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楊辰也沒有這個能力,也沒必要為了一個大師名頭,去干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
但確實有這樣的事,特別是古代,利用信息傳遞不發達的漏洞,他家誰外出了,結果路上出了差錯或者生了重病,你提前一步跑到他家,說他家風水有問題,然後等他本人一回來,果然如此,自然就對你的議論深信不疑。
能說到坎上,才會讓人信服。
能抓住對方真正的心理需求,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譚真輝不就是這樣,他的一切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升官,那麼對于能夠幫他升官的,都能夠接受。
試試又不花幾個錢,萬一成了呢,楊辰如果說,你這個房子就是最大的阻礙,必須把房子拆了才有可能,那他絕對不听。
這就跟不管這個神是保佑什麼的,多拜拜總沒有壞處是一個道理。
華夏人是最懂量級的了,一個神的話,這麼多人,就算再神通廣大,也有點忙不過來,干脆多設置一些崗位,多找一些神仙過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這不就不亂了。
求子的找觀音,求財的找財神,求學的找文曲星,想拜佛的找佛祖,想修仙的找三清,你們在上面怎麼搶地盤我們不管,工作有人照頭就行。
譚真輝繼續問道︰“院子里面我也打算種一些綠植,這方面有沒有什麼忌諱?比如方位、數量、種類?”
楊辰看了看,又算了算︰“如果你想長壽,類似的樹可以種在院子東南,巽位,主健康;如果是為了事業需避開正西,兌位易生口舌。另外,忌種帶刺的植物和藤蔓類植物,易招是非。若要想效果效果,可以在院中種一顆桂花,下埋三枚金錢,桂花用水環繞,取“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循環,幫助運勢生生不息。”
譚真輝眼神發光,如果楊辰是靠這個賺錢的,就可以說我這里有三枚金錢,是我在某廟某神前供奉過的,效果更好。
那事主就會花大價錢買下,如果是真金,價格當然不菲。
實際上更有可能是鎏金或鍍金,即使是真金,人家也會想法換走,埋下的是假的。
楊辰最後提醒道︰“風水這東西“三分布置,七分養護”,特別是這種布置精細,一定要切記植物枯黃速換,流水污濁速清,千萬要精心照顧。”
這個時候譚真輝已經對楊辰萬分信服了,當然了,如果讓他付出太大的代價,理智也會重新回來。
但目前,他對楊辰說的,那是千信萬信,因為有道理呀。
楊辰猶豫了一下︰“其實如果想要仕途順利,最好這條路用青石鋪就,取“平步青雲”之意,再添紅燈籠掛于門楣,火生土旺,家宅必興。”
“不過現在鋪青石路的少了,也不太美觀。”楊辰畫蛇添足地說道。
“不妨礙不妨礙。”譚真輝都到這地步了,哪里還會嫌棄這個,你就是讓他弄成黃土路他也原因。
“楊老弟,你看看我記的全不全,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沒有?”譚真輝把他剛才記錄楊辰剛說的那些遞了過來。
規規矩矩,端端正正,記領導講話都沒有這麼尊重過。
楊辰看了看,沒有錯誤,唰唰唰在上面簽下了自己的龍飛鳳舞的大名,並在上面標注出《景觀設計方案》︰“我出的方案,我認,但這個跟風水迷信無關,是景觀設計方案。”
譚真輝趕緊說道︰“對,對,咱這不是風水迷信,是景觀設計,不違反一點紀律。”
看著方案,譚真輝如獲至寶一般裝了起來,然後又趕緊對楊辰說道︰“楊老弟,你看這個設計費多少合適,讓你勞心又勞神的。”
楊辰趕緊擺手︰“我就是完善補充了一下,要什麼設計費,再說了,咱什麼關系,用不著。”
“那怎麼行!”譚真輝又把設計方案掏了出來,往楊辰手里塞︰“老弟,你要不收錢,這東西我可不敢要,哪能讓你白出手呢,無論如何也得收錢。”
不收錢,譚真輝也不敢呀,這東西象征氣運,那是能白來的,真要是白給,他反而不敢用。
“老弟,就照你的規矩來,你說多少就多少,無論如何,這錢得收。”譚真輝死抓著楊辰不放。
楊辰只好無奈地說道︰“我一般看一次,是五萬,改動出方案的話,是十萬,你拿十萬塊錢算了。”
這個價碼可一點都不低,是個阿貓阿狗都找上門來,楊辰啥也別干了。
這個價格沒超出譚真輝的心理預期,心里也驚訝,看來楊大師是真干這個的,價目表都有。
但嘴上趕緊說道︰“不用減免,我怎麼能讓老弟你吃虧呢,以後有什麼事還要央求老弟呢,老弟你看這錢是給你現金還是轉賬?”
當領導就這點不好,收錢也不能正大光明地收。
楊辰擺了擺手︰“我不是說了,我不是靠這個,這錢我也不收,你以我的名義捐給希望工程,我只求個心安就行。”
主要是這錢也不合適交廉政賬戶,轉了也無法解釋。
“廉政賬戶”是一個供領導干部、公職人員上交其收受的無法直接拒絕或直接退回財物的專用賬戶。
但是吧,審計發現,部分紀檢機關只設立不監管,也不對賬戶里的金額進行核對,上面的錢也未上繳財政,甚至導致被監守自盜。
後來出現有些干部听到風聲了,才趕緊把贓款打入廉政帳戶,導致無法追責,失去了設立廉政賬戶的本意。
所以楊辰踫到一般這種無法解釋來源的資金,都是一律匯入希望工程,這幾年陸陸續續也有幾百萬,真查起來,也符合楊辰的身份收入。
但楊辰不收這錢,譚真輝卻有些難為,這叫什麼事,自己出了錢,對方沒收到錢,相當于沒完成交易呀。
楊辰看到了他臉上的糾結,對他解釋道︰“我真不指著這個,所以這錢我是肯定不會收的,要不我就不收,要不你就幫我捐了,這樣咱們都心安。”
譚真輝想了想也行,總比不收錢要好,但是他還有個想法,于是小聲對楊辰說道︰“老弟,這錢呢,我給你湊成二十萬,捐款憑證回頭給你,但是,我有一個領導,最近幾年運勢不濟,仕途有些受阻,你能不能幫忙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