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卻急思再革之事,雖您能順意,但諸客觀尚不足,今後再沒有如您一般威望功績的帝王君主了,若體制再不成熟,又急行改革,兒臣和尚洵之後帝國該是如何?”
“兒臣真怕皇爺爺所說齊桓、趙武之事,所以請您暫緩心意,以國事為重,待諸事皆和,客觀允許,哪怕後世,父皇所望又何愁不是實現?現在兒臣和尚洵只想著能夠健康長大,若再有微薄之力能輔佐于您,這就是兒臣和尚洵的幸事了。”
到明天,嬴允湛再和嬴政說的就不是這些話了“孫兒和尚洵夜不能寐,思皇爺爺和父皇教誨,有所感,此事確實是父皇一時失錯,如皇爺爺所說,若父皇之舉,恐生齊桓五子、趙武君臣之逆事。”
“但也求皇爺爺能原諒父皇,我秦嬴氏自古父子和睦,又數皇爺爺和父皇父子親情最深,孫兒也追求與父皇如皇爺爺和父皇那般父子親情。”
“是父皇深愛孫兒,所以略有失言之過,然此不過父子私話,並非正堂議論,從論也不過父皇的玩笑話,孫兒怎會為真,又怎會心有他意,尚洵更不會如此。”
“所以求皇爺爺饒恕父皇吧,若不然,孫兒在此又該如何自處呢?”
因為這是向嬴宏的諫言和向嬴政的告白,所以嬴允湛也不能把話說的太明,所以需要簡單翻譯一下。
嬴允湛向嬴宏的諫言中主要說的還是改革事,因為嬴宏的心意如此。
嬴允湛只說君主立憲制改革的時機不到、諸多客觀因素不足,並諫言天下未安,嬴宏更要精心吏治。
若代入嬴允湛的視角,既然嬴宏思考的就是君主立憲制改革,那麼自己就該以此為由向上諫言,這樣嬴宏能听得進去。
如果再說其他,沒準兒也是對的,但不一定能貼合嬴宏的心思,說了也是白說。
而在向嬴政的告白中,嬴允湛則借父子之情訴說自己已經明白嬴政如此一套動作的意思,並且自己和嬴尚洵也都認同嬴政的想法和擔憂,自己和嬴尚洵也都不敢違背嬴政的心意去做去想嬴政所擔憂之事。
因為嬴政出題的題干就是這個,嬴允湛再說更多其實也沒意思。
也可見嬴政還是以嬴允湛為重,嬴允湛也有天賦,接受嬴政這麼長時間教育的嬴允湛已經能夠理解上意了。
既然嬴允湛已經答對題目了,嬴政也沒必要再和嬴宏僵著了。
嬴政叫來嬴宏,先當著嬴允湛和嬴尚洵的面再訓斥了嬴宏一頓,然後叫嬴允湛和嬴尚洵退下“允湛不錯,能知我意,昨夜諫于你也是正言,你跪了一夜,現在有什麼想說的?”
“如您所說,我還是太幼稚了,忘記了古今之教訓。”
這句話沒在題上,嬴政再問“有哪些教訓?”
“前有楚穆逼君,原也有拓跋紹、安慶緒、朱友 弒君殺父事,您說的齊桓五子、趙章趙何之逆更在眼前,我確實幼稚了,忘記了先人後者的教訓。”
“記得,不要縱容生患,你疼愛孩子是好,也不要缺了管教約束,行了,就這樣吧,去忙你的吧。”
這件事情結束後,一日,嬴允湛和嬴尚洵見嬴政心情很好,便有問“孫兒前些時候听皇爺爺提及南宋文帝、北齊文襄帝、文明太後、宋仁宗,但孫兒翻閱前朝史書卻不見此四人,皇爺爺提及這四人是有什麼典故嗎?”
嬴政便說謊,遮前番失言“你們父皇年幼時贖童氏為伴,我就編了這四個人做故事教育你們父皇,你們想听?我再講給你們听好不好?”
嬴政講的故事肯定不簡單,又是教育嬴宏的,嬴允湛和嬴尚洵當然要听。
“是有南國,境抵青、梁,時國稱宋,……”
喜歡穿越到大秦改變大秦的命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到大秦改變大秦的命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