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律》內設奸黨罪,曰︰“若在朝官員,交結朋黨,紊亂朝政者,皆斬,妻子為奴,財產收歸國庫也”。
自開國胡惟庸案後,再也沒有人膽敢以朋黨相稱,秉持著君子之交淡如水,關系再好也要減少私下來往,以免被有心之人惦記,參奏一本,說也說不清楚。
但在山東重地,卻有一個魯地救難會的存在,連百姓都知他的存在頗為大膽。要知道朋黨的解釋權在皇上手上,他覺得你們是朋黨,哪怕僅僅是暗通款曲也算朋黨,如果他覺得不是,就算親兄弟也能視為受奸人蒙蔽……
跪在朱棣面前的李衛雖只是一個七品知縣,但在底層官場前前後後摸爬滾打了30年,深知官場黑暗,一句話說錯了都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他曾經無數次夢見過自己得見天子的畫面,光那些八股贊美歌功頌德之文,隨口都能念叨出十幾篇,篇篇不重樣。但李衛從未想過,會在地牢里得見聖顏。
他的額頭掛滿了冷汗,隨著臉龐的皺紋落下,浸濕了他的鯰魚須,滴落在了潮濕的地板上。
“李大人,我還在等。”朱棣並非不悅,而是好心提醒。眼前的知縣是在思考,能面對龍怒還冷靜思考的官員,就已經可以勝過朝堂里一半的同僚了。
他很清楚此刻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僅關乎自己的生死,甚至自己滿門妻兒老小。
“回您老話,魯地救難會……是邪盟。”在思考良久之後,李衛深吸一口氣,如此說道。
“多少人是魯地救難會的一員?”朱棣好奇道。
“山東境內,7品以上全數官員,包括各衛所的兵部將領。”李衛一句話,圈下來的人員數量就不會低于300人。
“誰是主謀?”朱棣臉色黯淡了下來。
“萊州府知府韓杰為會長,其用意是聯絡山東各地官員,做到難民的合理分配,避免隨便流竄的難民引起各地混亂,也能提供更好的救助,減少難民死亡,讓難民知道,在哪兒可以得到救助。”李衛述說的是救難會的宗旨。
“如此行善積德的會盟,怎麼變成了邪盟?”朱棣興趣都被吊了起來。
“因為救難,變成了一門買賣……”李衛叩首,自感罪孽深重,娓娓道來。
魯地救難會成立于一年半前,起初的目的真還就是為了幫助災區,疏散百姓,聯絡各地官員做好接收工作。這樣一來,受災之地就能減少暴發瘟疫的風險,還能更有效的發放糧食,錢財,恢復重建。
而接收的鄉鎮也會獲得一部分錢財補償,名曰“共患難金”。
因為魯地救難會的存在,山東的難民再也沒有出現過流竄到其他省份,引起各地治安問題的現象,難民的死亡也比往年要減少了五成以上,不管怎麼說都應該算功績一件了。
但在李衛看來,魯地救難會設計的一套救災機制,就是一門吃人不吐骨頭的生意。按照朝廷的規定,是按照災民數量提供的寶鈔賑災,再由民眾拿寶鈔購置米面藥品,供生活所需。
但隨著人為操縱,寶鈔大規模貶值,災民所得根本無法維系生活,唯一的辦法就是出賣自家祖產祖田,甚至插草賣兒女,才能顧個溫飽。
被發配到各地的難民,也變成了最廉價的勞動力,不論老弱婦孺都要投身到當地建設之中,才有可能換來一份吃食。
林川痛罵北莊鎮的不做人行為,卻不知李衛已經盡力保障他們的生活,至少李衛從未貪污過本該分發給災民的寶鈔,災民所買的稀粥,他也會死皮賴臉的找三家募捐,盡量多求一些米糧,讓那個稀粥更濃稠一點。
他只是一個七品的知縣,不是下凡的神仙,能做到這些已經是他能力的極限了。
身在魯地為官,不與之同謀,就是與之為敵,下場怎不比災民更加慘淡……
別處鄉鎮知縣無不對接收災民歡天喜地,因為接得多,賺得也多,一本萬利的買賣誰不喜歡?但李衛卻以北莊鎮小,鄉情復雜,每日處理三家紛爭已分身乏術,無力接收更多災民,最後才不情不願的分了萬余到此避難。
就這麼的,一個月,李衛能從魯地救難會那分得百兩紋銀,那是按照一個人頭100文一月的標準,給予發放的共患難金。
這一百兩,就等于知縣大人一年俸祿了。李衛深知此錢燙手,恐哪日東窗事發,可能就變成自己的買命錢。于是乎從收到以後,他從未敢用分毫,全部工工整整的記錄在冊,放在衙門的庫房中代管。
就是這麼一個小心謹慎的官吏,一生如履薄冰,最後卻跪在了皇上的面前,戰戰兢兢說完了一切。
“李衛,如真于你所言,你清廉一生,不同流合污,不魚肉百姓,不貪圖富貴,那你為官又是為何?”朱棣對這小小知縣倒來了興趣。
“光耀門楣。”李衛毫不猶豫回答道,這也是一些讀書人明知明朝官員是死亡率頗高的職業,依舊廢寢忘食的趕考求功名的根本原因之一。
“這我就不明白了,韓杰不過一個區區府州的知府,四品的官吏,怎麼可能操持整個山東的官吏為其所用?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與按察使司都是死人嗎?”林川發現了李衛的漏洞。
“方大人,正所謂槽里無食豬拱豬,分賬不均狗咬狗。在韓杰創立魯地救難會以前,山東各地年年遭災,災民處理混亂,一些官吏貪得無厭為禍一方,一些官吏則深受難民所惱,苦不堪言。布政使司與按察使司不是在平亂,就是在救災。
可自從韓杰接手以後,推廣救難會,采用分散民眾,發放寶鈔賑災之法,大家都變得輕松愜意,更有銀兩可收,誰又不對他推崇備至?”李衛也不得不佩服,韓杰對于地方治理很有一手絕活。
“經你這麼一說,老夫不光不該殺他,還該給他立塊功德碑不成?”朱棣冷哼之。
“下官不敢,只是感嘆韓杰之能,天底下能將一方災禍做成買賣,絕非等閑。”李衛之言,三分褒獎,7分譴責,因為並不知道,皇上對于此盟到底是何看法?
喜歡一把大狙闖大明請大家收藏︰()一把大狙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