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換個人,我會鼓勵他再接再厲再創新功。但你個小家伙……”
大老板幫曲卓別好獎章後端詳了一下,笑呵呵的說︰“你要注意休息,愛惜身體。工作不是一天做完的,要懂得張弛有度……”
隨著大老板的叮囑,一幫老頭子哄笑起來。
所有人都知道,眼前這小子是出了名的有活兒不過夜。不止把手下的人累的跟陀螺似的,把自己都累倒了兩次。
對于這種急脾氣,真不敢過分的鼓勵。要累壞了,損失可就太大啦!
那麼多有名有姓的老兵聚一塊,肯定不是特意給曲某人慶功的。
一早就開始開會了,會議中間休息了一下,順帶著觀摩大老板給小家伙發獎章。
稍稍熱鬧了一陣,會議繼續。
曲卓被工作人員帶去國防工辦,由李如洪李主任給曲卓布置了一個新任務……
老美在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搞了一個無人機項目,主要為各軍種提供先進靶機。<34的無人機偵察機系列,並于51年首飛了其中一個叫147的型號。
該款無人機擁有0.9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和3000公里的最遠航程,具備良好的飛行屬性。並搭載了hr233型高空相機,可以對地進行高空高清偵查拍攝。<147g型,代號“火蜂”的高空無人偵察機,于64年8月首次出現在我們的南海上空。<147g
被我方雷達捕捉後,空軍派出殲六升空攔截。但因為對這種新型武器缺乏了解,未能成功攔截。
10月,“火蜂”出現在雷州半島上空,殲六再次升空。因為缺乏高空作戰經驗,再加上殲六高空性能不足,攔截失敗戰機墜毀。
隨後,“火蜂”幾次三番不斷闖入我們的領空,肆無忌憚的偵查。
空軍自然不會放任不管,立刻組織技術人員們行動起來,仔細研究“火蜂”的飛行軌跡、速度、高度等特點,針對其機動性強、機體輕的特點,進行了大量的模擬攔截訓練,反復演練各種戰術。
最終的出結論︰小玩意雖然飛得高、體積小、雷達反射面積也小,但速度不算太快,也沒有主動規避和反擊的能力。
只要地面指揮得力,飛行員操作熟練,殲6完全有可能把它打下來。
于是,空軍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在中南、西南等地區增設了高空作戰點,部署了殲6、殲7等戰機和地空導彈部隊,還配備了經驗豐富的指揮引導人員,形成了一個更嚴密的防空網絡。
為了適應高空作戰,各級指揮所和殲擊航空兵部隊也進行了專門的訓練,重點練習了動力升限爬高、高速瞄準射擊等關鍵技術動作。
64年11月15日,上午11點53分。
海南和雷州的雷達同時發現目標︰一架“火蜂”在1.76萬米高度,以780公里的時速向潿洲島附近飛來。
空1師師長坐鎮指揮塔,果斷下令起飛攔截。該師機動作戰分隊中隊長徐開通前輩駕駛殲六升空。
12點20分,殲6爬升到1.62萬米高空時捕捉到目標,並迅速接近。在地面的精確引導下,距離大約4公里時躍升至1.75萬米高度改平飛行,克服高空缺氧咬住目標。
距離一千五百米時第一次開火,打空了。調整角度拉近距離第二次開火,再次打空。
距離只有230米時,第三次開火準確命中。目標爆炸起火,拖著濃煙栽進了大海。
首次擊落美軍無人機的英雄徐開通前輩<147g<147g殘骸
有了第一次,後面就簡單了……
經過不斷的戰術總結和經驗累積,我們從64年十一月到七十年代後期,一共擊落了38架147g型無人機。
沒錯,即便是破冰之後,老美軍方對于我們的入侵式偵查一直沒有停止。<147g型無人機不斷被我們擊落,地面人員通過對殘骸的收集,逐漸拼湊掌握了相關技術。
京城航院于69年開始,研制我們自己的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並于72年完成原型機試制,于11月首次通過圖4型母機投放試飛成功。
圖4空中放飛無偵4
隨後的幾年中,經過不斷的完善和改進,實驗機各方面的參數已經基本追平了老美的147g型無人機,甚至部分參數還有所超越。
截止于78年,已經達到了定型量產的標準。
但是,上面一直遲遲沒有批準。
為啥?
那玩意基本可以說是一次性的。
不支持實時圖傳,飛行過程中根據地面雷達引導盲飛。到了目標區域後“閉著眼”一頓客觀意義上的瞎拍。
返程後,以小傘包的形式將拍到的底片空投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落地後能撿回點零件就撿,撿不回來就那麼著了。
以老美財大氣粗的尿性,大概率是不回收的。即便回收也是出于技術保密的需求。
人家一年多少軍費?
一千好幾百億美元。
咱們一年多少軍費?
一百多億軟妹幣。
離人家零頭都差著老遠呢,消耗得起嗎?
真要有重要軍事目標,放出去一架拍回點東西也算值得。
問題是,拍不到呢?
還沒飛到地方,或是拍完了返程時被打下來呢?
特娘的不竹籃打水白扔錢嘛……
所以,上面一直在糾結,這種昂貴的玩意到底要不要搞。
如果搞的話,是做一下技術積累就行了,還是定型生產投入使用。
正常情況下,這種糾結一直持續到80年年底,才咬牙跺腳的正式立項,定名為無偵5,並于81年三月開始裝備部隊。
但是,某個人一番瞎鼓搗,帶有實時圖傳以及夜視功能的小型無人機,在所有人都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忽然間就冒出來了。
鼓搗出來就算了,之前在西樓做演示的那天晚上還吹牛波一。
說什麼這套技術升級後,同樣可以用于中大型無人機。
不但可以基于地面基站或衛星,進行遙控和圖像實時回傳。還可以利用不同基站的信號強度和時間差,進行三角或多點定位。
而且,可以采用模塊化設計。
偵查時除了用于指引操作和確認目標區域的普通圖傳,另有一套獨立設計的,用于拍攝的高清相機。
有需要時,將高清相機組件換掉,變成無線電中繼單元或電子戰系統,甚至可以搭載空對空和空對地武器放出去執行打擊任務……
他牛波一吹的震天響,吹完就忘腦後了。但他吹過的牛波一,被整理成文字資料送給了國防工辦的案頭上,把不少人忽悠的心神搖曳浮想聯翩。
之前大戰在即,無暇多顧。
眼下仗打完了,小型無人機的性能和價值已經在實戰中得到了檢驗。
國防工辦通過評估後,正式向西樓提交報告︰申請將小型無人機相關技術,應用于自研高空無人偵察機。
並對高空無人偵察機進行全面的技術升級,讓它不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976步步生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