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些東西婁曉娥也一樣,都是很熟悉,也是會事無巨細地幫著易天賜全部都布置好.
確保他每次回來,都像從未離開過一樣舒適自在。
“好啊,這麼多,你也吃點兒吧。”
易天賜邊說邊把其中譚雅麗喜歡吃的幾樣點心仔細挑出來,放到她面前的小碟子里。
“嗯,一起吃。”
譚雅麗溫和地笑著,拿起一塊點心。
“那個碗里是給素芹準備的粥,我特意讓店里熬的,清淡養胃,我以為她沒睡著,想著讓她趁熱喝點。”
譚雅麗現在就是把馬素芹當成女兒看待了,自然是要處處為她考慮周全。
“嗯,沒事,等會兒她醒了,我讓護士拿去熱一下就行了,一樣喝。”
易天賜點點頭,表示明白。
“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譚雅麗看著易天賜,語氣里帶著一絲詢問,“到時候你是跟我們一起去別墅那邊住,還是先回家看看?”
易天賜自然是支持譚雅麗的想法,也明白她的顧慮︰“媽,您看您想去嗎?”
“要是您願意去,那就一起去住兩天。”
“要是不想去,咱們就回家,都听您的安排。”
易天賜在這個事兒上,自然是由著譚雅麗的。
“我就不去了。”譚雅麗擺擺手,語氣很堅定,“別墅里面,你們年輕人那麼多,熱熱鬧鬧的,也不用我額外照顧什麼。”
“而且,你們多是年輕人,自己在一起玩,肯定更自在一些.”
我這老太婆去了,你們反而拘束。”
她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再說了,飯店那邊這幾天我都沒顧上去看看,心里總惦記著。”
“萬一再不去照看幾天,有些熟客怕是以為我們不開了,以後就不來了。”
譚雅麗笑了笑,她心里很清楚。
別墅里易天賜一個男的,身邊圍著那麼多紅顏知己,他們年輕人自己相處,肯定輕松自在。
要是她這個長輩去了,大家免不了要顧及禮節,氣氛肯定不一樣,反倒影響他們放松。
“也對!”易天賜立刻表示贊同,臉上也露出輕松的笑意,“您考慮得是。”
“那我過幾天再去飯店那邊幫您忙!”
他自然也喜歡這樣的決定,這樣他確實能自在不少。
“曉兒那邊的話,到時候他想過去跟你們熱鬧熱鬧,你們就把他接過去玩玩。要是不想過去,就讓他跟我們待著。”
譚雅麗補充道,她自然是處處想著不給易天賜添麻煩,甚至主動幫他解決一些可能的煩惱。
“恩,到時候看曉兒的意思吧。他想跟他弟弟一起玩的話,就讓他過去好了。”易天賜笑了笑,語氣溫和,“這點兒小願望,咱還是要滿足他的。”
他想著,總不能連孩子這點想跟弟弟親近的小心思都不滿足。
“那行。”譚雅麗點頭,“等你們明天順利出院了再說這些。”
“反正你們年輕人自己看著安排吧,怎麼舒服怎麼來。”
“有什麼事情,隨時給我打電話就成。”
譚雅麗也知道,接下來,易天賜那邊的事情肯定不會少。
不管是照顧剛出院的馬素芹,還是別墅里那一大家子人的安頓,以及可能要和婁半城踫面商量商業發展的大事兒.
樁樁件件都得花些心思和時間去處理。
“嗯,謝謝媽。”
易天賜由衷地感謝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在努力創造自己幸福家庭的同時,內心深處也無比珍視和需要這種來自長輩的、家的關懷與溫暖。
他在婁半城夫妻二人這里感受到了這份情誼,同樣也在易中海兩口子那里體會到了家的歸屬。
這種感覺,讓他覺得在這個時代扎根下來,似乎,也還不錯。
……
“好了,大家如果不打算這會兒就出去的話,就自由活動好了。”
婁曉娥站在寬敞明亮的客廳里,對著客廳里好奇張望的姐妹們說道,“反正是自己家,你們隨意,別拘束,隨便玩,隨便看。”
她看了看時間,接著說︰“等會兒我出去轉一轉,買點兒新鮮的水果零食,還有飲料什麼的回來。”
“你們也看看,有沒有什麼特別想要的香江小吃或者玩意兒,我一起帶回來。”
“當然,假如你們想自己出去逛逛的話,也隨時都可以。”她指了指外面,“車庫里停著兩輛車,鑰匙就在玄關的抽屜里,你們想開哪輛都行。”
她笑著提醒道︰“只是,要特別注意一下這邊的交通規則,靠左行駛,跟咱們在四九城和深南市習慣的右邊不一樣,開慢點,安全第一。”
婁曉娥自然也是覺得,現在這些姐妹們,不單單對于眼前這棟豪華別墅是充滿了新奇感,就連整個繁華的香江,對她們而言也一樣充滿了探索的誘惑。
只是,這個事兒呢,還是要一件件來辦的。好在大家時間充裕,不需要著急。
這本來就是她們自己的地盤,有的是時間慢慢熟悉。
“娥姐,”于莉摸著光潔的真皮沙發扶手,湊到婁曉娥身邊,眼楮亮晶晶的,帶著驚嘆,“我怎麼感覺,咱們這一下子都成了大富豪了呀?”
“這又是大別墅又是小汽車的。”
她環顧四周奢華的裝潢,忍不住問道︰“是不是天賜在香江這邊的產業,比咱們在四九城的還要多得多啊?”
如今親眼所見,確實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這個啊,”婁曉娥被問得一愣,隨即笑著搖搖頭,“我還真說不準,具體多少我都不太清楚。”
她坦誠地說,語氣帶著一絲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的輕松,“反正啊,在香江,天賜置辦的產業確實不少。”
“可能……說不準咱待會兒出去隨便吃個飯、住的酒店,就是咱自己家的產業呢。”
她眨眨眼,半開玩笑地補充道︰“還有啊,就是出去隨便吃點兒什麼街邊小吃,指不定那家小店的老板也是在替咱們家打理生意呢。”
反正婁曉娥記得是有的,具體有多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