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口嗨,全家跟著心驚膽戰。
搓麻將的夢雨桐幾人,包括姜延都嚇了一跳,連忙過去圍觀。
這下完犢子了!
姜延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之前他這個親弟弟稱呼其為老女人的時候,差點被一巴掌打死。
親弟弟尚且都如此,更不要說林恆這個八竿子打不到的人。
作為當事人的林恆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覺得自己嘀嘀咕咕和小藍議論不會有人听見。
一人一蛇來到城外,四周白霧包裹遠不見路,林恆做的第一件事卻是把外面的土重新填回去。
對此,小藍大為不解。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姜茜等人發現自己離開的方法,盡可能拖延些時間。
挖狗洞哪里符合元嬰尊者的身份,林恆不能讓他們落了臉面。
又花費一刻鐘時間,隧道被重新填平,唯獨留下一個不明所以的大坑。
小藍把身體縮小到巴掌大小,跳到他的肩膀上偷懶,自己走路哪有主人扛著舒服。
“主人,小心!!”
林恆腳步一頓,低頭看去頓時倒吸了口涼氣,因為自己的半只腳已經懸在了空中,下方竟然是一處斷崖。
白霧阻隔視線,也影響著識念。
要不是小藍及時提醒,他恐怕會一腳踩空掉下去,當然不會摔死,但難免會嚇一跳。
“劍來!”
林恆施展御劍法,踩著九霄劍迅速向前方飛去,凌空而飛剛開始並未有多大阻力,但漸漸地他也發現九霄劍也開始力不從心。
仿佛前方有一股相反的對沖力阻攔者它行動,林恆識念一掃,模糊間發現了一道繩橋,于是縱身而落,安穩踩在細繩上。
“呵!還不讓御劍走,故意拖延時間是吧!”林恆撇了撇嘴,只好安穩向前行走,但這條路明顯要比自己想象的要遠。
兩個時辰過去,他都沒有看到盡頭。
而另一邊,姜茜等人也已經灰頭土臉從墓穴中走出,各個臉色陰沉宛如殺人的模樣,像是剛從煤窯走出來的傻子。
墓穴內根本就沒有想象中的機緣,什麼妖尊尸骨,什麼長生兩界碑,都是些破爛玩意罷了。
他們本以為是上了林恆的當,欲要拿著墓穴發現搞破壞,結果卻驚動了里面鎮守之魂,赤鵬殘念雖然散去,不代表這座墓穴就能有人損毀。
見赤鵬妖尊大不敬就算了,還想毀起俸碑,簡直是找死。
鎮守之魂是武帝親自留下的,後世人到此若無心懷敬畏,就會被鎮壓。
十個人足足在里面跪了半天,最終墓穴上降下一片黑墓石粉才將他們轟了出去。
吃了如此大癟,他們可謂是對林恆憤怒到了極點。
甦皖月用自帶的聖水清洗掉自己身上的污垢,跺著腳一臉怒意道︰“那個姓林的敢坑騙姑奶奶,我一定不會放過他。”
“機緣一定是被他拿走了,否則我等怎麼會一無所獲,早知道就搜查一下他!”江瀾也是一臉氣惱,憤怒之下一拳將面前搖搖欲墜的樓閣轟了個粉碎。
眾人只得抬手抵御四濺而來的碎片,本來心情就不好,被她這麼一搞更加不好了。
“無需多言,待我尋到他,就地砍下他的腦袋!”冷千殺拔出劍,留下一句話後便消失在原地。
表面上他是說要找林恆殺死他,實際就是借此先行一步,誰先找到林恆,誰就能挖掘他身上的機緣。
余下幾人也跟紛紛展開行動。
唯獨留下了姜茜在原地,她倒是沒有想象中的憤怒,相反還覺得林恆是個很聰明的人。
她的眼界很遠,不會只盯在眼前,仙雲古城只是第一關,後面還有四道關卡,若是能與其合作的話,機緣未必會少。
能讓女帝破格增添名額的人,會是泛泛之輩嗎?
姜茜作為樂氏王,身為皇族的人對姜靖怡再了解不過,她可不是一個打破原則的人,除非打破原則的原因在原則之上!
當然,在場之人也非全是莽夫,還是有兩個人願意試探下林恆的深淺,若是個有用之人,與之交好合作也並非壞事。
秘境內,一晃到了夜晚,長達三個時辰的尋找,眾人紛紛聚攏在一起,面色古怪。
冷千殺原本怒氣騰騰的殺意也跟著平復了下來,詢問道︰“你們都沒有找到他嗎?”
“沒有,西面那一帶我里里外外找了三遍,絕對沒有隱藏的痕跡。”
“南邊也沒有,廢墟下面我都檢查了。”
“東邊也沒有,那里本來就是破敗之地,藏不了人。”
“呃...北面也沒有,只不過有一個奇怪的大坑,像是他挖的。”姜雲平開口道。
“哦?帶我們去看看!”
很快眾人來到城北,果然一個足以容納一人的坑洞出現在結界附近,泥土雖然已經干涸,但可以肯定這絕對是最近才挖的。
“這小子自知會遭遇我等報復,挖坑把自己埋了?”
“呵呵!可笑,若是把自己埋了,怎麼找不到尸骨。”
“你們說他會不會已經出去了?”有人弱弱問道。
姜茜微微搖頭,否決道︰“這不可能,以往仙雲古城結界都需要參與者通力合作才能衍生出生門,一人之力絕不可為。”
“大家也別再浪費時間了,還是盡早打破結界離開此地,找尋破陣點位!”
在她的帶頭下,眾人也只好先放棄尋找林恆,若是都浪費在他身上,反倒是得不償失。
但他們萬萬不會想到,林恆已經孤身一人來到第二關。
這就是遙遙領先!
廣明古樓!!
一座擁有三千歷史的古樓,傳聞是文帝年間歷史最為悠久的文群建築,七層玲瓏塔設計,被譽為那個時代的文道寶塔。
文道三聖賢,林子青、公盤子、白羊子皆在此樓開設過教席,並在往後五百年間培養出很多造勢之人。
巔峰時期這座古樓內藏書十萬余冊,可謂是匯聚天玄大陸早千年,囊括武帝整個時期的文道結晶。
無論是修士承留下來的功法典籍,還是人文歷史、百家之學全部收錄在內,可謂文主年間最輝煌的遺留。
自文道落幕,此樓便被文帝親自拖入古皇秘境,連同著它的輝煌一同埋藏了起來。
有人說是文帝將廣明古樓移除才導致的文道衰落,其實不然。
這只是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張,任務完成了也就該退下,而不是想著歷史倒退,車輪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