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有電子產業,但沒有高端電子產業。
說白了,就是些依靠外來設備和原料的基礎元件加工作坊,和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組裝作坊。
能賺錢,但只能賺個辛苦錢。
辛苦錢這種東西,大家大業的人上人,自然是看不上的。
但人上人嘛,見識和視野肯定是有的。
他們知道集成電路的上游產業和近些年興起的計算機,都是非常賺錢的。<、因特爾,小日子的nec、日立、東芝。
還知道南盲腸和彎省幾年前也開始跟進,比如三星和鴻海。
七十年代初港島經濟環境特別好時,還真有人動過心思。
但稍一了解,就被天文數字的投入,龐大的支撐產業、復雜到天書一般的技術和投入後的不確定性給嚇退了。
同時,他們也有了一個很正確的認知——高端電子產業,必須有國家級的組織和投入才能推動。<eboy的火爆,才又有人將視線投向電子產業這一塊。
最開始留意到順生的,是爛仔和一些不成器的土財主。
爛仔被新義安和權叔給壓制了,不成器的土財主被順生的排它性股權結構,和動輒就搬回彎省的威脅搞的沒招。
<eboy的愈發火爆,大批量向東亞和東南亞外售,大把的賺錢,終于有大人物正眼“看”順生了。
不過。稍微一了解……發現順生就是個組裝作坊。跟收音機、電風扇一樣,核心部件全靠埠外進口。
按照固有經驗,這種工廠即便銷售火爆,利潤也非常有限。
但隨著順生不斷擴建廠房,引進新的先進設備,有人發現……好像看走眼了。
順生似乎特別賺錢,利潤遠高于大家以為的組裝作坊。
稍微深入的探尋,順生賺錢的根本原因是——沒有競爭。
不同于收音機、電風扇,各國各地各價位的同類商品遍地都是,gaeboy是沒有任何競爭的新東西。
獨門生意,當然賺錢了。
終于,有真正的能量人士眼紅了。
一番調查和謀劃後,想用設備和原料沒有按規報關這一點搞事。
不過,不等發動呢,就被利亞姆動用“黑暗魔法”給壓了下去。
再然後,就有了二馬的事。
順生,或者說彎省曲家展露出的能量,和睚眥必報,趕盡殺絕的狠辣,讓暗處那些蠢蠢欲動的手,悄無聲息的縮了回去。
插手順生失敗,康樂大廈的be公司,隨著曲卓一起進入有心人的視線。
稍一研究,發現be這家公司,幾乎不在所有人的認知範圍內……這家公司什麼都沒有。
沒有工廠,不搞組裝,不涉及金融、地產,也沒有產品。
只租個寫字間,再養幾個整天無所事事的文員,憑著手里的專利就能賺錢。
就很神奇。
感覺神奇,是因為不了解。
be公司雖然有辦公場地,有員工,似乎也做業務。但作為一家離岸公司,在港島這個自由港,所有業務和金融往來,幾乎不需要任何申報和登記。
法務也委托給了戴英的律師事務所,外人很難窺探公司內部是如何運作的。
雖然無法深入了解,但可以觀察。還可以動用一些特殊的調查手段。
比如,be與老美的隻果公司有合作,很可能還與小日子財團有關聯。
而順生真正的決策者,很可能是內陸出身的小曲。
老美……小日子……內陸?
越研究就越覺得神奇。
更神奇的是,be、順生和小日子的三菱、夏普,進行了科技含量特別高的大手筆合作。
具體怎麼合作不重要,重要的是,be和順生這種在傳統認知里,極為不起眼的小公司,憑什麼跟三菱和夏普那種大公司,甚至是國際化的集團公司合作?
還是平等的合作。
為了搞清楚緣由,有人花重金聘請了小日子的商業情報機構深挖。
得到的答案就倆字——技術!
be公司掌握著合作項目的核心技術,並將技術注冊為專利。三菱和夏普想用be的技術,就必須與be合作。
至于順生,屬于被be拉進內場,用來平衡股權結構的陪跑……
為什麼港島人上人們會下大力氣研究be?
當然不是閑的eggs疼。
上半年他們都得到了準確的消息,內陸與戴英有意在半導體、集成電路和計算機領域展開合作。
合作的落實地,正是港島。
也就是說,像小日子、南盲腸和彎省那樣,港島的電子產業,即將迎來國家級力量推動的大發展。
還是老牌發達國家戴英和已經被全世界認可,在電子和微電子領域處于領先序列的內陸共同推動。
這對港島的資本來說,無疑是一股可以確定的,有保障的,能夠借勢所用的東風!
鑒于97臨近,逐步將發展重心向埠外轉移的那些要差一些。依舊將港島當做基本盤的家族和公司,或多或少的都動起了心思,做好了摻一手的準備。
問題又回到了原點,他們不了解高端電子產業。
有心,卻霧里看花。
be公司的運轉,就是他們窺探這一全新領域的窗戶。
同時,大家觀察到的,be公司的實際掌控者小曲先生,是計算機領域毫無爭議的專家。
有內陸背景,與不少戴英的高級科學人才交好。了解內陸與戴英的合作,甚至深度參與其中,並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6對他的重視和維護,就是鐵證!
于是,小曲先生在港島的人上人們眼中,就是一個現成的,懂行的,也是合適的合作伙伴。
呃,好吧。
“合作伙伴”只是個體面的說法。
在資本的認知里,小曲同志是個有能力幫助他們了解和進入全新領域的,替他們賺錢的工具人。
沒錯,工具人……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976步步生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