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諸般後,李青雲就真如隱跡般,閉關青崖不出。
青雲道脈大小事務,皆由程棠音與四御等人聯手商議,決定。
他這位教主,在崖頭靜坐,開始盡數剝離“凡緣”,讓身心內外,盡量進入一種冥無渺渺的大清淨境地。
為此,他甚至不得不放下心頭那根大刺未來彌勒佛。
此佛終究壽數未到,且有虛外西天六聖遮護,每一次他費盡心里力推算到一些痕跡,都很快被及時抹去。
一時半會,至少在大劫數令太初徹底陷入混亂之前,是揪不住此佛了。
如此內外俱化大清淨,半個月過後,他終于感應到了“霞舉”之意。
亦即,他感應到,自己有能力掙脫殘墟,走到虛外。
當然這是理想情況下,現實是只要他一踏入虛外,立刻就會遭遇滅頂之災,諸多虛外一直都在盯著他。
這是他需要克服的!
但李青雲最忌憚的不是虛外聖人的阻道,而是太初不可成聖的鐵律,只要他踏出這一步,這方大宇宙就會立刻對他無情地鎮壓。
太初,在他看來,更像是一個缺陷重重、畸形的過渡紀元,也因為這樣,它也沒有真正讓生靈登虛入聖的“土壤”。
它的起滅,帶著目的,即竭力讓所有“舊物”,重入輪回。
它要為下一個新世,掃蕩那些藏在陰暗角落、試圖繼續苟延殘喘的東西。
“快了!大變,當就在三天內爆發!”
李青雲盤坐崖頭,又一番推算後,得到了更為清晰的“啟示”。
他淡然抬頭望虛,眸中星河起滅不已,仿佛看到一個虛外亂世的全面到來。
亂,才好啊!
不亂,他又何以登虛入聖,徹底攪亂一切判定在他身上的“定數”!
第二天。
整個殘墟層面,都忽地听到一陣恐怖的震蕩巨響,從虛外傳來。
“又是怎麼回事?”
各方準聖,都心頭悸動,抬頭望虛,驚惶不寧。
緊接著,已收縮許多的殘墟,整片虛空又驀地一黯,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烏雲沉沉籠罩而下!
大難臨頭之感,頓時在殘墟、諸寰宇的生靈心頭驚潮般涌起。
“時機已至!”
崖頭上,李青雲面容一動,立刻起身。
為了確定一下,他又掐指推算,只覺諸般“天機”都亂了,連冥無都陷入類似無序的碎亂波動狀態。
臉上,終于忍不住露出一絲喜色。
“棠音,吾此去,要麼登虛入聖,要麼被徹底打落塵埃!無論什麼結果,你且保持如常就是!”
“阿黎、後土,還有諸位,我去之後,爾等當更加勤勉修持……”
“我之道脈,鼎盛一時,已無須誅仙劍陣庇護,後來者若不濟事,庇護也是無用!”
“貧道,去也!”
一念間,他傳念諸人,也不須 們回應。
身影一晃,李青雲人已出現在誅仙陣門之中,道音如磬,敕令收陣︰“四劍歸來,散陣!”
咻咻咻!
虛空中頓時劍光沖天而起,緊接著又悉數消散,唯有四道凌厲之極的劍光,朝李青雲飛投而來,最後沒入他的袖中。
轟隆隆!庇護青雲道脈、令殘墟與虛外都忌憚不已的誅仙劍陣,終于徹底散去。
僅剩下二十四顆定海珠,宛如虛空中的大星,在蒼茫灰雲中若隱若現,繼續留在原處。
大陣一去,內中一座座洞府、場域,便在灰雲中顯現出來。
每一處,都彌散出沖虛的道光。
青雲道脈,人人如龍,李青雲之下的每一個準聖,都已經成長為殘墟層面的大人物,更威名傳下諸寰宇。
如此鼎盛之勢,又何須誅仙劍陣繼續庇護!
李青雲登虛而去,也無憂傳承薪火。
“誅仙四劍,玄黃玲瓏塔,混沌幡,人道燈,黑暗書等,得分寶崖各類先天寶氣滋養後,也早已蛻變為虛聖道器,只等隨貧道登虛入聖,大放異彩!”
他手一招,一道道寶光如飛鳥投林,重歸于主。
此去,萬般險惡,一個不慎就是灰飛煙滅,這些道器都是護道之物,他必須帶上。
“走了!”
李青雲看了看那一個個走出洞府的身影,輕嘆一聲,拂袖即走。
一步踏出,那清微離塵的青衣道影,已徹底渺渺于灰雲之後。
“弟子,恭祝教主登虛入聖,道垂萬古!”
“師尊,你必能成聖……”
“夫君,若實在不能,當安全第一……”
雲海之間,十數個洞府處,程棠音、阿黎、後土與李祚等人朝那青衣道影消失的方向,齊齊深躬下去,久久不起。
教主道祖,此去又是為三清,為人族,開闢前路,劈開萬千險阻!
教主此去,必勝!
三清,必大興!
人族,必崛起!
任是誰也知道,教主此去,必是九死一生,但卻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