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元1399

第369章 听麻了的感覺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老大河 本章︰第369章 听麻了的感覺

    方鳳終于插上話了,“我倒是覺得,咱們所支持的人,未必是甄公子,也未必一定是還在北地生死不知的瀛國公之後。如今的現狀,首先得考慮如何維護生存艱難的仁人志士,再……”

    “那怎麼行?”鄭思肖直接打斷道“主辱臣當死,如今瀛國公及其子嗣,遺落在外。但有一點點機會,就應當將其接迎而回。否則,吾等與謀逆何異!”

    “謀逆?憶翁兄言重了。”

    “不!”鄭思肖搖搖頭說道“諸位相約輔佐甄公子,他日若能大權在握,怎麼可能還會迎回瀛國公?”

    這話說的倒是沒有毛病。自己若是真的造反成功,還得了江山,哪里會把那一對和尚父子請回來當爹?

    為趙家子孫打江山?

    去死吧!

    更何況,自己現在根本就還沒把扯旗造反當作一件必須要完成的工作來考慮。

    甄鑫心里,到底還是有些失望。

    就像做餅的材料都還沒湊齊,一群人就在為怎麼分餅開始計較。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謝翱已經在自己身邊佔據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這些人想將謝翱趕走沒那麼容易。

    那麼,對于他們來說,想得到“從龍”之功,想掙得封王封侯的機會,只有找一個能被他們控制住的人才行。

    其實這才是“以文御武”最可怕的後果。一旦文官控制了朝政與軍隊,那麼誰當皇帝都無所謂,听話就好。

    就像明朝的皇帝,武將不可靠,文人自成一體,只好扯出宦官,最後將國家生生打成一鍋爛粥。明朝的戰爭,本質上是皇權與文人集團的戰爭,最後沒有獲勝者。

    這也是中國數千年以來誰都沒搞清的一個問題,這個國家、這個江山,到底是誰的?

    “另外,陳宜中為什麼沒來?”鄭思肖問道。

    眾人的目光投向神游天外的甄鑫。

    謝翱不得不暗戳戳地捅了甄鑫一下。

    “啊?什麼?陳什麼中?誰啊,我不認識,沒見過!”

    “你不認識陳宜中陳丞相?”

    “對,我可以發誓,絕對不認識陳丞相!”

    盧島主原主是見過,但是陳宜中自己可絕對不認識。

    甄鑫現在倒是有些明白,陳宜中為什麼要躲海外去。就算他人氣再高,手段再多,面對這些一身正氣的老頭子,也只能乖乖地坐在那,等著被噴死。

    鄭思肖一臉疑惑。

    陳宜中還活著,這對于他們這幾個人來說並不算是個秘密。但是誰都不知道,陳宜中現在到底躲在何處。

    這些人願意從各地不辭勞苦聚集于此,不只是因為甄鑫近日名聲大作,更不只因為他一手覆滅了蒲家。而是因為他們知道,此人必然是陳宜中推出來的一枚棋子。

    鄭思肖相信,以陳宜中的為人,不會輕易放棄瀛國公及其後人。甄鑫只不過是一個備選者。

    正因為是備選者,這些人才會鄭重其事來此親眼考察一番。

    說實話,鄭思肖並不太滿意。

    年齡是最大的問題。

    年齡若大,自然會更加沉穩,也可以更容易地試出深淺。年齡若小,可塑性便強,只要好好教導,可以輕松地將他教導成自己希望的模樣。

    最麻煩的,卻是這般的少年。有了自己的想法,卻顯然被陳宜中給帶歪了,連最基本的禮儀以及對瀛國公起碼的尊敬都沒有!

    鄭思肖很想當面問陳宜中為什麼,會挑個這樣的人?

    對于甄鑫的否認,眾人倒也沒有意外。

    崖山之戰後,陳宜中幾乎活成一個傳說,沒人能掌握他的行蹤,更沒人知道他如今化身為什麼樣的人。也許甄公子是真的不知道他的身份,也許是知道卻不肯透露他的行蹤。

    哪種情況都不奇怪。

    陳宜中不肯現身,倒並不是件壞事。起碼日後大事若成,他也不好意思再以丞相身份前來爭功。

    很快,陳宜中的話題被淹沒于其他問題的探討之中。

    甄鑫強忍著困意,做耐心傾听狀。

    理宗骨骸的移葬,被大多數人否決。一方面,沒人希望將其移葬于海外,放到別的地方確實也不太安全。既然如此,還不如暫時別動為好。

    更何況,盡快尋殘缺的遺骸,才是當前首先要考慮的事情。

    既然甄鑫不太願意在這時候去北方尋訪瀛國公後人,那麼尋回理宗之首的任務,就得落在甄鑫身上。

    甄鑫只能先點頭再說。

    來都來了……

    此外,如何整合現今各地散落的義軍,以形成彼此緊密的聯系。等到時機成熟之時,便能一呼百應。

    關于錢糧,也得開始籌措。誰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既然甄公子擅長斂財,這事自然也得由他來解決。

    當然,如有需要,在座的所有人都會全力支持。哪怕甄鑫要把他們老骨頭拿去典賣,也不會有人皺下眉頭。

    甄鑫嘆著氣,在謝翱哀求的目光中,才沒有起身離開。

    還有,若是正式起兵,得有輔佐之人,得有軍中統帥,還得有軍隊的稱號。至于旗號,自然得稱為“大宋”。

    都城呢,有人說必須得是臨安。有人說福州、廣州其實都行,畢竟當年端宗曾在福州即位,而帝𦩑的最後一站,便是廣州附近的崖山。

    但是鄭思肖的意思,卻是要將國都定于汴梁。在他看來,無論是臨安還是福州,都只是“行在”。大宋的國都,始終都是汴梁。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告慰諸帝在天之靈。

    甄鑫已經听麻了……

    諸位夫子在完成了參觀甄鑫的目標之後,似乎對甄鑫已經失去了興趣。既不再有針對性地考較他,也不在討論時征求他的意見。

    對于在座的大多數人而言,甄鑫名聲再大,也不過是備選人之一。更何況他掙下的些許名聲,對于夫子們而言,根本不算什麼。

    滅了蒲家,那是因為朝廷已容不下蒲家的囂張。能讓日月島短期之內迅速茁壯成長,那是因為有人在暗中給予支持。而這種支持從某個方面來說,對于未來的起事反而會是隱患。

    而涉及到所謂的戲曲風流之類的名聲,更不用說了,都屬減分項。

    喜歡滅元1399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滅元1399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滅元1399》,方便以後閱讀滅元1399第369章 听麻了的感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滅元1399第369章 听麻了的感覺並對滅元1399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