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1777章 刻舟求劍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1777章 刻舟求劍

    王、趙二人聞言,嘴巴驚得能吞下雞蛋,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軍器監的大門,心中暗自盤算著此事的可行性。

    反正他們不在長安混,隨時可以拍拍屁股就回幽州去,軍器監的人想報復也鞭長莫及。

    穆博容真心實意地說道︰“勸你們千萬不要這麼做,換作旁人,這般行事,只有死路一條。”

    並非危言聳听,而是基于現實的冷靜陳述最可能的結果。

    也不想想範成明是什麼名聲,什麼靠山。

    穆博容言語間流露出一絲艷羨之情,緩緩說道︰“地方大營有自己的兵器作坊。”不像他們只能仰仗軍器監施舍的三瓜兩棗。

    趙嘉佑誠懇道︰“但還是軍器監出品的軍械,質量更勝一籌。”

    不然他們何必風里雨里烈日里來苦等,有受虐傾向嗎?

    就在幾人交談之際,十余輛滿載貨物的馬車緩緩駛出軍器監的大門,車上層層疊疊地堆放著各式物品,直至再無一絲空隙,頂部則以草席遮掩。

    軍器監出品的“糙貨”,顯然無需特意遮陽,真正目的乃是防止他人窺探其虛實。

    幾支軍隊在軍器監外打了這麼久的交道,光從抬腳的姿勢就能分辨出各自的來歷。

    趙嘉佑篤定道︰“是江南大營的人。”

    王永康整個人無力地趴在的桌子上,飲了一口茶棚中的粗茶,苦澀之感愈發濃烈。

    不禁抱怨道︰“金珠開道啊!”羨慕不來。

    四大營中,江南大營因為戰力低下飽受詬病,但他們豪富卻是不爭的事實。

    尤其大營主將孫文宴此刻身在長安,灑錢自然更加豪爽。

    相比之下,怪只怪他們的主將不夠大方了唄。

    趙嘉佑站起身來,捋了捋衣袍上的褶皺,“走吧,今天又白來了!”

    先前推脫存貨都用在了對突厥的戰事上,現在大概換一種說辭,撥給江南大營了。

    王永康心有不甘,“走,我們去看看,他們都領了什麼東西。”

    到底是在軍營摸爬打滾幾年的人,僅憑輪廓便能大致分辨出車上的物品。

    與他們一起過去湊熱鬧的,還有周邊幾座茶棚的“閑散人員”。

    許多人凶煞之氣纏身,瞧著倒像是過去找茬打架的。

    王永康被後面的人群推搡著,眼看就要越過江南大營的警戒線。

    連忙喊道︰“別擠,別擠!”

    後面益州大營的人一點不帶客氣的,“沒本事就別往前擠,站後頭去!”

    王永康立即反問道︰“你說誰呢?”

    後頭的人冷哼一聲,“自然是說自家將領在大營門口被強殺的人。”

    以武立功,幽州大營實力坐二望一,結果正經將領居然在大營門口遭人強殺,無疑是對他們實力的極大嘲諷。

    大營內外搜了個底朝天,卻連一絲線索都未能找到。

    坊間傳聞,是高句麗派遣死士所為,圖的就是擾亂視听,進行報復。

    但趙嘉佑和王永康听來的小道消息,說的是盧茂的冤魂復仇。

    至于為何主將要向部將復仇,那里頭的水可就深了!

    總之,無論是哪種猜測,對幽州大營上下而言,都足夠打臉了。

    雖然他們內部派系林立,但對外,裝也得裝出一個集體榮譽感來。

    就在這愣神的片刻間,他們已被擠到了人群的後方,只能踮起腳尖遠遠張望

    王永康一點一點地辨認著,“刀槍箭矢,還有盔甲……”

    趙嘉佑確認道︰“是皮甲。”

    南方氣候炎熱多澤國,造價昂貴的鐵甲反倒不比皮甲耐用。

    今日的新聞也就到這兒了,穆博容告辭之際,順口說道︰“趙九,上次我們在東市見那位娘子,我回家打听了一下,並無線索。”

    光憑姓氏、排行,加上模糊的年紀,以及用鞭子這條特征,對不熟悉南衙將官家眷的莫麗卿而言,著實有些難為人。

    莫麗卿父親官位不顯,但作為譚國公府的近支血脈,出身本應是榮耀與尊貴的象征。

    但命運似乎和莫麗卿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少時家人發現她不能辨認人臉,以為是中邪,為此不惜重金,請來不知多少大師、高人做法,最終卻無濟于事。莫麗卿的癥狀並未有絲毫改善。

    莫麗卿在娘家的十幾年里,別說同輩的兄弟,連姐妹都未必能一一分辨清楚。明明每個人的喜好、經歷都了如指掌,但一旦面對面,她就無法認出對方。

    一旦置身于人群之中,面對面相遇,她卻如同置身于茫茫人海,無法準確辨認出任何一個親人。

    這類“心癥”不影響坐臥起居,但在重視交際的高門大戶中,無疑成為了一塊難以遮掩的瑕疵,一塊短得刺眼的短板。

    及至談婚論嫁之年,莫家的長輩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她只能低嫁。

    穆博容起初滿心歡喜,以為是老天垂憐、祖宗顯靈,得以娶到高門貴女。雖然媒人輕描淡寫,略提了兩句莫麗卿的“小毛病”,穆家人並未放在心上,滿心滿眼都是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直到成婚後,他們才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穆家人口簡單,遠近親戚相對不多,穆博容的同輩兄弟,也與他年齡相去甚遠,本應是易于辨認的情況。

    即使如此,這對由“媒妁之言”撮合到一起婚事,初開始時,莫麗卿都無法在人群中第一時間辨認出自己的丈夫。

    這種尷尬而微妙的情境,時有發生,有好幾次她都認錯了人,好在沒有說出來,這才避免了尷尬場面的發生。

    起初莫麗卿辨認丈夫,不僅得听聲音,留意他隨身攜帶的信物,甚至在必要時,還得對上幾句只有他們兩人知曉的暗號。

    不與人先打招呼的,除了袁家兄弟,還有莫麗卿,各有各的苦。

    趙嘉佑面色平靜道︰“上次認錯了,那位娘子不是我族妹。”將關系撇得干干淨淨。

    輕輕抬起手,比劃了一個高度,“十六娘比那位娘子更矮一些。”

    王永康在旁邊靜靜地吸氣,努力不露出任何異樣。

    暗道原來老實人還有這般刻舟求劍的說法,三四年前的趙瓔珞,當然比現在矮了!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777章 刻舟求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777章 刻舟求劍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