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明月手往內一指,“里間有休息的床榻,自去睡吧!”
站在這兒,礙眼。
內間用屏風和帷幔隔出來,收拾得精致干淨。
家具也簡單,一床一櫃,是祝明月平日小憩之處。
祝明月︰“不許把零食帶床上去。”
段曉棠脫口而出,“我又不是婉婉。”
照理說,剛吃完一頓不早不晚的朝食,從健康上說,不應該立刻睡下。
但段曉棠看見床榻那一刻,身體忽然疲倦下來,只想倒頭就睡。
脫下鞋子外袍,蜷在床榻上,沒多時昏昏沉沉睡過去。
臨睡前恍然想到,吃了睡,睡了吃,真是豬一樣的幸福生活。
段曉棠睡得迷迷糊糊,感覺中間有人入內找祝明月回話,卻已經沉入夢鄉,再無暇分辨。
不知睡了多久,段曉棠從香甜的夢鄉中醒來,眼前是全然陌生的布置,腦子卡殼一瞬,才想起來這是什麼地方。
听到外間沒有動靜,才翻身下床,提腳往外走。
段曉棠問道︰“我睡了多久?”
祝明月︰“半個多時辰,快到午間了,想吃什麼?”
段曉棠摸摸肚子,“又吃?”好像不大餓。
準確地說,是還飽著。
祝明月雙手合在一起,“養成規律的用餐習慣。在這吃還是回家,亦或去其他地找飯轍?”
段曉棠才飽嘗過一頓萬福鴻的新花樣,暫時提不起興趣。她現在一腦門官司,去別的地方又不大合適。
段曉棠果斷道︰“我去春風得意樓試試新菜。”
祝明月揮手道︰“去吧!”
她的陪伴主要在于心意,並不注重表面的儀式感。
先把身體慢慢調養回來,心理上的事慢慢琢磨。
段曉棠和幾個親兵牽馬而行,一路從西市旁邊溜達到東市,像極了長安城里無所事事的街溜子。
人到春風得意樓門口,先前吃的消化得差不多,正好餓了。
資深的伙計認得人,熱情地招呼道︰“段郎君,你來啦!”
另一面讓同事去後頭給姜永嘉報信。
段曉棠︰“二樓還有包間嗎?”
伙計︰“有,有。”
哪怕別人沒有,段曉棠也必須有。
生意再忙,酒樓也不會把所有包廂預定出去,留下一兩間做周轉,以防東家、貴客臨時要用。
你看,這不就用上了麼。
段曉棠跟隨伙計上樓,春風得意樓正是上客的時候,來來往往全是人。
加上近來文人圈中有大新聞,各路士子匯聚于此,就著酒氣菜香,指點江山褒貶人物,更顯得嘈雜至極。
臨上樓時,一位書生在牆壁上揮毫潑墨,小二在旁邊捧著硯台小心伺候。
段曉棠經過時,只瞧見書生寫的第一個字,“諷”,不知要諷刺誰。
伙計介紹道︰“郎君,這處雅間安靜,尋常少有人過來,若想和下邊的客人同樂,推開窗便是。”
段曉棠︰“嗯。”
春風得意樓的裝修她參與過意見,每個雅間的情況了如指掌。
姜永嘉進門拜見。
段曉棠︰“無需多禮,姜掌櫃自去忙吧,我在這看看。”
姜永嘉也不客套,“有事你吩咐外頭的伙計便是。”
段曉棠往常過來試新菜,都是在後院,今日忽然用了雅間,恐怕是為了“看看”文人間的動靜。
姜永嘉下樓時,被一位客人叫住,說道︰“姜掌櫃,春風得意樓乃文人匯聚之所,怎能如此沒有風骨,牆上仍留有阿諛無恥小人的詩文!”
以殷博瀚的地位,哪怕他本人不曾在此題詩,春風得意樓的詩壁上也有稱頌拜謁他的詩詞。
姜永嘉打量說話人,有些面善,說是熟客但恐怕也沒那麼熟。
但凡了解春風得意樓的背景,也知道他們哪怕站渭河邊上,也不會站殷博瀚。
姜永嘉沒必要解釋,這種扮豬吃老虎翻雲覆雨的感覺真好。
自從陳倉爭論爆發以來,春風得意樓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他哪有什麼風骨,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生意人。
姜永嘉恭敬道︰“郎君若有心緒,自可在詩壁上抒發。鄙店願為諸君提供交流之所。”
我只是一個平台,平台能有什麼錯呢。
哪天姜永嘉提著石灰桶,將稱頌殷博瀚的詩文刷去,就代表此事了結,此人被徹底打落塵埃。
姜永嘉溜到後廚交待,“段郎君來了,把這陣的新菜都上一遍。”
王師傅糾結道︰“接下來準備推出的菜要不要上?”
姜永嘉︰“不是明天去段郎君家里做嗎!”
秉承該偷懶就偷懶,該躲閑就躲閑的中心理念,明日段曉棠在小院宴請諸多朋友,照老規矩,請王師傅過去掌勺。
後日宴請左廂軍的部屬,就讓吳師傅、小汪師傅過去主持大局。
主打一個妥當。
朋友們不在乎,宴席合不合規格,但正式宴會最好還是照規矩來。
姜永嘉離開後,大堂里依然熱鬧一片。
滿堂賓客分為涇渭分明的兩派,倒殷亦或挺殷,後者寥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前者的成分就復雜多了,單純出于義憤、關中一體的義氣、被南方官員招呼好的南方士子……
彼此間關系說不定劍拔弩張。
包間內的菜慢慢上齊,段曉棠讓親兵坐下來一塊吃。
自個夾了兩筷子,端著碗推開窗,靜靜地看底下的熱鬧。
腦殘粉不分古今中外,春風得意樓重重包圍中仍有殷博瀚的擁躉。
一青衣士子站在幾張桌子中間,高呼道︰“諸位,殷相公執文壇牛耳數十年,自當為我等楷模,焉能因一二武夫的攻訐之語便蒙塵……”
另一個紅衣士子站起來打斷道︰“武夫攻訐在何處?”
故意拉長語調道︰“哦,孔雀開屏!”
引來周圍一陣哄笑,段曉棠端著碗,一腦袋黑線,吃不下了……
紅衣士子進一步道︰“當真是武夫攻訐?不是陳倉父老扣閽哭訴嗎!”
右武衛沒說過殷博瀚一個“不”字,他們只是樁樁件件影射而已。
紅衣士子︰“諸位恐怕不知,殷相公幼時立願,要做文武雙全的聖君子。此去陳倉就是奔著平定彌勒教的軍功。文人做了幾十年,忽然想要軍功了……呵!”
好在還有理智,沒有把殷博瀚故意逼反彌勒教的話說出口。
這等話更適合三五幾個熟或不熟的朋友私下傳播,最後再囑咐一二,千萬別往外說。
青衣士子︰“這等無根無據的猜測,焉能說出?”
紅衣士子拱手行禮,問道︰“敢問賢弟仙鄉何處?”
青衣士子警惕道︰“你想作甚?”該不會因為一場口角,追去老家討要說法吧!
紅衣士子︰“賢弟既如此愛戴,殷相公他日外放,莫不如請去你家鄉做官!”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