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己親手寫下的軍令送出了城,許少杰的心里不禁對自己這一次的擇將滿意的笑出了聲。
其實,許少杰之所以選擇關羽及其麾下的兗州軍,作為這一次攻打瓊州的主帥人選,是有一個誰都不知道的原因的。
那便是......給關羽報仇......
歷史上的關二爺,是在鎮守荊州的時候被那個吳下阿蒙,一手白衣渡江背刺盟友,最終被兩面夾擊腹背受敵,導致敗走麥城,尸首分離。
歷史上呂蒙的這一手背刺,無論是從戰略的角度上還是從情感的角度上,都是極為失敗的一步昏招。
呂蒙的這一行動,也是讓東吳整體被人追著罵了幾千年的江東鼠輩,也讓蜀漢剛剛興起的基業在劉備的沖動報復之下毀于一旦。
甚至有人說,如果關羽沒有死在荊州,那麼或許三國的結局會有不一樣,或許就不會三分歸晉,也就不會有後面的五胡亂華,五胡十六國,也就不會有那段屈辱的歷史。
當然,把這些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強行串聯起來,並不是一種十分正確的觀點,蝴蝶效應並不能作為歷史發展走向的依據。
只是,作為自幼受過正規教育的華夏人,關雲長在許少杰的心中的地位可是無法撼動的,並且,呂蒙這種背刺盟友的行為,也肯定是最讓許少杰厭惡的。
所以,這一次,許少杰有意安排關羽作為遠征瓊州的主帥,其目的,為的就是讓來到這個世界的關羽,能夠親手為歷史上的自己報仇。
當然,報仇僅僅是一個方面,許少杰這樣安排的最重要的一個目的,自然還是出于對系統的了解。
按照許少杰對于系統的了解,只要關羽親自己出手擊敗了孫權和呂蒙,想來系統一定會觸發什麼獎勵。
到時候別管獎勵是提升關羽的能力值,或者是獎勵點召喚名額和素材,哪怕就是獎勵點系統兌換點數,許少杰也會樂呵呵的照單全收。
因為就瓊州如今的狀態,就算許少杰派遣幾個二流武將都不可能會輸,更別說,許少杰這一次派出去的陣容幾乎可以用豪華來形容。
作為陸軍主力的兗州軍,主帥關羽,副將周倉,關平,關平,關銀屏,作為海軍主力的吳州海軍統領施瑯,錦帆軍主帥甘寧,軍師劉穆之。
就連負責給他們運送物資和糧草的,都是兗州水軍統領張順,吳州神捕馬忠這樣的武將。
而且在當地為他們籌措調配物資的,還都是吳州刺史張昭,柴桑太守顧雍這種級別的內政牛人。
就這樣的陣容,也實在是許少杰太過于看得起孫權和呂蒙了。
而之所以許少杰要派遣這麼豪華的陣容,去攻打一個小小的瓊州,自然便是許少杰準備速戰速決的解決瓊州的戰斗。
相較于西北與晉王劉凌的大戰,瓊州的戰事只不過是一個不痛不癢的小插曲,甚至在整個皇朝大勢面前,連一點點小水花都濺射不起來。
比起大軍遠征,許少杰更像是隨手順便就把瓊州給收拾了一樣......
事情,也正如許少杰所料......
施瑯和甘寧的大軍,在海上與關羽的大軍合兵一處之後,便揚帆起航向著瓊州殺去。
在這之前,甘寧早就已經帶著手下的錦帆軍,將瓊州外圍和沿海的那些,作為崗哨和前軍要塞的海島全都拿了下來。
因此,施瑯的海軍長驅直入的便殺到了瓊州的內海。
面對突如其來的大軍,再加上吳州海軍那先進的戰船和器械,更別說還有瓊州本土的氏族作為內應,瓊州海岸線的防備很快便被施瑯手下的吳州海軍攻破。
攻破海岸線之後,甘寧迅速的帶著錦帆軍控制了海灘,然後便是張順帶著兗州水軍,將關羽及其麾下的兗州大軍安全的送達到了瓊州的地面上。
關羽成功登陸之後,按照許少杰之前的部署和安排,張順率領兗州水軍保障沿海運送物資的通路,施瑯率領吳州海軍繼續將瓊州的海岸線包圍起來,以免瓊州水軍繞過內陸,從海路發起攻擊。
而關羽和甘寧,則按照許少杰事先的安排,兵分三路,向著瓊州的內島殺去。
其中一路,由兗州軍主帥關羽親自統領,與副將周倉一道率領兗州軍主力部隊,由中路大道一路殺過去,直奔孫權所在之地攻殺而去。
另一路,則由吳州錦帆軍主將甘寧統領,帶領兵力不多卻精銳的錦帆軍,由瓊州島內部入海的水路逆流而上,一路拿下瓊州水路沿途的港口和哨卡,防止孫權趁機脫逃。
最後一路,則被關羽交給了自己的大兒子關平,由關平帶著關興和關銀屏這兩個弟弟妹妹,率領一部分兗州軍從陸路一路向著瓊州島北面殺去,分散瓊州兵力,使得瓊州兵馬收尾不得相顧。
這三路大軍齊頭並進,一路勢如破竹,猶如蛟龍入海猛虎下山,又如風卷殘雲摧枯拉朽,那簡直就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這些瓊州軍,原本就是孫權從吳州帶過來的潰兵,加上瓊州氏族土著的兵力混編而成的。
現在大部分的氏族都明里暗里的反對孫權,有的氏族甚至更是直接舉起反旗,高呼迎接鎮北侯大軍進島的口號,直接將手中的兵器對準了孫權的後心,也是讓孫權好好的嘗了嘗被背刺的滋味。
這樣一來,少了氏族支持的孫權,手中原本就不多的兵力,變得更加的稀少。
以如此少量的兵力,面對戰力卓絕的兗州軍,那戰線只得一直不停的潰敗,甚至得不到一絲一毫的喘息。
很快的,在這三路大軍的窮追猛打之下,孫權和呂蒙原本便維持不住的戰線接連敗退,就連手下位數不多的可用之將,在面對諸多猛將的時候,也都早已折損在了戰場上......
沒用多長的時間,孫權和呂蒙帶著他們殘余的那一點點兵力,便被三路大軍追趕到了一處偏僻的小城,好巧不巧的是,這座矗立在瓊州偏遠東南角的殘破小城,就叫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