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問候帶听匯報,三號在專家組待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
曲卓全程沒摻和,鼓搗完一系列裝備,找個角落的位置坐下,擺出一副專心致志的模樣,看專家組一周以來做的測試和階段性分析。
耳听楊文、林老太太和另外兩位專家相繼完成匯報,估摸這趟計劃外慰問進行的差不多了,放下資料先一步去門外等著。
一行人簇擁著三號從屋里出來時,曲卓已經下樓去車上等著了。
三號上車,楊文從外面關上車門,松手剎掛擋起步……
出了23所大門,三號問︰“這一會兒就看完啦?”
“嗯吶。”曲卓應聲的同時,通過後視鏡掃了眼後面遠遠跟著的一輛bj212。
三號注意到曲卓的視線,回頭看了一眼,擺手︰“不必理會。”
“估計您回去得挨批評。”曲卓收回視線,語氣中透著點幸災樂禍。
“哈~”三號不以為意,手摸了下兜……剛挨著兜蓋便停住了。
曲卓看架勢就懂了,應該是下意識想套煙,又記起沒帶。
左手扶著方向盤,右手從褲兜里掏出煙和火反手往後面遞。
三號擺弄了下煤油打火機,抽出荷花煙盒里的小熊貓點上,听前面的曲卓說︰“僅限于技術方面的分析哈。”
給三號打了個預防針,繼續說︰“以老美的anpvs2和anpvs5兩代產品,以及毛子的精密加工和微電子技術做參照。我認為,不需要過于高估毛子微光夜視技術。”
“具體說說。”三號吸了口煙。
“pvs2的三級聯式圖像增強器技術較老,視界小、像素差。
pvs5的核心是100到50微米孔徑的微通道板,毛子沒有加工能力。
做大的話,功耗是大問題。除非他們有容量特別大的電池,或是旁邊放個發電機,不可能長時間開機。”
“如何防備呢?”三號發問。
“防備……”曲卓稍稍思量,說︰“做出更優性能的設備,先一步發現對方。”
“以你對我們各方面技術的了解,能做出來嗎?”三號又問。
“額~~”曲卓思考了幾秒︰“便攜微光夜視設備,我估摸……光線比較理想的情況下,極限也就四百米左右。
大型設備可以做的更遠,但只能用于防守。而且,那邊閃躲林密的,受地形限制免不了存在大量死角。”
“……”三號點點頭。
車廂里沉默了一陣,曲卓開口︰“或者……我們可以做出更隱蔽也更靈活的偵查設備。”
“說說。”三號來了興致。
一場戰爭方方面面涉及到那麼多環節,為什麼三號如此重視安南人的夜視裝備?
因為確,定安南和毛子即將正式達成盟約的情報後,老幾位就討論過動武的相關事宜。
能不能打贏安南,從來就不是問題。
重點有兩個。
一個是,懲罰的力度。
另一個是,如何防範北面的毛子摻和進來,導致我們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
第一個問題先放到一邊。
第二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快。
速戰速決,在毛子反應過來之前,一舉擊潰安南人的有效抵抗。
想達到這一目標,就要不動則已,動則雷霆萬鈞。用最短的時間,消滅敵人最多的有生力量。
現在的已知情況是,毛子會支援安南先進的戰場通訊網絡,大量火炮、飛機和裝甲戰車,還有先進的反裝甲和防空武器。
安南兵又經過近三十年的戰場歷練,還是有一定戰斗力的。
在先進武器裝備的加持下,有沒有可能在正面戰場阻礙和延遲住我們的兵鋒?
一旦出現那種情況,我們必然要用上傳統強項,夜間穿插奔襲,進行大縱深包抄,
如果敵人有強大的夜視裝備,再配合先進完善的通訊網絡,夜間穿插奔襲就失去了速度和突然性。
所以,三號才特別關心,甚至是糾結,對方的夜視裝備……
“蒂哈尼,就是發明電視顯像管的那個人。在27年為戴英空軍設計了可以用無線視頻遙控的無人飛機。
同時,蒂哈尼還在30年開發出能夠顯示紅外信號的電視機,以方便夜間尋找和鎖定敵機。”
“27年…30年,四十多年啦……英國佬現在的夜視技術怎麼樣?”三號有些感慨。
不是很清楚,但應該不咋地。因為,35年英國佬找到了更好的不可見光探測技術。
後面把研發重點投向雷達,紅外夜視搜索系統基本就擱置了。”
三號頷首,琢磨了一下,問︰“你的意思是,我們搞能夜視的遙控飛機?”
“……”曲卓陷入沉默。
不是沉默,是在琢磨可行性……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976步步生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