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霸身殿的李青雲,在惡風的瘋狂騷擾下,鎮定自若,身上道光與微細“恆光”交織,硬是擋住了恐怖氣息波動的侵襲。
他眸中“群星”連綿起伏,明暗不定,宛如在演繹在太初大宇宙之上的至秘。
“與其說這是身之至秘,倒不如說這是永恆族的永恆秘法,參悟凍尸氣機,窺得內中玄機,不啻于偷功……”
感悟紛至沓來,漸入佳境,李青雲倚仗永恆骨,在神秘凍尸面前穩坐如山。
對這所謂的身之至秘,也慢慢有了他的理解。
按道理,凍尸氣息中蘊含的身之至秘,是不適合太初宇宙生靈修持的,因為這是更高維度永恆族的某種秘法,僅匹配該族。
太初大宇宙的生靈,哪怕是虛外聖位,亦或他這個虛聖,都當無法真正窺得其秘。
但偏偏,他李青雲前面諸般機遇,收容到一部分永恆靈機,再加上闖過時殿關,得了那麼一大份的靈機,最後徹底衍化成永恆顱骨,這就無形中滿足了參悟與修持永恆族秘法的基本條件。
換作剛才的鯤九,以及那兩位虛外聖人,雖也有不小的感悟收獲,但李青雲猜測,如果 們不具備永恆骨,也必定走不到最後,無法真正參悟永恆族秘法。
此時,在李青雲的眼中,面前永恆凍尸身上流轉的恐怖氣息,已經變了大樣,被他突破外表,看到了本質!
那並不是什麼氣息,而分明是一粒粒神秘而古老的符文!
每一粒符文,形貌各異,大小不一,有的似不曾見過形制的青銅鐘鼎,有的似異類古獸,有的宛如蝌蚪奇文,有的如微型宇宙生滅等等,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筆勢”,或者說是共性的指向︰永恆!
億萬萬粒符文自行組合,變幻,猶如演繹宇宙的生滅起興,它們就是不朽,就是永恆!
李青雲的參悟難度極大。
首先,他需要記住這比恆河之沙還要多的無數符文,每一種形制,每一個細節,不可有任何疏漏,否則一個小紕漏,就很有可能引起整體的崩潰。
其次,他更需要將這些永恆符文幾乎無窮盡的各種組合、變化與規則等,都烙印在神魂中。
最後,也就是獲得極冰至尊靈機饋贈的一步,他需要將這永恆族秘法也好,身之至秘也罷,在自己這具虛聖軀殼上演化出來。
所謂演化,即指他得將自身也修持出這般的恐怖氣息,哪怕一絲也可。
如此,方算是真正通過至尊的考校,可以獲得她賜下的永恆靈機!
“即便貧道的神魂,已經強大到一念即可洞悉體內大道宇宙的諸般微末變化,但要記住所有的永恆符文形制與細節,乃至于無窮盡的變化組合,也是感覺難如登天!”
“這就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事情!”
參悟、記下的越多,李青雲就越發頭皮發麻。
他不知道凍尸這個所謂的永恆族,生前是怎麼修持的,怎麼做到“神功大成”的,但以他自身為參考,他就覺得這方大宇宙幾乎沒人能參悟與修成秘法!
不說悟性根基之類,僅是以太初大宇宙生靈的神魂本質,就注定承載不住這無窮無盡、浩瀚如煙的“知識量”。
而但凡錯漏一個細節,極有可能就導致整體的崩潰,反噬。
“即便是貧道自詡根基無雙,神魂也容納不下這個記憶量……”
半個月後,李青雲只覺神魂發脹,沉重無比,幾乎瀕臨崩潰,已無法承載更多。
這些永恆符文,神秘之極,像是蘊含著大宇宙生滅的至理,承載著萬物萬道的源頭,看似一粒符文渺渺飄飄,但實則一入腦,就是猶如往神魂中搬進一座大山。
他往自己神魂中,搬進了億萬萬座“大山”,自是塞得滿滿當當,隨時都會擠爆一般。
“按貧道估計,我最多僅記下十分之一的永恆符文!但神魂卻實在無法承受了,已嚴重超載!”
李青雲搖搖沉重無比的道首,感到一股深深的無奈與無力之感。
“螻蟻”妄圖記錄、修持“神靈”的秘法,豈不是自不量力,根本不可能麼!
怎麼辦?
他又遇到如時殿考校般那種騎虎難下的感覺。
退則半途而廢,進卻無從再進。
他在永恆凍尸面前,陷入長長的思考。
“若連我都無法完全參悟身之至秘,殘墟層面就絕無生靈可以做到,除非虛外聖人本尊親至,或有可能!”
“莫非這位極冰至尊,心意中的有緣之人,承其因果之人,本就定為聖人境地?”
“不不不,貧道一定能找到法子,截走這身之至秘機緣……”
嘆息中,他忍不住地揉揉沉重無比的腦袋。
裝得東西太多,以致于靈光都沒有閃爍的空間余地了。
貧道一路走來,總于無路處時開得新路,于窮途中覓得前途,這一次,路在何處?
無殿中。
影影綽綽地盤坐著二十余道身影,宛如盤坐在一片凝固的冥無黑夜中。
若是李青雲置身于此,定會發現,這凝固的冥無黑夜,其實就是神魂才能感應到的冥無之地。
而在無殿中,這片神秘的冥無,卻幾乎實質化地顯現出來,至少在無殿這個特殊的密閉世界中,顯化于現實層面了。
殿中二十余道身影,坐落在凝固的冥無中,幾乎一動不動,好久才有一兩位存在,在冥河黑夜中身泛道光,往前面挪動一兩個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