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最後一天。
國家會議中心的氛圍達到了高潮,當天最受矚目的論壇“大型體育建築的綠色革命”吸引了超過千名與會者。
孫雪跟王科提前半小時到達會場,卻依然只能找到中間偏後的位置。
為了今天的論壇,她特意提前買了件墨綠的西裝,和今天的話題很搭,她的這身裝扮在現場顯得格外耀眼。
經過幾天的會議,孫雪留意到,每位演講者結束後都會有短暫的提問時間,這是展示公司展示自己的絕佳機會。
前幾天的會議,他們根本沒機會提問,現場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設計師實在是太多了。
但這一次,她無論如何都要露次面。
況且,這次論壇主題和她公司最近完成的全運會項目息息相關。
她想,來參加一次如此高端的會議,總要在現場露個面,讓媒體也關注一下她的公司,也算是對公司的一次宣傳機會。
孫雪說了自己的想法後,王科卻不以為然。
在他看來,孫雪的公司實在太小,在這樣的會議上,根本沒任何機會。
不過,孫雪卻不這樣認為。
雖說自己公司沒什麼名氣,萬一機會真來了,自己不做任何準備,那不白白浪費了機會?
為了今天的論壇,她硬拉著王科提前一天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
他們圍繞會議主題,設計了很多的問題。
有關于技術方面的,也有關于更深層次的問題。
為此,她為王科做助理,從網絡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有針對性的設計好一系列問題。
論壇由建築師特倫斯福斯特主持。
首先演講的嘉賓,是設計過奧運會運動館的莎拉哈迪,她展示了她在世界杯體育場中采用的冷卻技術。
這項技術,能夠降低場館內部溫度的同時減少40的能耗。
接下來,建築師山本介紹了他在慕尼黑設計的“綠色”體育場。
整個建築被植被覆蓋,收集的雨水可以滿足場館80的用水需求。
當最後一位演講者克萊默走上演講台時,孫雪興奮的差點叫出聲來。
這位大師她認識!
當年在康橋大學讀書時,他是康橋大學建築學院的名譽教授,她听過他好多次課程,還在課堂上和這位教授一起交流過。
“王總,這位大師我認識,我在康橋大學學習時,听過他的課程,還和他面對面交流過。”
孫雪激動的對身旁的王科小聲說。
“哦,那他會不會記得您?”王科一听,突然來了精神。
孫雪搖搖頭,“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估計早就不記得了。再說了,他學生那麼多,怎麼可能記得我?我們這次一定要抓住機會向他提問,爭取能引起他的注意力。”
王科點點頭,“待會提問的時候您就早點舉手。”
在孫雪看來,克萊默的演講最為驚艷。
他展示的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使用了智能光控膜結構,能根據陽光強度自動調節透光率,並且屋頂全覆蓋太陽能板,不僅滿足自需還能向周邊社區供電。
當前兩位演講者結束後,孫雪舉了好幾次手,可能是因為她所處的位置靠後,一直沒能獲得提問機會。
她只能將機會寄托到克萊默的演講上。
提問環節,前幾個問題都比較常規,是關于技術參數和造價成本。
孫雪每次都是第一個舉手,可主持人似乎根本留意不到她,機會總是給了前排的與會者。
孫雪急得直跺腳,她後悔自己入場時間太晚,沒能搶到靠前排的位置。
不過她留意到,克萊默在回答前幾個問題時略顯疲憊,似乎在期待更有深度的問題。
當主持人宣布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時,孫雪緊張的心都要蹦出來了,她深吸一口氣,高高舉起手。
她期待主持人能注意到她,如果錯過這個問題,那麼五天的會議就會宣告結束,這也將意味著,她就沒有任何在媒體上露面宣傳自己公司的機會。
也許對于別人來說這是很正常的事,畢竟能拋頭露面的只是很少的公司,90的與會者都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的。
但,在她看來,如果連一次發言的機會都沒有,那就太浪費這樣的學習機會了。
過往的數次成功經驗告訴她,機會都是主動爭取來的。
眼看主持人的目光沒有看向她,情急之下,她揮動著手大聲喊了一嗓子
“主持人,這里,看這里,我有問題要問!”
由于她聲音太大,包括主持人和在場的很多與會者,目光全都看向了她。
主持人被孫雪這一嗓子給逗樂了,笑著說,“好的,最後一個問題就由您來提問吧。”
話筒傳遞到孫雪手里的一刻,她長舒一口氣,才發現由于太緊張,掌心已微微出汗。
她調整好狀態,聲音洪亮的開口道
“克萊默大師您好,我是來自中國泉城市的孫雪,也是您的學生,多年前我在康橋大學建築學院多次听過您的講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她先是用中文自我介紹,然後切換至流利的英語。
“有個問題我想請教所有嘉賓,在綠色體育場館的設計中,我們往往關注比賽期間的節能環保,但大型體育設施在非賽事期間,經常面臨使用率低、維護成本高的問題。
各位是如何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建築的生命周期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每年可能只舉辦幾場大型賽事,但卻需要全年維持運行的場館?”
會場突然安靜下來,然後響起一陣竊竊私語。
台上的專家們相互對視,似乎對這個問題表現出了極大興趣。
王科一臉驚愕看向孫雪,“我滴個乖乖,沒想到您還有這絕活!”
他沒想到,孫雪的英語說的如此順溜,要是不看人光听聲音,還以為是老外呢。
跟老外說英語的口音簡直是一個味!
克萊默第一個拿起話筒“很幸運會在這里遇到我的學生,你的問題非常出色!這正是行業面臨的真正挑戰。”
他調整了一下坐姿,身體微微前傾
“在我們的慕尼黑項目中,體育場被設計成一個多功能的社區中心,包括餐廳、健身設施、甚至小型市集空間,確保每天都有活動進行,而不是只在比賽日開放。”
哈迪補充道“我還要強調適應性設計。卡塔爾場館的部分區域是可拆卸的,賽後可以改建為社區體育設施或學校體育館。關鍵是從第一天就規劃建築的生命周期,而不是賽後才考慮轉型。”
山本則分享了更前瞻的視角“我們認為未來體育建築應當是能源正輸出的。我們的水上運動中心不僅自給自足,還向周邊供電。非賽事期間,它成為區域的能源中心,這改變了整個經濟模型。”
令人驚訝的是,克萊默在回答結束後反問孫雪“你們在中國有相關實踐嗎?中小城市的體育設施可能面臨更多挑戰。”
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孫雪身上……
喜歡從棄嬰到總裁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棄嬰到總裁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