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好位置,虞京墨拿起手機,拍了好幾張張照片。
她從中選出兩張角度最好的正想發微博,動作突然停住。
放下手機就起身往門口走,剛轉身就看見藺回從外面進來。
注意到她的動作,藺回停下腳步︰“要拿什麼,我去拿吧。”
虞京墨立刻坐回椅子上,“我平常畫畫的平板,在畫室進門的台子上。”
藺回很快拿著平板回來,等虞京墨接過,他也沒走,站在她旁邊看著被布置一新的桌面。
這個梳妝台很大,是參照原來虞京墨房間的那台大小來的。
下面一排抽屜里都是虞京墨隨手放的一些首飾,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這次布景用的珍珠項鏈、花紋古典的絲巾,還有幾張她用來打發時間寫的一兩張毛筆字,全是從抽屜里拿的。
小時候父母隨大流要給她報興趣班,她選了畫畫和毛筆。
也許是父母心大且放養的原因,她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一個賣面包甜品的,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甜點。
對此她家母上大人毫無意見,並且一星期內就給她物色好了幾個繁華地段的門面。
從記事起就幾乎什麼都不缺,父母放養但提供的愛和情緒價值也不少,加上可能天生就比較佛系隨性,最開始學毛筆和畫畫的時候她是抱著玩的態度學的。
只是後來找到了畫畫的樂趣,開始下苦功夫去學去練。
毛筆就稍稍落下了,只是平常空閑時間會練練,保持手感。
算下來其實也保持了許多年,乍一看還是能唬人,但要是踫上比較專業的,就不夠看了。
所以布景的時候兩張紙都被壓在下面,只露出了幾個字。
現在為了放平板,虞京墨把整個布景往旁邊挪了挪,于是大半紙張都暴露在外。
藺回毫不費力地將上面的字收入眼底。
虞京墨拿著筆畫得沉浸,絲毫沒察覺藺回一直沒動。
十分鐘不到,一個手拿團扇身著唐裝的水彩小人兒就出現在畫布上。
細看會發現,小人兒的五官跟虞京墨有些像,顯然這畫的就是她自己。
導出圖片後和剛才選出來的兩張照片一起發了微博。
機場認錯人的事已經過去了兩天,現在已經不在熱搜上了。
但關注過這事兒的網友還在尋找蛛絲馬跡,就差住在藺氏官微的評論區了。
虞京墨這邊看起來倒是沒有什麼波瀾,剛發出去的微博下很快就有了評論。
[今天也要收房租︰新朋友送的團扇,米米嘟~]
[這是同一把?雙面繡嗎?!]
[好漂釀!]
[這絕對是手繡的,太好看太精致了!]
[哦莫,太太畫的是自己嗎,太可愛了吧!]
[這樣的我一口一個]
[太太,我刷到一個姐妹@保持優雅曬了一個有你簽名的保溫杯!是真的嗎?]
最新一條評論刷新出來,虞京墨看見立刻就想到元雅。
點進“保持優雅”的主頁,果然置頂就是她白天才見過的那個保溫杯照片。
這條置頂微博沒有文字,只有這一張照片,評論區人不多,但都持懷疑態度。
虞京墨順手點了個贊,然後回去回復道︰
[今天也要收房租︰是真的]
[?為什麼我沒有?我要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