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1772章 文會籌辦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1772章 文會籌辦

    這番評價,著實令人難以恭維。

    或許糊涂之人並無主觀上的惡意,亦或在行惡之時渾然不覺,自詡為心懷慈悲的善男信女。卻保不準什麼時候添上難以預料的大麻煩。

    好在趙瓔珞對趙嘉佑未曾抱有任何期待,更未曾奢望能從他身上感受到哪怕一絲稀薄的宗族親情。

    對他,唯有兩個簡單的要求。一是不要再來打擾她現在平靜的生活,二是幫她最後再盡一次孝。

    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從前的趙瓔珞早就死在了幽州,死在了來長安的途中。

    想必對自認是個好人的趙嘉佑而言,這點小事不過是舉手之勞,輕而易舉便能做到。

    鑒于在場還有戚蘭娘和齊蔓菁兩個不知情者,趙瓔珞並沒有詳述細節。

    但祝明月和林婉婉明白,無論采用何種手段,至少趙瓔珞初步達成了她想要的目的。

    趙瓔珞不欲過多在個人問題上糾纏,于是轉而問祝明月,“今日見過長安諸多才女,印象如何?”

    柳恪成功當選為挽郎,顧盼兒終于得以抽身,開始聯絡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齊聚春風得意樓。

    祝明月沉吟道︰“春蘭秋菊,各擅勝場。”

    當然,實際情況遠沒有祝明月所說的那般和諧美好。

    才女們天生自帶一股傲氣,文人相輕的經典印象,套在她們身上,一點也不突兀。

    好在能被顧盼兒邀請過來的,頂多只有一點小別扭,談不上深仇大恨。

    以她們的詩文造詣,倒也不可能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憤慨。

    今日三樓恰好沒有文會,姜永嘉親自帶人上去走了一遭,向眾人介紹著如何布置場地、如何安排流程。

    這已經是一條非常成熟的產業鏈,但女人天生在這類事務上更加敏感細致,提出了不少寶貴的建議。

    好處是姜永嘉立刻著人記下來,方便日後查漏補缺。

    至于壞處嘛,那就是一部分人嫌棄春風得意樓地處鬧市,不夠清幽雅致。並非自恃孤高,而是有的人天性就不喜歡拋頭露面出風頭。

    客觀條件如此,姜永嘉無法否認,只得說三樓位于高處,可以俯瞰整個東市的繁華景象,一般人可見不到這場面。並且承諾文會當日加強安保,絕不讓閑雜人等上來打擾。

    春風得意樓出錢、出場地,才女們只需要出個人便行。兩相得宜的事,沒有拒絕的道理。

    姜永嘉甚至透露一點小道消息,他們在長安城外布置了一個莊園,遍植各種花木,四季風景各不相同。到時若是諸位夫人、娘子需要舉辦清雅的宴會或文會,盡可前往那里。

    姜永嘉這會當著祝明月的面,開始給花果山打廣告。

    對于多年生的苗木而言,頭兩三年的果子滋味可能一般,但開花卻不妨事。

    這幫文人墨客,主要看的也是花。

    長安居大不易,大園林更是稀缺資源。

    若是借別人家園子,不僅得搭上人情,還不容易借到。反倒不如春風得意樓明碼標價來得實在。

    只听姜永嘉簡略的介紹,就知道那座園林的規模不小。

    姜永嘉這一番作態,倒讓不少人以為是白秀然財雄勢大,專門從嫁妝里拿出一個莊園來經營產業。

    這個美妙的誤會,姜永嘉並沒有特意解釋,花果山是祝明月的產業,而非白秀然的。

    左右大家是利益共同體,春風得意樓負責拉客抽成,花果山負責接待。

    戚蘭娘滿懷期待地問道︰“文會豈不是馬上就要開始了?”

    祝明月無奈地搖了搖頭,“她們第一次組織如此盛大的女子文會,自然想做到盡善盡美。”

    甚至有人主動提出,可以提供一部分書畫古董作為陳設。這時候拿出來的,自然是市面上難以尋覓的珍品,由此可見她們對這次文會的期待有多高。

    祝明月繼續說道︰“如今還在緊鑼密鼓地敲定各種細節,連具體的日子都沒定下來。”

    雖然少有人籌辦過文會,但其中一部分人有主持中饋的經歷,自然免不得要借用經驗,讓這場女子盛會更加精益求精。

    如今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避開初一、十五這兩日,因為許多女子在這兩天會出門禮佛上香。

    其余的時間,只要不與春風得意樓已經預訂出去的日子相沖突即可。

    祝明月不知其中有沒有精通陰陽佔卜的奇才,是否非得挑個文曲星大盛的好日子。

    反正有顧盼兒居中調節,祝明月只管簽字出錢當金主,其他雜事一概不理。

    連具體的時間都沒確定下來,林婉婉很快就失去了興趣,招呼眾人道︰“我們來嘗嘗八月楂,味道如何?”

    雖然外表有些可怖,但看習慣了,也就還好,不掉san值。

    趙瓔珞挑眉問道︰“你不知道嗎?”不都說全身都是藥嗎!

    林婉婉當場翻個白眼,“我不是神農!”沒有自帶嘗百草的使命。

    好吃的是食材,難吃的藥材,不能吃的是建材。

    醫書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微毒”、“微苦”之類的字眼。她又不是腦子進水,非得去嘗嘗咸淡。

    戚蘭娘取來瓷碟和銀叉,先拿了兩個八月楂小心翼翼地將果肉取出來,切成小塊分給眾人。

    眾人各自用銀叉叉了一小塊放進嘴里細細品嘗。

    最終得出一致結論,味道不錯,但吃起來太麻煩了。跟八月楂比起來,西瓜籽根本就不算什麼。

    若是將籽粒踢出來,剩下的白色條狀果肉形狀,恐怕會更加讓人難以接受。

    林婉婉天性最怕麻煩,很快拋棄了八月楂,重回西瓜的懷抱,姑且算是念舊吧!

    趙瓔珞給眾人嘗了一個新鮮,余下都分給小院的僕役們。

    令人驚訝的是,陳娘子竟然認識八月楂。道是以前祝三齊和祝英英偶爾會摘一點來解饞。如今住在長安城中,倒是許多年不曾見了。

    趙瓔珞連忙讓她多帶幾個回去,讓兒女嘗嘗,是不是和從前一個味道。並非憶苦思甜,只是單純的享受曾經的美食。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772章 文會籌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1772章 文會籌辦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