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銀子還是認的。
好在斥侯身上還帶著一些碎銀,但是得到專門的首飾店或當鋪去作鑒定後,換出統一鑄造的銀幣。
看著手掌中這枚拇指大小的銀幣,賀勝生出的第一反應,就是憤怒有人竟然敢私鑄銀幣!
但是他卻不得不承認,這銀幣的鑄造水平,是相當的高明。
材質肯定不是純銀,所以硬度遠高于普通的銀子。但是看上去,絕對比普通的銀子更讓人產生信任感。
銀子當作交易的貨幣,其實是件很不方便的事。
首先得稱重,差一厘一毫往往都得爭上半天。其次銀子的純度,普通商戶與百姓,哪里分辨得清楚。
而這枚銀幣,顯然很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又是日月島在搞這些事?
為什麼朝廷那邊沒有听到任何的風聲?
賀勝心里的隱憂愈盛。
這日月島的成長速度,實在是有些可怕。
要勸朝廷立刻出兵嗎?
可是朝廷如今但凡出個政令,都得來回衡量無數時日。更別說正式出動大軍,剿殺這個隱患。
來來回回期間,說不定日月島又已經發生了數次的蛻變。
可是若傳聞為真,對于皇家來說,這些小動作還能稱得上隱患嗎?
無非是幾個王子之間的利益爭奪而已!
未來如果甄鑫的身世得到皇帝的確認而執掌大權,自己又該如何面對他的報復?
賀勝一時茫然。
不過這個時候,他沒心思也沒有權力去深究此事。
二十天的時間轉眼便過,此次任務最少已經失敗了一半,返回大都是死是活尚未得知,也別去想那麼多的未來如何。
經過兩天緩慢的行軍,人馬終于全部恢復了正常的行動能力。
既然有錢買不到糧草,賀勝便直接以怯薛軍的名義,向興化府征集了五天的糧草。
雖然沒有兵部的手令,但是帶著一千怯薛兵的千夫長,其可怕程度絕對遠遠超過兵部。好在兩千人馬五天的糧草不算多,興化知府也只能咬牙奉上。
同時奉上的,還有興化府內唯有的十余匹良馬。
而後,看著這些人如狼似虎地離去……
此時,福建行省右丞高興高大人,帶著一百親兵,以及一支三百余人的護衛軍,離開泉州之後,行至與興化交界的惠安之處。
在九樓山的腳下,安下營寨。
行伍出身的高興,與文官的習慣有所不同,無論去哪身邊必然有一百親兵相隨。
是以他更願意與親兵一起入駐營寨,而不願獨自住宿驛館。
如往常一般巡邏完營寨之後,高興回到自己的大帳之中,解下衣甲,對著幽暗的燭火,獨自發呆。
費盡心力搶到福建行省右丞的職位,又得到了重建行省的權力,高興以為可以在此任上,開始大展宏圖。
卻沒想到,福建的形勢會艱難如斯!
其實,高興以武將身份受命來福建,比管治福建更重要的任務,是準備明年的爪哇之戰。
爪哇因何得罪國朝,而讓龍顏大怒的皇帝要發動這樣的一次遠征,高興並不明白,也不關心。
為將者,只要服從皇帝的命令便已足夠。
當然,作為福建的主政者,高興也必須得有自己的一些理解。
打誰並不重要,是否打得贏爪哇更不是此戰的唯一目標。
爪哇不是當年的南宋,必須要讓宋王室奉表投降,必須要掃清江南境內所有成規模的反抗力量,還得將其納入王朝的版圖,以獲得整個江南之地源源不斷的財富。這,才能稱為勝利。
海外諸國,無非就是將其打疼,然後奉上降奉,認國朝為宗主國。僅此而已。
那種野人遍地的島國,又能有什麼財富可擄奪?
連女人,都是又黑又丑的不值錢玩意!
是以,高興認為,這場戰爭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過程。
在于如何將福建所剩不多的反抗勢力以及那些故宋降卒,悉數趕向爪哇戰場,然後英勇戰死于遙遠的海上。
一如連續三次的東征倭國,以及對安南佔城與緬甸蒲甘王朝之戰。
只要達到這個目的,福建自此無憂矣!
渡洋作戰,首先得有船只。
朝廷並沒有為這場戰爭下撥一兩銀子,高興自然也不可能去重新打造戰船。
高興的目標,是曾經傲視國朝海域的蒲家。
趁著蒲家元氣大傷之際,將其最後一點力量完全榨干,使得這個隱患徹底被消除,這是高興在發動爪哇之戰前的主要目標。
此戰的另一個目標,卻是高興到了福建之後才密報朝廷。
剛到泉州,高興便發現,日月島的勢力擴張得太快了!而且已經從泉州向整個福建蔓延。
是以,高興建議朝廷同時向江西行省的廣州以及湖廣行省的瓊州征調兵、船,目標便是日月島。
日月島若是听從征調,便可將其主力在爪哇之戰中消耗殆盡。若是拒絕,那在爪哇之戰前,集中力量,先滅了日月島再說。
否則,官兵在前攻打爪哇,後路一旦被心懷異心的日月島所斷,全軍都將可能被覆滅于南海!
可喜的是,朝廷已經同意了這個方案,但要求高興在泉州先行組建出一支可戰的水軍。
可悲的是,高興在泉州,不僅顆粒無收,還差點便“出師未捷身先死”。
本以為憑著自己當年在福建的赫赫威名,足以輕松拿捏勢弱的蒲家。
卻何嘗想過,蒲家這只已經快要被煮的鴨子,竟然猶如釘嘴鐵舌,絲毫不肯放松。
不僅拒絕了以行省名義的兵船征調,甚至連船只的訂單都不肯承接。理由是蒲家如今已是山窮水盡,所以不能欠錢,而且必須現銀支付!
更讓高興不高興的是,紙鈔莫名其妙地就成了一堆廢紙。
似乎除了他帶來的這群人之外,所有的福建人都已經不用紙鈔。而是用一種鑄印著精美海洋與船只圖案的金銀幣。
這些該死的福建人!
當年率軍,在福建肆意亂殺之時,福建人或逃或降,或搖尾乞憐或在自己的鐵蹄之下死無葬身之地,何嘗有人敢如此對待自己?
朝廷對于福建人、對于江南人,太過仁慈。當年就該再狠一些,從北屠到南,再殺上百萬江南人,省得現在麻煩如斯!
喜歡滅元1399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滅元1399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