特性測試和結構表征與晶體學分析。

    等一切測試和分析結束,並由第二組重復操作,確認沒有出入,才是正式對外公布的時候。

    鑒于“米莉烯”的特殊性,及重要的學術價值,幾個測試組的負責人,都是劍橋相關專業有名有姓有所成就的存在,最低的是二級教授。

    一幫學術大拿們動起來,消息在劍橋鎮範圍內曝光是難免的。

    更別提還有一個,已經被通知輸掉賭局的,正在和他的幾位多嘴的小伙伴在康河畔步行,或劃船用網兜清理垃圾的,清道夫托德•史密斯先生了。

    沒錯,“清道夫”是倒霉蛋者托德•史密斯的新外號……

    曲卓到實驗室,不是來關注“米莉烯”各項測試和分析結果的。他是來進行“c??”第二階段實驗的。

    實驗室早就準備好了,為了保障他的實驗順利進行,老實驗樓的色譜儀預約已經全部取消了。

    做項目的團隊要麼延期進行,要麼去西區的新實驗室排隊……

    事實證明,曲卓在估計時間來不及的情況下,果斷啟用“備選方案”的決定是對的。

    即便已經在“腦子里”模擬捋順了過程及參數,實際操作中因為各種各樣不可避免的誤差,依舊充滿了不確定性。“

    再加上曲卓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為了過程更真實,不想順利的得到結果。

    所以,實驗在不斷失敗中進行了兩天。

    理論上經過反復摸索和調整,二十八號下午非常意外的先發現了“碳納米管”。

    真的是意外,原本是奔著成功去得。

    結果,若干年後在小日子nec實驗室中,充滿了偶然中又帶有必然性的一幕出現了……

    碳納米管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976步步生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76步步生蓮》,方便以後閱讀1976步步生蓮第1416章 偶然中又帶著必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76步步生蓮第1416章 偶然中又帶著必然並對1976步步生蓮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