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心里都清楚,祝明月先前跟朱瓊華那點口角摩擦,早已是一笑泯恩仇的小事。
真正讓朱瓊華可能記恨的,是段曉棠。
畢竟當初孫安軒伏法,是段曉棠親手抓的人。
其實段曉棠也挺冤的,庸脂俗粉隊人人都出了力,怎麼最後賬只算在她一個人頭上?
說到底,不過是其他人各有各的靠山,比較起來,段曉棠的根基最弱,這才成了朱瓊華遷怒的對象。
許是年輕,不曾經歷過世事磋磨,更不曾親自生養過孩子,三人一葉障目。
母性,是一場全民的道德綁架。
理所應當地以為,為人母者就該為了孩子不顧一切。
現代社會的發展,也不過是讓母親成為母親之後,還要記得愛自己。
所以她們總覺得,朱瓊華之前的種種針對,不過是一個失子母親的無能怒吼。比如針對祝明月,比如針對投了右武衛的孫安豐。
可她們看不清,朱瓊華的心思遠比失子之痛更復雜。
賓客漸漸散去,朱瓊華隨意地抬眼往天上瞥了瞥,月亮已經慢悠悠地爬了上來,夕陽的余光和月亮清輝灑在庭院里,添了幾分靜謐。
轉過頭,恰好看見祝明月等人遠去的背影,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陣復雜的滋味。
她當初針對祝明月,的確是恃強凌弱的發泄。
那會兒她剛失了孫安軒,心里憋著火,見祝明月不順眼,就想找個由頭敲打敲打。
可沒想到,最後反被祝明月 “教訓” 了一頓。
嫁鰥夫、做後母,哪里是對祝明月的詛咒,分明說的是她自己。
是她富貴榮華的一生,無關緊要的痛癢。
時至今日,祝明月依舊未嫁,活得風生水起,自由自在,倒像是應了當初那句 “少管閑事,長命百歲” 的真意。
可朱瓊華針對孫安豐,就絕不是記恨右武衛了,而是她想要掌控孫安豐。
這個孫家年紀僅次于孫安世的庶子,也是她能攥在手里的籌碼。
她想讓孫安豐听她的話,按她的心意走,可孫安豐偏投了右武衛,事事跟她擰著來。
在朱瓊華看來,孫安豐是個文弱書生,在講究鐵血與戰力的軍營里,本該寸步難行。
即便有個國公爹孫文宴撐腰,也該處處踫壁才對。
但誰叫孫安豐進的是奇葩遍地的右武衛,竟真讓他 出了一條生路,甚至漸漸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如今倒好,父子倆擰成一股繩,沆瀣一氣,借著跟竇家結親的由頭,意圖達到限制她的目的。
朱瓊華想到這兒,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過這又怎樣!
孫安豐將來注定是要扎根關中,再難回江南去。
孫文宴常年在外,這長安孫家的門庭,終究還得她來撐。
朱瓊華的眼神飄忽不定,最終落在了門板、走廊各處懸掛的紅綢上。
一抹抹喜慶的紅色,此刻在她眼里卻格外刺眼。
一場婚禮,孫文宴只管把握大事,從采買物資到布置宅院,從招待賓客到安排流程,所有瑣碎繁雜的事務,全都是朱瓊華一手操持。
孫文宴或許不知道,這場婚禮上用的許多東西,比如給竇家的部分聘禮、廳堂里擺放的吉祥擺件,都是她當年特意給孫安軒預備的。
兄弟倆長幼有序、尊卑有別,朱瓊華自然要先緊著親生兒子來。
當然,孫文宴或許知道,只是不在意罷了。
後宅這些瑣碎,他瞧不上,也懶得管。
可朱瓊華記得清楚,那些東西當初籌備時,她花了多少心思,又懷著怎樣的期待。
期待孫安軒長大後,能風風光光地娶親,能成為孫家的頂梁柱。
如今朱瓊華每次觸到這些東西,指尖都像被扎了一下。
那是她為親生兒子攢下的念想,如今卻要用來妝點庶子的婚禮。
後來,孫安軒豬油蒙了心,投靠了楊胤,還參與了謀反,所有的期待與籌備,都砸得稀碎,成為泡影。
想到流放西域、不知生死的兒子,朱瓊華的心猛地一窒,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緊緊攥住,連呼吸都變得滯澀起來。
她對孫安軒的感情,從來都是復雜的。
愛他,因為他是她十月懷胎生下的親生兒子,是她在冰冷的孫家唯一的牽掛。
可也恨他,恨他的狠辣,更恨他的懦弱。
孫安軒這人,向來只想著坐收漁利,不願承擔風險。
從前有朱瓊華擋在前頭,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分別多年的父兄,他可以毫不在意。
可他就沒念過一點母子情分嗎?想到留在長安做人質的生身母親,會因為他的謀反,被牽連誅殺。
到時候,不僅朱瓊華活不成,孫家、朱家,都會跟著他萬劫不復!
朱瓊華至今想不通,孫安軒明明知道楊胤在污蔑孫文宴謀反,可他還是跳了進去,跟著楊胤一條道走到黑。
他難道就沒想過,無論最後是孫文宴反了,還是他自己反了,等待朱瓊華的,都只會是一個 “死” 字?
甚至因為他的背叛,她會死得更快、更慘!
被軟禁在府里的那些日子,朱瓊華日夜都活在恐懼里,提心吊膽輾轉難眠,頭發都愁白了好幾根。
總怕下一刻,就有軍士破門而入,將孫家上下緝拿歸案,然後押赴刑場明正典刑。
後來才知道,那段時間,孫安軒在楊胤身邊過得逍遙自在,甚至還有閑心招伎作樂,全然沒把她這個母親的安危放在心上。
為了一點虛妄的榮華富貴,竟能把骨肉親情、倫理孝義全都拋到腦後!
朱瓊華從前想著,她生他、養他、教他,父與母之間,兒子總會更偏向母親這一邊吧!
可現實給了她狠狠一巴掌,在自身安危和榮華富貴面前,無論父親還是母親,都變得不再重要。
所以後來,當孫安軒被判流放西域時,朱瓊華心里清楚,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至少他還活著,沒有被直接砍頭。
她在眾人面前流了幾滴眼淚,擺出一副慈母的模樣,心里卻悄悄放下了大半。
兒子留不住,她總不能跟著一起毀了。
往後的日子,她要為自己多謀劃幾分。
孫文宴也好,孫安豐也罷,誰也別想再左右她的命運。
孫家的後宅,她要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為自己掙一個安穩的晚年。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