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1815章 準備干糧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1815章 準備干糧

    不待吳越有所表示,範成達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聲音堅定如鐵,“萬萬不可,軍令如山,豈能隨意更改。”

    更微妙的是,長安對于大軍何時返回早已有了預估。為了些許蠅頭小利而拖沓行事,拖到猴年馬月,讓皇帝讓群臣如何看待他們這些前線將領?

    這其中的利害關系,不言自明。

    呂元正提出了一個權宜之計,“提前給前方州縣傳信,讓他們將買家集中起來,待大軍過境即刻交割。”

    段曉棠很快就明白,這個方法的弊端。

    通過官方的渠道傳遞消息,哪怕地方官員有所行動,首先聯系的也是當地豪門大族,至于更底層的百姓,他們大概率想不起來,更缺乏有效的溝通手段。

    一場“惠民”之舉,徹底淪為大戶們的狂歡。

    相比之下,像今日這般辦大集就不一樣了,但凡不是脫不開身,人們都願意來湊一湊熱鬧。

    範成明明白先前提議頗有狂妄之處,不過他更不相信地方官員的節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說不定他們連大戶都不想聯系,全當沒有這回事。

    提議道︰“不如同時派人去民間散散消息,讓更多的人知曉此事?”

    官方、民間兩手抓,不放過任何一個潛在客戶。

    吳越微微頷首,“可。”

    再問道︰“今天還有什麼事嗎?”

    莊旭隨即匯報了當前的情況,“牛羊馬都沒什麼問題,就是人市那邊……”

    遲疑一瞬,緩緩說道︰“寇縣令和戶房吏員實在忙不過來,最後十幾單沒來得及過紅契,只能明天再交割。”

    這批俘虜身份特殊,都是突厥人,而他們的青壯所掌握的技能,在漢人眼中,近似于戰士,不得不多防備一點。

    這也是南衙從並州大營身上學來的經驗,除了充軍和扔進礦洞之外,若是流向地方民戶的突厥俘虜,第一次交易,必須在官府過紅契。

    至于這背後的初衷,究竟是給地方官府創收,還是防範于未然,讓地方心里有數,境內有多少不穩定因素,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山西之地沿用這套辦法幾十年,期間並未發生過什麼大亂子,必然有可取之處。

    南衙理所當然地照搬照抄,結果沒想到地方官府卻先掉了鏈子。

    官府的文書可不是像南衙那樣,簡簡單單二三十個字就能打發掉的。它有完整的模版,尤其涉及人身交易,更要注明被買人的身份姓名、體貌特征等信息。

    一整套手續下來,紙張若是小了,一頁都寫不下。若是換成竹簡,那就是一卷了。

    這一天下來,光是負責蓋章的人,手就沒停過。朝廷的正式公章可不是蘿卜章,有的是分量,光是拿起放下,重復動作上幾百次,那也得落下一點勞動損傷。

    更別提那些負責謄抄的人了,他們的工作量更是巨大。

    莊旭繼續說道︰“寇縣令答應,明天多調派一些識字吏員來幫忙,並從本地大戶中借幾位子弟協助。”

    這點支援對于即將到來的龐大交易量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呂元正沉吟道︰“明天附近州縣的人就過來了,交易量更大,可不能耽誤了。”那都是實實在在的錢啊!

    掃了一眼段曉棠,“右武衛里再尋摸一些會讀寫的軍士,這時候也別嫌棄他們字丑了!”意思到了就行。

    段曉棠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軍士字丑和她有什麼關系?

    她的字雖然潦草,但軍士學字也沒學她的呀!大家的字都寫得千奇百怪、各有千秋。

    準確的說,如果沒有段曉棠,他們可能連寫丑字的機會都沒有。

    範成明忽然提到,“有人剛從牛羊營里領出牲畜來,就在城門口拆開賣了,看起來像是要專門干這一行的。”

    畢竟只是多出幾頭余量,臨時處理一下也無可厚非。但和多出幾十頭的情況相比,那做派可就截然不同了。

    莊旭問道︰“價格如何?”

    範成明心底計算一番差價,“大牛、大羊貴半成左右,其他弱小的更便宜點。”

    如果這一批貨都能順利賣出去的話,那下面幾輪交易的本錢就都回來了。

    莊旭撇了撇嘴,“不用管。”差價尚在合理區間內。

    商機無處不在,只看你有沒有這雙發現財富的眼楮。針對的無非是那些本錢不夠,亦或者“人緣”差點的客群。

    稍微提一點價,就能讓他們參與到這場盛大的狂歡之中,有何不可呢!

    第一屆四衛“分贓”籌備大會在熱烈而高效的氛圍中圓滿落下了帷幕,段曉棠和範成明一起離開,途中遇到率領親兵提著籃筐的盧照。

    範成明嗅到空氣中若有若無的食物香氣,熱情地揚起手,大聲招呼道︰“阿照,這是什麼?”

    盧照聞聲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輕輕指了指親兵手中的籃筐,平靜地答道︰“托火頭營給衛景初準備的干糧。”

    今天衛欽找到幾個同路人,明天就出發押送牲畜前往河南。他聯絡的接頭人會繼續護送這批牲畜前往山東河南交界處,葛寅會在那里等著接手。

    接力式護送是也,至于衛欽本人,折返追上大部隊,到河東後再與他們匯合。

    範成明的鼻子還是不大靈,居然沒聞出具體是什麼食物。

    眾所周知,右武衛很有幾樣干糧,不只一點兩點的“歹毒”。

    本來想蹭一點吃的,現在徹底歇了心思,晚上,其實也不大餓。

    段曉棠問道︰“哪一樣?”

    盧照話說得灑脫,“豆渣餅,周倉曹說現在做這個最方便,足夠支撐到河南了。”

    反正衛欽沒去過草原戰場,對豆渣餅應該沒什麼忌諱。

    盧照小聲嘟囔一句,“我本來想要列巴的,那個最抗餓。”誰不說他對“發小”夠意思。

    “可惜周倉曹說沒有現成的。”

    其實是有的,但那算是右武衛的戰略儲備,若是臨時有軍事行動立刻就能用上,但平時可不能輕易動用。

    畢竟,這玩意吃多了容易傷士氣。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815章 準備干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815章 準備干糧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