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1861章 遠近親戚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1861章 遠近親戚

    李君好好一個高門子弟,生生把自己干成了上門女婿。夫妻二人除了晚上回自己家睡覺,其他時候多是在王家消磨。

    旁的男人一去岳家就不自在,李君卻甘之如飴。他就喜歡這種熱熱鬧鬧的氛圍,甚至不吝于指教王家子弟弓馬武藝。

    初時,眾人以為他是逢場作戲裝樣子,結果親成了,孩子都生了,依舊如故。

    以前說王寶瓊情迷心竅,情人眼里出西施,沒想到當真是個好脾性的。

    這會就只能感慨她眼光“毒辣”,下手夠快了。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王家很是滿意這個女婿,只是沒想到變故來得那麼快!

    朝廷興東征,他們眼睜睜看著兵馬從自家地界上浩浩蕩蕩地經過。他們私下里議論紛紛,揣測著這場戰役能否一戰踏平高句麗,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

    世事難料,就在眾人沉浸在戰事的猜測中時,中原轉運糧草的楊胤竟然造反了。兵馬不得不呼啦啦地往回撤,原本氣勢如虹的東征計劃瞬間化為泡影。

    在這場變故中,唯一與李君和王家有關的,就是那位曾經寫信求親的長兄李君,臨危受命官復原職,統帥洛陽兵馬平叛。

    再往後的消息讓人不忍听,亂平了,李君卻戰死弘農宮,為國捐軀。

    李家當家做主的人成了行二的李君璞,他寫信召在外的李君,讓他回長安,官缺都尋摸好了,光鮮亮麗的宮中禁衛。

    前程似錦,王家自然沒有阻攔的道理。

    于是在王家的姻親圈子里,王寶瓊就是高嫁的典型例子。

    女眷們對此尤其有共鳴,原來世上的好男人沒死光,只是她們沒遇上罷了!

    別听那些“能看上你就不錯了”的喪氣話,她們憑什麼沒有過好日子的資格!

    王寶瓊當初若是認命,或許只能嫁個小鄉紳。結果她“爭”了一回,就把自己送進了公府門第,如今更是要去長安享福了。

    旁人的艷羨王寶瓊並非不知,只是她抱著貪睡的李弘安上馬車時,心中打定主意,如果在長安過不好,她就帶著兒子回來。父母兄弟總不會不給娘倆一口飯吃。

    等到王寶瓊在長安站穩腳跟,往家中寫了一封長信。

    信中她告訴家人,李君回京,全因李君璞要帶著佷子外放,需要人看家守業。偌大的宅邸,依舊是夫妻倆關起來來過日子。

    李君在千牛衛的上司是李君璞的摯友,自是對他照顧有加。

    李家的親戚皆是通情達理,街坊鄰居和善可親……竟然有些樂不思鄉的意味。

    王永康兩手一攤,“家里總擔心她是報喜不報憂,就讓我順道來看看。”

    天知道,從前王永康和王寶瓊別說對方的長相,連名號都不清楚。

    他又能看出什麼呢?就算夫妻倆當真有矛盾,也不可能當著外人表現出來,怎麼瞧都是一副和美的樣子。

    好在現在孩子生了,雖然是個女兒,但回去總算能有所交代了。

    等到了洗三那日,王永康帶著一籃子紅雞蛋去往李家。

    因著男女有別,還特意從府里借了一個通曉禮數、能言善道的嬤嬤,替他瞧一瞧王寶瓊的境況。

    雖是李家這一代第一個女孩子出生,但李君夫妻倆秉著不折騰孩子的想法,並未大辦。

    邀請的賓客只有李家的親戚,並幾個要好的朋友。

    王永康到時,一人正開著李君的玩笑,“你當真請假回家陪娘子坐月子?”

    李君和上司關系好,請假輕而易舉,倒也並非請完整月,只是調了一些班次。

    李君無奈的笑道︰“家里如今小的小,弱的弱,我不照應著能怎麼辦?”

    現在和李家關系最近的女眷,就是幾位表嫂,關系隔了幾層。

    反正伺候月子這種事,李君又不是沒做過。

    見王永康到來,李君連忙同眾人介紹,這是王寶瓊娘家的親戚,如今在幽州大營任職。

    這些人多是長安本地高門子弟,王永康壓根插不進去話,只在旁邊靜靜地听著。

    偶爾眼神放空落到廳內的花瓶擺件、門外花草樹葉……直到他看到一個穿著水紅衫子,臂跨竹籃的身影。

    等到歸程時,王永康才向嬤嬤打听,王寶瓊的情況。

    嬤嬤一副討喜的模樣,“王娘子瞧著氣色尚佳,小娘子玉雪可愛,定是個美人坯子。听說郎君來了,王娘子很是道謝了一番。”

    接著說起一些邊角料的事情,“李家待王娘子很是周到,問過大夫,外間擺著冰盆,稍減暑熱。”

    誰不說這手筆闊氣呢!雖然潛意識里認為孕婦不宜用冰,但李家既然詢問過大夫,那便有了一道“免死金牌”。

    上無父母兄嫂管束,夫婿又縱著,王寶瓊的日子的確是逍遙又快活。

    王永康旁敲側擊地問道︰“後面進去的那位穿水紅衫子的娘子是何人?”

    嬤嬤回憶一番,“約莫是王娘子的娘家人,送了一籃紅雞蛋並一塊金鎖片來。”

    女子生產,娘家人多要送紅雞蛋賀喜。本來輪不著王永康送,畢竟他們的關系太遠了。但誰叫獨在異鄉,就這一兩門親戚呢!

    送紅雞蛋就表示他們不是男方,而是女方的家人。

    嬤嬤毫不意外王永康不認識趙瓔珞這件事,如果一個是父親這方,一個是母親這方,不認識很正常。

    甚至有些枝繁葉茂的家族,同宗子弟之間不相熟都是常事。

    王永康再問道︰“你瞧那位娘子與王娘子關系如何?”

    嬤嬤肯定道︰“當是閨中密友,王娘子讓那位娘子空閑時來陪一陪她。”

    “不知王娘子哪位表嫂就在旁邊道,‘說說話就成,其他的可不興,等出了月子再好好玩’。”

    顯然連李家的親戚都知道這位“娘家人”。

    一回到府里,王永康立刻找上趙嘉佑打听,“你听說過堯夏王氏嗎?”

    趙嘉佑愣了好一會兒,回憶道︰“我們兩家好像幾十年前結過一門親。”

    王永康一拍大腿,“這就對上了!”

    前些時候王永康沒將親戚關系說透,所以趙嘉佑根本不知王寶瓊出自堯夏王氏。

    他們在同一片大地界上繁衍生息幾百年,細細掰扯起來,家家都是遠近親戚。

    關鍵在于,要找到那個“賺差價的中間商”。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861章 遠近親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861章 遠近親戚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