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元1399

第563章 覺華島的喇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老大河 本章︰第563章 覺華島的喇嘛

    第563章 覺華島的喇嘛

    夜半,大都積水潭碼頭。

    燈火如晝。

    自郭守敬主持開鑿了通惠河之後,這條運河便成為了維系大都的生命線。

    江南漕糧運抵直沽後,通過海河,過三岔口入北運河,經武清、河西務、楊村,抵通州。再順通惠河直達積水潭碼頭。

    河水還未完全解凍,今年第一批來自江南的糧食便已運抵積水潭。

    這是梁王府為了應付由其主持的佛事之需,而調來的糧食。至于算不算朝廷的漕糧,估計在佛事之後,還得與朝廷進行一番爭論。

    梁王不在,梁王府的主事人自然便成了王子松山。

    聖意難違,為了承辦這個突然砸來的差事,完全推卸不了責任的松山,只好擺出一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架勢,上竄下跳,肆無忌憚地從每個角落征收可以得到的資源。

    人員、牲口、車輛、船只、場地……只要能想得到的東西,松山便以蠻橫的姿態去要去拿,一言不合便直接開搶。

    大都人心惶惶,上下官吏早已無心政事,就是中書省、尚書省今年也根本無力承辦這樣的一場佛事。既然有人出頭,其他部門自然樂得清閑。能給不能給的權限與物資,便盡可能的給出去。

    更何況,松山雖然蠻橫,到底也準備了一些糧食用以支付人員的工資。

    紙鈔的貶值在過年之後,迅速地席卷了大都,整個中書省直轄區域,無一幸免。

    對于普通百姓而言,損失難免,倒也算不上太大,因為他們的手中本來就不會有大量的現鈔留存。

    有錢的人家,即便是千貫萬貫的紙鈔轉眼成為廢紙,也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最慘的是大都大量靠朝廷薪俸過活的中低層官吏與士兵。

    如今一個月的薪水,已經買不到一天所需要的糧食。領吧,沒有意義;不領,家里立時便揭不開鍋。

    朝廷將大量的漢軍派駐外地,起碼暫時解決了大都軍隊嘩變的危機。剩下無處可以安置的官吏,只能張皇失措。

    反了吧,沒刀沒槍。不反吧,坐等餓死?

    在這種情況下,松山手頭的這些糧食,無疑便成為他們的救命稻草。

    大量的普通官吏扔下本職工作,加入松山的籌備隊伍之中,任勞任怨,啥活都干,只因為松山可以用糧食支付他們的勞務費。

    在紙鈔貶值,現銀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糧食已經成為了大都絕對的硬通貨。

    于是梁王府的號令,在大都已近乎通暢無阻。

    只要他不公然造反,連皇宮之內也對松山肆無忌憚的行徑保持了沉默。

    自積水潭卸下的二十萬石糧食,不過一夜之間,便被松山消耗得一干二淨。相對于大都數十萬的人口,二十萬石糧似乎砸不起任何的水花,卻又似乎讓慌亂的大都百姓稍稍地安定下來。

    只要江南有糧過來,就說明江南人還不會造反,說明國朝還是處于穩定的狀態之中。至于紙鈔,貶就貶了吧……反正都是遲早的事!

    至于這二十萬石糧,是朝廷征用來的或是花錢買來,還是松山去搶來的借來的,又有誰會去關心?

    而二十萬石糧食到底如何分配,會流向誰的腰包,則是誰也沒權力過問之事。

    沒關系,據說不僅明天有,後天乃至大後天都還有。即便這兩天到不了,只要甄鑫在大都,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糧食流進這座都市。

    一個疑是真金之子的人,在大多數的大都人眼中,已經成為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糧倉。

    這時候,沒人會去追究是什麼原因才引發這場紙鈔的危機。反而有人開始懷念故太子的好如甄鑫這樣的私生子,為什麼不多生幾個?

    黎明來臨之前,積水潭碼頭的喧鬧終于漸漸平息。

    與此同時,幾支懸掛梁王府令旗的車隊,已經駛出大都城,分別前往東西南北各處。或采買物資、或繼續搜尋民間藝人。

    其中一支,則是由宣政院官員與大都一些寺廟喇嘛組成的隊伍,準備飛馬前往五台山,迎接帝師回大都參加佛事。

    帝師回不回來,都屬于他的自由。但是朝廷可不能沒有任何的表示,派出迎接隊伍,這本是應有之意。

    大都西行至五台山,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一是自大都往西北,經懷來、宣德府,過野狐嶺繞到大同南下。這條路線雖然路程稍遠,但所經過路途大多為草原平地,快馬可以飛馳。

    另一條是自大都往西南,尋太行八陘之一橫穿太行山。如此距離縮短近半,但道路崎嶇難行,而且听說最近有許多山匪藏于其中殺人劫貨。

    時間所剩不多,為了能盡快且安全地趕到五台山,西行隊伍一分為二。宣政院官員帶隊走北路,喇嘛帶隊走南路。

    剛出大都,這隊喇嘛便遇上梁王府的一支車隊,于是合二為一,一同前往真定。

    經過蔚州飛狐縣,車隊便迤邐地消失于飛狐陘之中……

    ……

    錦州以南百余里的海面上,也有一座桃花島。

    此島與浙江海面上光禿禿的桃花島有所不同,島上多少還是有一些桃樹,而且風景秀麗。

    早在遼朝時期,有高僧覺華在此島上建寺修行並傳播佛法。遼聖宗受其感化,不僅拜其為師,還將此島賜名覺華島。

    桃花島成為覺華島之後,便成為渤海灣沿岸的一個佛教聖地。最興盛之時,島上有寺廟十余座,僧侶近千人。

    到如今,已近三百年。

    自蒙古入主中原之後,佛教以極為迅猛的姿態向四處傳播。這十數年間,屢經戰亂的覺華島上,又開始出現了大量修行的僧人。

    只是如今寺廟的住持,全部變成吐蕃的喇嘛。

    數日之前,又有一行喇嘛,帶著近百艘船與近千人登上覺華島。

    一番勸說、談判、威嚇乃至棍棒相向之後,島上所有薩迦派喇嘛全被驅離。

    有喇嘛宣布此島從今往後,劃歸噶瑪噶舉派的道場。

    對于島上大多數的非喇嘛僧侶來說,這屬于佛教上層之間的爭斗,只要不瞎摻和,便不會有性命之憂。

    更何況,那些佔據此島多年的薩迦喇嘛,其欺男霸女行徑早已惹得眾人不滿。能換個掌櫃,其實也不錯。

    喜歡滅元1399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滅元1399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滅元1399》,方便以後閱讀滅元1399第563章 覺華島的喇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滅元1399第563章 覺華島的喇嘛並對滅元1399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