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回來得晚,剛才的鬧劇八兔並沒有看到。林川也懶得去說,自然當是無事發生。
臨近正午時分,八兔招呼林川還有老六隊眾人上了馬車,向著覺羅氏的府邸趕去。透過挑起的幕簾,林川看著街道上的民生百態,不由感嘆,“朵顏衛治理得不錯了,人少了些,但商販挺多,這一路上,各種店鋪林立,多得都超過朵顏衛的人口所需了。”
“林公子真是慧眼如炬啊,確實如此。別看小小的一個朵顏衛,卻擁有各種名頭的商號三十多家,覺羅氏只是其中發展最好的那個而已。這些商賈的買賣並非主做朵顏三衛,更多的其實是服務草原上的同僚。”八兔娓娓道來。
韃靼太師阿魯台有令,禁止軍需物資銷售給大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戰馬。而馬匹又是韃靼各族最主要的畜牧品。然後許多人就轉手將馬匹賣給了,不那麼敏感的朵顏衛來,再由朵顏衛的女真或兀良哈的行腳商賈,轉賣到大明。
其實大明一直沒有少收韃靼的戰馬,朱棣北征之時,多少將士都是騎著草原的馬,追擊著草原上的敵人。
那些韃靼的牧民可沒有那麼長遠的考量,他們只知道,大明需要馬,那馬就能賣出高價,也只有大明吞吐得下這麼多的馬匹,過一道朵顏衛的手,能讓太師不怪罪便好。
配合此等貿易,朵顏衛的商業氛圍還是非常不錯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覺羅氏,作為首領脫兒火察的白手套,對于朵顏衛的商業管理非常優秀。
覺羅氏當代東家哈吉,一直致力于幫助朵顏衛的商賈與首領溝通,敲定好雙方都能接受的稅率,經營的板塊,確保不會有當地的地痞流氓,或官吏過來吃拿卡要,保持經商環境的穩定。
而且遇見貨品滯銷,或者資金周轉的問題,亦或缺貨等麻煩,哈吉也會積極出手,幫助解決。
八兔爺笑談,因為哈吉這運籌帷幄的手段,大家都願意優先把最好的貨源供給覺羅商號,更是給他起了一個有趣的別稱,叫“小方倉”。
听到這里,林川不由笑了,只能感嘆時代從不缺少聰明人,只要有人打樣,自然有人有樣學樣。只不過林川的內心中並不太喜歡覺羅家族崛起,大概是對近代史的天然厭惡吧?
並不是說清朝時期的華夏百姓,就沒有過上好日子的時候,只是異族的統治階級,嘴上說要與漢族文化全面同化,可內心中一直告誡自己防漢勝過防外敵。他們強推削發令,大搞文字獄,區分漢官與滿官,罵漢人都是狗奴才,甚至在乾隆時期推行閉關鎖國,導致華夏文明錯失擁抱工業革命的時機,變成了最後任人宰割的農業封建制國度,才是百年屈辱的根本原因。
不過這都是那哈吉後人犯下的罪孽,屬實不該算在他的頭上,大不了把他給閹了,說不定就能改變華夏文明的命運了?
很快,兩輛馬車就停在了覺羅氏府邸的面前。下車一看,林川都愣住了,說這是府邸,還不如說是京師隨處可見的居民胡同,長長的一條直街,再用橫路分了六塊,各個胡同口都有家丁把守。
唯有巷口的一個牌樓上,鐫刻著“覺羅氏”的字樣……
不少孩子在胡同里玩耍,依稀還能听到瑯瑯讀書聲,而且用的還是漢語,簡直可以視為古代的雙語教學私塾,牛筆壞了。
覺羅氏的老人也十分祥和,就坐在家門口三五成群地聊天嘮嗑,都是些家長里短。
林川很少見到如此安寧的家族氛圍,敢情覺羅氏將家族分支都緊密捏合到了一起,哪怕是在城邦之中,過得也像在草原上放牧時一樣的集群生活。
在家丁的帶領下,林川一行人與八兔爺,才得以走進了覺羅氏的胡同,感受這別樣的家族文化。
哈吉用來招待客人的地方並非自家府邸,大概因為他的府邸也不過是這胡同里,再普通不過的一間四合院的關系?
反倒林川被帶到了覺羅氏的祠堂,領路的家丁禮貌道,“兩位貴客還請入內,我們家主已恭候多時,您的其余隨從,只能委屈到偏廳一坐,我們準備了茶水與糕點先行享用。”
“你們去等我,我去去就回。”林川回頭吩咐著,老六隊眾人也沒有話說,他們隨身帶著家伙,這樣安排已經很給面子了。要是按照草原上的規矩,估計要卸甲收刀搜身才能入內。
八兔爺與林川並肩走進了祠堂,這里估計是覺羅氏胡同里最大的建築了,偌大的天井中放著一口銅鼎,里面的香火繚繞,頗有佛堂的味道。在銅鼎周圍,還有兩口青石修葺的水池,里面養著不少風水魚與並蒂蓮。
看這祠堂的建築風格,和大明內的祠堂異曲同工,已經感受不到多少女真文化氣息了,可以看得出來覺羅氏的家主是真的很想融入華夏主流文明之中,至少女真族很少有搞祠堂這種玩意的。
繞過天井向內走去,偌大的殿堂高台上,密密麻麻供奉著3排祖宗牌位,最前面的是覺羅氏的先祖,往後則是各代覺羅氏里,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族人。
對于覺羅氏人來說,可能窮其一生奮斗到死,為的就是有一天自己的名號,也能被供奉在了這祠堂之上吧?
林川來以前就好奇,到底是何方神聖才能運籌帷幄,靠一個300多人的族群,在兀良哈人的地界,硬生生成為了商業的話事人?他可能三頭六臂,孔武有力,一身如教父般桀驁不馴的氣焰?
但林川沒想到的是,他只是一位30多歲的病公子,坐在一把木制輪椅之上,雙腳殘疾。
並非冒犯,林川只是好奇,這個看上去文弱書生樣的漢子,如何在崇拜馬背文化,對力量極致追求的女真部落,成為一代家主?
“林公子,請恕在下未曾遠迎之罪。听八兔爺說了您一路的風光事跡,在下早就仰慕已久,今日得見,真是英雄不問年齡,真是佩服佩服!”一位妙齡少女推著哈吉走上前來。
喜歡一把大狙闖大明請大家收藏︰()一把大狙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