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幫老頭子琢磨了下茶台架該怎麼弄,又扯了會兒閑篇,時間就五點多快六點了。
估計周建全快過來接人了,曲忠禹笑呵呵的問︰“用爺爺陪你去不?”
“不用。”曲卓咧嘴笑︰“您不在我,才好拉下臉。如果分寸沒把握好,您再給我兜底。”
“哈哈~”曲忠禹笑,示意曲卓進書房……
一老一小進了書房,曲卓點上小爐燒水泡茶。
曲忠禹坐穩當後開口︰“那天你大伯在,我便沒提。內陸方面……知道嗎?”
“出事第二天,就把我喊過去問話了。”曲卓手上動作不停︰“我尋思吧,港島那撮人,好些都是騎牆派。不論現在如何,以後搞不好哪天,就會暗戳戳的投了。
與其到時候被別人揭底,索性一五一十的都說了。”
“考慮的對。”曲忠禹點頭︰“那面有什麼想法嗎?”
“別的倒沒有。就一點,希望我在機會合適的時候,斬斷東方報和這邊的聯系。不求握在手里,起碼回歸商業報的本質,不再夾帶私貨。”
“嗯~”曲忠禹點點頭,琢磨了一下,問︰“你怎麼打算的?”
“我試探過利亞姆,從他的口風看,對東方報有想法的人不多。畢竟所謂的港島第一大報,完全是錢砸出來的。
別人辦報紙是為了名利和話語權,馬家是為了洗錢、傳遞黑產消息和通過分紅的方式,向幾位股東輸送利益。
而且,東方報在民間口碑極差,素有白面報的叫法。
等事情結束後,沒了馬家在背地輸血,想繼續生存下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至于這邊有沒有人感興趣,暫時還不知道。我在猶豫,今晚要不要試探一下。”
“不急,等他們自己提。”曲忠禹發話。
“得~”曲卓點頭。
曲忠禹正想再叮囑兩句,徐伯敲門稟報周建全來了……
曲卓沒去迎接,回中院東廂房換了身衣服。
帶著徐慧佳托付的那盒東西去了中院,拿捏出親熱的笑打招呼︰“周伯伯~”
“吼吼,我們的大學問家來嘍。”周建全順桿爬,擺出一副欣慰臉對曲忠禹說︰“您不知道呢吧?這幾天把中研院和彎大的老學究們,全都在談論小卓。”
“年輕人,喜歡張揚。”曲忠禹板著,似乎不是很高興。
“鎭~可不是張揚。科學講究的是真才實學,行與不行做不得假。現在已經有人準備聯名上書,要求上峰邀請您孫子在中研院和彎大任職任教呢。”
“哼,學問人異想天開罷了。”曲忠禹語氣不當回事,但那眉眼兒……就差憋不住笑出來了。
“雖說是異想天開,但說明小卓的學問,已經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甚至是推崇。”
曲忠禹緩緩頷首,努力板著臉,神色嚴厲的交代曲卓︰“戒驕戒躁!對學問要心懷謙卑之心。對長者前輩,要懂禮,要尊重。”
“是。”曲卓規規矩矩的點頭稱是。
“行啦,去吧,早去早回。”曲忠禹擺擺手。
“鎭~”曲卓老老實實的應聲,如蒙大赦般暗戳戳的給周建全打眼色。
周建全哈哈一笑,又跟曲忠禹客氣了兩句,告辭帶著曲卓走了。
還是上次送信和手鐲時的那輛香檳色轎車,不過這次周建全親自開車。
上車後沒急著啟動引擎,迫不及待的拿起盒子打開……看著里面塑料袋封著的幾個油紙包和一封牛皮紙信封,隱隱的發出一聲嘆息。
隨著點心的香氣隱約的在車廂里散出,一只手落在塑料袋上,猶豫了良久,輕輕拍了拍,蓋好蓋子。
眼圈隱隱發紅的沖曲卓笑了笑,聲音略顯沙啞的說︰“添麻煩了。”
“客氣什麼。親情與立場無關。能幫上我一定會幫,也算是為我自己積德。”
“鎭~”周建全點點頭,擰鑰匙打火。把著方向盤低速前行時,輕聲問︰“內陸方面沒有為難你吧?”
“沒有,二三兩位、主管安全的領導和曹老親口確認,不準任何人利用這件事做文章。
並允許我建立了一家,名為兩岸民間互助基金會的第三方機構。
眼下負責機構運轉的,是從外事辦借調的人手。後面會慢慢物色和招募自己的工作人員,實現真正的獨立運行。
當然,一定會有專人監管。畢竟,這邊態度含糊,擔心有人會……呵~”
周建全十分意外,踩下剎車靠邊停下。坐那斟酌了一番,不是很確定的問︰“內陸,真的……”
“真的。”曲卓明白周建全想問什麼,很肯定的說︰“維系血脈羈絆不斷,對兩邊來講都是好事。如果摻雜進別的,就過于齷齪了。”
“哦~~~~~”周建全點點頭,琢磨了一下,又問︰“第三方機構,運行費用問題?”
“這邊各家貼補親眷的錢,會永遠保證專款專用。機構的運營費用,由我個人承擔。”
“你個人?”
“這邊的族產,我每年都有分成。港島那邊的生意,每年也有利潤。一部分錢我會帶回去,換成軟妹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內陸的體制您是了解的,錢放著也沒什麼用,還扎眼,支持機構運轉綽綽有余。”
“哦~”周建全緩緩點頭︰“既然內陸方面表現出了大氣,這邊也不能落了下乘。你大爺爺什麼意思?”
“說實話,我對這邊的態度不放心,不打算讓老頭子摻和。準備與趙桂榮趙阿姨吃飯時,跟她提一下。”
“也好。這件事的起因,本就是趙家出頭奔走,理應由他們繼續推動……”
曲卓以為周建全會帶他去一家大館子。或是像港島那撮人一樣,在一所幽靜的豪宅里拿腔拿勢的私下聚會。
不曾想,被帶到了大安區永康街的一家蒼蠅館。
確實是“蒼蠅館”。
臨街一家不起眼,甚至略顯破舊的小門臉。唯一算是有點特色的,是外面吊著三個紙糊的圓燈籠。
不過風吹雨淋了太久,燈籠上的彩繪和字跡已經看不清了。
店里面頂棚低矮燈光昏暗,右手邊是很有年頭的老木頭長櫃台。左手邊擺著幾套同樣很有年頭的,都包了漿的老木頭桌椅。
乍一看還算干淨,但細瞅,似乎每個角落都蒙著一層薄薄的油膩。
不知道是生意不景氣,還是被包場了。七點來鐘正是上客的時候,居然一桌客人都沒有。
曲卓跟著周建全往里面走,從後廚側門進到里面一間……應該算是包房的單間里。
單間不大,一張圓桌就佔去了三分之二的空間。
棚頂正中一具老吊扇在嗡楞嗡楞的轉著,帶動著整個棚架都在輕微的打顫。以至于側梁上支出來的白熾燈泡也跟著輕顫。
斜里不斷波動的昏黃光線下,圍著圓桌坐了三個人。要麼整張臉都是暗的,要麼小半張或是大半張臉陷在陰影里。
唯一正對著光線的座位,是空著的……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976步步生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