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木罕淡淡地說道“我不會反抗,你先把他們倆放開,我的事情與他們無關。”
阿難答呵呵一笑,說道“要不你讓我打一巴掌,我就放掉一個人?”
那木罕目光如刺,狠狠地戳向阿難答。
阿難答不由地側頭避開,想惱羞成怒,終究攢不起勇氣。只能在心里狠狠安慰自己算了,我敬他是叔,先把這巴掌記下再說,總有討回的時候……
隨即強顏冷笑道“他們跟你的事情有沒有關系,可不是任由你說了算。沒手下的幫忙,你一個人也做不出勾結叛賊之事!”
這蠢貨想用這種方式來殺雞儆猴?
可是不得不說,這手法似乎很有效。利用這機會,將最支持自己的三個千夫長一股腦兒全逮走,底下人就算想要反抗,也沒了領頭羊。阿難答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這支軍隊。
這是有高人在給阿難答支招?
而且,帳中其他的千夫長,必然已經有人暗中投靠阿難答。會是誰?
那木罕默默地嘆口氣,任由怯薛兵將自己捆好。
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啊……阿難答心里懸著的巨石終于落下。
來此之前,他已經打听清楚。這支軍隊的核心自然便是那木罕的兩千護衛,只要搞定這兩支隊伍,其余的都不會有問題。
王爺的護衛隊,便如皇帝的怯薛軍,其出身都是貴族子弟。這種將士最怕的便是被扣上謀反的罪名,因為必然禍及家人,乃至部族。
而十個怯薛兵,卻足以掐住他們的命門。
除非把他們逼急了,否則絕對沒人敢當場反抗。
阿難答得意洋洋地抖著叉開的雙腿,將手中帥印往案上一蓋,睥睨道“傳我號令!”
七個千夫長不由地肅然而立。
“令,所有派出的部隊,必須在半個月之內趕回駐地,否則軍法從事!”
這……來得及嗎?
得派人出去尋找這些散落的部隊,還得給他們回來的時間。而且,有一支部隊已經突入高麗境內,都得讓他們半個月回來?
未等質疑,阿難答又鏗鏘有力地令道“每個回到營地的軍士,必須最少上繳一石糧食!”
一石糧一百斤,意思是每個人都得背一百斤的糧食,從遼西遼東乃至高麗各地,跋山涉水地趕回這里?
怎麼可能!
低低的質疑聲,在阿難答冷冷的注視之中隨即消散。
若做不到,受罰的也是那些漢軍,與自己有何關系?
至于這些漢軍如何去搶去偷,以滿足定額,更不需要自己這些人去擔憂。
阿難答心下卻更是得意。
上次領兵剿匪之所以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糧。只要給自己權力,想要解決糧食的問題,其實真的不難。
六萬人,便能帶回六萬石糧食,省著點吃足以支持整支軍隊兩個月的行軍與作戰時間!
有兩個月的時間,我連大都都能給他滅了……不不,不能這麼想,太危險了!阿難答額頭莫名地沁出點點冷汗。
他趕緊將這可怕的念頭趕出腦海,隨手指向一個千夫長,繼續下令道“派出一支百人隊,將北平王與三個千夫長押往大都,交由皇帝親自審問。你們若有冤屈,大汗皇帝自然會給你們一個申訴的機會。”
三個千夫長明顯地松了口氣,憑著他們為朝廷多年的出生入死,他們不相信自己與北平王會蒙受不白之冤。
只有那木罕看著自己的三個手下,幽幽地長嘆一口氣。
日月島軍已經在覺遠島已給自己備下船只,也許他們早就預料到了有人會出手對付自己?
自己想逃,倒是不難。就算要求三個手下,或是三千個手下與自己一起離開,都不算難事。
可是一旦走出這一步,那就是造反的下場。
包括自己在大都的王府與家人、自己所有的財產,必將被查抄一空。這樣的代價自己根本就承受不起,更何況是這些手下!
也許是擔心那木罕留在軍營之中,會影響到自己的權威,不過半個時辰之後,阿難答便派出一支百人隊,由一個怯薛兵率領,押著那木罕四個向大都疾馳而去。
領隊的怯薛兵倒也沒有過于為難這四個人,只是將他們捆在身後,安于馬上。
對于蒙古人來說,不用手騎馬,本就是最基本的操作。
當夜,這支隊伍駐營于薊州城外。
給了半個時辰吃飯與放風的時間之後,那木罕與三個千夫長被重新捆上雙手,安置于同一座營帳之內。
看著安安靜靜的北平王,三個倍覺屈辱的千夫長,也只能默默忍受。
“王爺,咱們就這樣離開,那支軍隊,會不會出問題?”吐爾溫忍不住問道。
那木罕默默地搖搖頭,便有護衛千夫長替他回答道“出問題是肯定的,可是關咱們何事?”
“怎麼可能不關咱們的事,我的部下可都是我部族中的子弟,出了什麼事我怎麼回去交代?”
“呵呵,放心吧。安西王挫得很,他不可能有膽子深入東北平定哈丹的叛亂,更不能帶兵造反。最多也就是從部隊嘴里摳些糧食下來偷偷地藏起來,又能怎樣?”
“他會不會把部隊拉去打太行山的盜匪?早知道,還不如咱們去打呢!”
“你以為那些盜匪那麼好打?”
“再難打,咱六七萬人,堆也堆死他們了!”
“正是因為咱們人多,才更加難打!”
“你在胡說些什麼啊……”
“安西王雖然又蠢又笨,但也是經歷過許多戰事的老將。他此次出兵太行山,之所以這麼狼狽,並不是因為他不擅長打仗,而是他不擅長管理後勤軍需。”
“是啊……”那木罕終于開口道“朝廷無論哪次征戰,領兵的將帥必須得是蒙古人,但是負責後勤糧草的,從來都是漢人。”
三個千夫長面面相覷,好像確實如此……
“單靠蒙古人的勇猛,可贏不下這許多場的戰爭。”那木罕長嘆一口氣說道“咱們真要去打太行山,沒有妥當的糧草供應,下場只會跟安西王一樣,甚至更慘……”
人越多,死得越快?
吐爾溫覺得自己實在無法理解這樣的戰爭邏輯,蒙古人打仗,哪里會去琢磨糧草的問題?
喜歡滅元1399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滅元1399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