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才叫真牛叉,一般來說,你跟這個領導走的近,就不可能跟另一位領導再關系非常好。
特別是楊辰還是市長助理這個職務。
要說外面的人,對楊辰的身世背景不太了解,會有很多的猜想,以為他是什麼家族出來的,特別是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更是讓人有這樣的懷疑。
但別人不知道,平山縣的人能不知道嗎,他就是楊家的一個養子,要說楊家的本事,最多就是把他弄到科級干部的行列。
因為楊家自己的嫡系還一直在科級混呢。
原如斌記得,自己從宣傳部長到常務副縣長的時候,才听說過這小子的名字,那個時候他好像是借調到了省水利廳。
然後等他回來,就成了正科,到了上鄉嶺鄉當了鄉長。
當時原如斌對他才二十多歲就擔任一鄉之上還非常不滿呢,受人挑撥還去找過楊辰的麻煩。
只不過麻煩沒找成,倒是感覺這小子還算有能力,工作也能拎得起來。
後來就是看著這小子一步一步爬的飛快,從正科到副處,都夠讓人意外了,不過是個非實職副處,大家也能接受。
結果這小子突然就蹦出來了平山縣,進了市開發區,這也就算了,關鍵是從副處成了正處,一下子超越了原如斌。
雖然他也很快成了縣長,然後又成了縣委書記,但人家直接就是副廳。
等于原如斌從副處到正處,只完成了一個級別的上升,人家就從正科到了副廳,人家走了四個級別。
這小子不僅是長袖善舞那麼簡單,每一步都有足夠的工作成績支持,無論是引進一個上億的項目,還是把一個落後鄉鎮帶到全縣第一,又是一個年度內完成十個億的招商任務。
據他所知,這一切基本上都是小楊自己努力的結果,即使結交的關系,也是憑自己本事接觸的。
這叫人怎麼能比,自己這個正處馬上就要退了,退之前可能能解決副廳的待遇,但依然跟他有很大的差距。
楊辰沒管他的心理波動,而是看了他一眼後,想瞞著他也不好,至少讓他知道,別又跟以前那樣,說動人不跟他打招呼。
于是就伸手招呼了一下于成朋︰“老于,過來這邊一下。”
于成朋看他跟原如斌交流,故意躲到了一邊,怕有什麼話是自己不能听的。
見突然喊自己,以為是有什麼要服務的,趕緊走了過來。
楊辰卻指了指旁邊的座位︰“老于,坐,我有點事要跟你說。”
于成朋略微有些不安地坐了下來,他跟楊辰走的其實不算近,只是因為袁成功的事接受了楊辰的幫助後,慢慢地算成了楊辰一派的人,他的仕途也就是進縣委常委提縣委辦主任這一步受益于楊辰,平常跟楊辰的來往並不多。
倒是對楊辰的工作理念很贊同。
今天他在旁邊清清楚楚看到,劉海闊說把自己安排成常務副縣長後楊辰的臉色就有明顯的變化。
似乎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難道是不想讓自己接這個常務副縣長的位置?
其實于成朋是很喜歡接這個位置的,他比較喜歡具體的工作,特別是事務性工作,不太喜歡務虛的工作
常務副縣長和縣委辦主任,可以說是常委中最忙的兩個職務,不過縣委辦主任的工作都是些會議、材料之類的,而且常務副縣長更偏重具體的事。
正當他擔心時,楊辰對他們兩個說道︰“不瞞兩位,實際上我今天來,就是沖著老于來的。”
見兩個人一臉的不解,楊辰只好解釋道︰“你們知道的,高市長去了市委後,服務他的曹秘書長可能也會過去,政府這邊就差一個秘書長。”
楊辰這段話才剛剛說完,于成朋的心髒頓時劇烈跳動起來。
不會吧,應該不會的,自己才是個副處,而政府秘書長是妥妥的正處,能輪得到自己。
于成朋都有點不敢相信.
“楊書記,您的意思是?”原如斌也是一臉的驚訝,不敢相信地看著于成朋問道︰“老于有可能去擔任這個秘書長?”
楊辰也沒有刻意給自己臉上貼金,而是實話實說︰“曹秘書長雖然還政府這邊,但主要還是替高書記做交接,方市長嫌手邊無人可用,就讓我跟他一段時間。”
“說真的,縣里有多忙你們也知道,我哪有這個時間,就跟方市長建議,盡快找個秘書長,方市長就讓我給他找個。”
楊辰沒說方璧海非要照著陳華安的標準去找這個秘書長,說出來只會讓人不相信,也把陳華安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所以只能這樣說了。
但即便如此,也讓原如斌和于成朋難以置信,市長讓你給他找秘書長,這是多大的信任。
楊辰接著說道︰“領導信任,這個壓力也是挺大的,你要說我對咱們市縣兩級的干部,了解的還真不多,熟悉的人里,要不是定山縣的,要不是平山縣的。”
“我要說推薦定山縣的人吧,領導可能認為我徇私,所以只好推薦咱們平山縣的人了,但是我也離開多年了,對其它人也不算太了解,也不能隨便推薦。”
楊辰的這個說詞比較符合邏輯,你給領導推薦秘書長肯定得認真,能把不了解的人推薦上去嗎,肯定不能。
“老于呢,我還算比較了解,再加上原書記你正好要下了,老于說不定真不好安排呢,這也算是一條出路,你說對不對?”
原如斌倒是滿意地看了于成朋一眼︰“不,就算我不退,也不能擋著老于進步呀,是不是,至于劉海闊說的那個,就是我們兩個私下的商量,不一定作數,還是選這個吧。”
誰知道于成朋卻想了想後很認真地說道︰“楊書記,我很感謝您對我的看重,但是吧,我感覺個人能力有限,又從來沒有在市里工作過,對市里的情況也不太熟悉,不太適合這個秘書長的位置,感謝您的好意,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