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1926章 嫡庶之論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1926章 嫡庶之論

    此時此刻,不僅長安城的權貴們在熱議此事,就連中層百姓的家庭也是議論紛紛。權貴們關注的是禮數與綱常的微妙平衡,百姓們在意的則是家長里短。

    李開德借著給城內送貨的空檔,匆匆趕回家中。

    王翠翠一听見門響,急忙開門,喜極而泣,“兒啊,你可算回來了!”

    李開德“娘,我就回來看一看,待會還得走。”

    他的任務非同小可,直接關系到右武衛往後是吃香的還是喝辣的。

    王翠翠連忙道︰“我這就讓你兄弟去宰只羊。”

    李開德連忙擺手︰“不必了,就吃頓飯的工夫,家里有什麼就吃什麼吧!”

    正好到飯點,李家顧不得把菜上齊便匆匆開飯。

    王翠翠心疼地看著兒子,“你看你都瘦了!”

    李開德︰“我這是精干,不是瘦。”

    四野莊作為種養殖基地,供應可比他們在軍營的時候強多了。

    想到這兒,李開德起身從自己帶回來的行李中翻出一個布袋,遞到李四海面前,“爹,這是我搜羅來的種子,本該開春種的,這會種下去,也不知今年能不能收一茬。”

    他看四野莊上的各種蔬菜都是輪種,夏天雖然炎熱,但總比冬天寒冷要好得多,說不定有點搞頭,家里的飯桌也不能總是豆橛子開會呀!

    “種法我都簡單記下來了,你待會讓他們幾個認了字的,幫你參謀參謀。”

    李四海笑得合不攏嘴,“好,好!”作為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莊稼老把式,他就喜歡這些東西。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論著最近發生的事情。

    尹金明帶著一家老小返鄉了,院子暫且讓劉、李兩家幫他看顧著。尹金明臨走前還特意登門拜訪,向李四海請教小學堂的事情。

    另一件事情自然也是避不開的,李家和武家雖然少來往,但在外都是右武衛出身的,誰會在意其中分了左右。

    李開德夾菜的手一頓,他在四野莊到底消息閉塞了些。

    “我早知道武將軍回來會‘鬧’事,沒想到鬧這麼大!”

    像他們這些關系遠的,腦子沒那麼聰明的,哪里能猜到武俊江會從哪兒下手,還鬧這麼大。

    王翠翠問道︰“他嫡母以前是不是對他不好啊?”

    在看過尹家的家事後就明白一個道理,不管嫡母還是後母,畢竟不是一個肚子里出來的,靠不住是常理之中,對你好也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嫡母”這個詞,王翠翠說來有些拗口。鄉下人家能娶上媳婦就謝天謝地了,哪還敢肖想三妻四妾,根本養不起。

    李開德實事求是,“沒听說過,不過武將軍和他姐姐,就是嫡母生的那一位關系極差,過年都不來往。”

    王翠翠秉承著一個女人的樸素想法,“這還不是男人花心,娶了大的又想要小的。這要是一個娘胎里出來的,就不會鬧到這地步。”

    一廂情願地忘了從前見過多少同父同母的姊妹為了一塊地、一間屋,甚至一個碗而大打出手。

    李開德︰“娘,你不知道,武將軍不僅是獨生子還是老來子。若沒他,武老將軍連個傳宗接代的後人都沒有。”

    就武家那陰盛陽衰的氛圍,過繼都不好過繼。

    王翠翠︰“這鬧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李開德悶頭吃飯,“快了!”

    這種事必須快刀斬亂麻,越往後拖麻煩越大。現在只是武家一家的事,往後誰知道有多少人摻和進來。

    若不是身負重任,李開德也想親自去朝會旁觀。往後听同僚轉述,再精彩的場面也會差了幾分味道。

    夏季天亮得早,滿朝文武終于不用摸黑上朝了。

    北征大軍休整,將官們可不同,除非特意請假,否則朝會還是要參加的。

    今日朝會盛況空前,不管是休假的還是養傷的,只要夠資格的都來了。

    段曉棠給予八卦一點點微小的尊重,不再是最後一個踩著點到的,但也早不了多少。

    一來就站到“半熟”的薛恆面前的隊列里,等著驗看門籍。

    認識本人,薛恆很快就將段曉棠放進去。

    段曉棠收起門籍,感激道︰“薛八郎,你真是個好人。”

    不懂“好人卡”最初意思的薛恆不以為意地擺擺手,無奈道︰“段將軍,我也不是次次都在的。”

    他懷疑段曉棠就算住在皇宮門口,也會踩著點到。

    時間緊迫,段曉棠沒空和薛恆拉關系,比如介紹幾位同僚給她認識,讓她無論何時進宮都有人脈可用。

    今天的朝會出勤率點滿,連吳皓一脈的三個小王都出席了。畢竟他們所能仰仗的就是一個“嫡”字,猶以趙王吳淳一系表現最為突出,因為他是“嫡中嫡”。

    朝會程式化的開始儀式結束後,連點前戲都沒有,滿朝文武立刻根據各自的立場,擼起袖子開始各抒己見。

    武俊江面無表情站在屬于自己的位置上,听著某些人一口一個“庶孽”地罵著。

    出乎意料的是,陳景同反倒站出來就事論事,“嫡庶有別,嫡為傳嗣,庶為旁支。武將軍既已傳承武老將軍基業,那他就是嫡嗣。”

    廣義說來誰傳承家業誰就是“嫡”,不是看從哪個肚子里出來的。他就算是過繼的,那也是嫡。

    武俊江的身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他的生母。

    雖然是禮部把事情挑出來的,但卻是為了程序正義。對于某些連書都讀不明白的蠢貨和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別有用心者,陳景同一點面子都不給。

    真正與當事人無關,卻站出來為武俊江說話的人,竟然是吳融。

    “武將軍乃國之功臣,狄氏育嗣有功,合該恩賞。念其一片孝心,可酌情越封。”

    吳融的話算是真正揭開了火藥桶的蓋子,誰都知道他打的什麼主意,借武俊江的家事撬開一條口子,給他的寶林母親晉封。

    這算是戳中了吳皓一系和衛道士的肺管子,他們從未否認狄秋柳受誥命的資格,但堅持認為她應居于嫡妻蔣氏之後,以此彰顯嫡庶之序。

    武俊江的請封亂了規矩、順序,這才是他被人聲討的原因。

    禮部將折子打回去,他又原封不動地上了第二份,冥頑不靈、死不悔改。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926章 嫡庶之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926章 嫡庶之論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