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辰沒有關注過這方面的信息,如果按照趙慶寧的說法,應該是步海雲無論是在花灣市時期,還是到了深市這邊,對于香江那邊的資本沒有明顯的示好,讓他們有些不滿。
香江的資本,對于國家改開以後的發展,確實做出了莫大的貢獻,這個是誰都承認的,但是他們也獲得了超常的待遇。
這個是共贏的結果,並不單純是一方獲利。
要說感謝他們的貢獻,確實應該感謝的,但是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物資緊俏時,價格上漲是正常現象,物資充足時,價格下跌也是理所當然。
資本也可以視為物資,當我缺少資本投入,無力推動經濟發展和基礎建設時,我以優異的條件吸引你過來,正常。
可我對資本不那麼渴求的時候,我就要挑三揀四,難道就不正常了?
但是有些香江商人就覺得你忘恩負義,或者說原來是什麼待遇,你現在還得是什麼待遇。
你沒有給我想要的,你就是忘恩負義。
其實國家對于真正為國做貢獻的,從來都沒有忘記過,當時沒有人願意投資的項目,或者說投了肯定收不回本的項目,你投了,國家肯定會找機會給你補償的。
可你是看到了有成功的可能,才進來投資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承你的情,但不承你的恩。
但有些香江商人不怎麼想,他們始終把內地當成了鄉下窮親戚對待,始終覺得內地能發展起來,靠的全是他們,一旦你不給他們額外優待,他們就認為你忘恩負義。
步海雲擔任花灣市市委書記時,他的立場態度就很讓香江那批商人擔心,認為他由于出身內陸的緣故,思想不夠開闊,立刻不夠開明,對于市場經濟和資本社會不是太懂,這樣的干部,是不適合同他們這些人打交道的。
不過他是花灣市市委書記,他們也不怎麼擔心,因為花灣市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國有經濟又相對發達,選一個這樣的市委書記可以理解。
可當上面準備任命步海雲擔任深市市委書記時,他們就有點不太能接受了,在他們看來,步海雲的思維相對保守,而且喜歡以行政力量干涉經濟,跟他們打交道時,也沒有明顯的偏向。
于是他們就通過諸多渠道向上面反映,不希望看到步海雲擔任深市市委書記,卻不知道恰好是他們這一步,給了步海雲一個巨大的推力。
本來上面還在猶豫由誰來擔任這個市委書記呢,可香江這批人一反映,上面反而認為就該由步海雲過來執政,這樣才足夠讓人放心。
而當步海雲到任以後,照例與他們這批自詡為香江資本代表的人座談和共進晚餐。
在座談的時候,他們問起了步海雲對于資本的看法,有沙政陽的例子,任誰都不敢胡亂開口,只能以官方口吻來回答,讓他們有些不滿。
在基本的經濟理論上,任何人都不敢隨意創新,商人和政治是有區別的,只是他們不太理解。
他們更想讓當事人說出他們想听的話,可步海雲除非豁出仕途不要了,才敢那樣說。
為了讓他們放心投資,步海雲也向他們保證,他更強調和支持公平競爭,無論是內地資本、還是香江資本,或者海外資本,他都一視同仁,全力保障各方利益。
按道理說,這種說法是沒有問題,公平原則是一個普世的價值觀,尤其是底層,更是渴望公平。
可是對于這些香江商人們來說,他們要的不是公平,而是超越公平原則的待遇,所以步海雲的保證不僅沒有收到積極的反饋,反而讓這些人更加不滿了。
“其實這些香江商人並不是壞,你讓他們支持國內教育或慈善事業,他們比誰都積極,我覺得主要還是以前把他們慣壞了的原因。”趙慶寧這樣解釋道。
楊辰由于對內情不了解,也不敢隨意發言,不過趙慶寧說的這種情況,他是能夠理解的。
但是這種事要解決是很難的,因為步海雲的立場不能有大的變化,你如果前後不一,或者不能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在上面眼里,照樣也是失分。
所以楊辰也不會說能幫他解決,只能說盡量去緩和彼此之間的關系。
現在的思楊,早就不是原來那個寂寂無名的思楊了,在香江企業家聯合會和香江商會中的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展,跟趙慶寧說的這批人實際上都屬于看好內地經濟發展,積極擁抱內地經濟,願意跟內地一起成長和發展的那批。
不願意的人,人家根本就不會來內地投資,甚至早早就拿了外國護照,在回歸前都跑了的。
但是,不代表他們不想佔便宜。
這就要看步海雲是願意拿出實質性的好處,還是名聲上的好處來安撫這些人的,深市的經濟跟香江這邊捆綁的太結實,不適宜硬踫硬,反而容易讓親者痛仇者快。
不過些不適合跟趙慶寧講,他固然是得了步海雲的授意,但並不了解內情,也不知道楊辰跟香江資本有很深的關系。
楊辰打算等晚上見了張紅霞之後,再問問她情況,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知道楊辰要來之後,張紅霞早就帶著孩子過來這邊了。
兩個人有很多事要溝通和交流,同時楊辰也打算好好看看自己的兒子。
張紅霞問楊辰需要不需要把周彤也帶過來時,楊辰考慮再三,還是拒絕了,在國內還是有點不方便,但是楊辰現在的身份,已經不太適合隨意出入境了。
就連跟張紅霞聯系,現在也減少了頻率和時間,就是為了減少被發現的可能。
以後類似的直接聯系,會越來越少,要不通過別人間接聯系,要不就是尋找比較保險的技術手段,但楊辰對此不太精通,不敢隨意冒險。
好在楊辰的投資大多數都屬于長期投資,一般不需要操作,而這次也是收到了新的消息,是楊辰曾經交待過的重點關注對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