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908章 吏部任官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908章 吏部任官

    時間不過半年感情不深,又無生育之功,論侍奉公婆,眾所周知吳嶺少有待在王府,南衙才是他的家。

    實在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繞回原點。杜玉儀︰“待小娘子好,世子必然記你的情。”

    杜和兒釜底抽薪,哭得更傷心,“姑父姑母待我不薄,佷女敢不盡力。娘家才是女子的靠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我雖非小娘子生母,只願世子看在佷女入府以來侍奉恭謹,能留出一絲閑情听听婦人之言,哪怕就此遭到厭棄也心甘情願。”

    寶檀奴的生母是誰,吳越的原配,明媒正娶的世子妃,最後落得什麼下場?

    吳越在千里之外,擺明對陸德業不善,杜和兒上趕著去求情,會是何結果?

    必然遭到厭棄!

    吳越用實際行動證明他是長安城中一等一的薄情郎,從不為兒女私情所困。

    杜玉儀從來不是困擾,杜家本家的態度才重要。

    杜和兒給來助陣說情的嬸娘嫂子兩個選擇,是選她這個大概率轉正的世子妃,未來的親王妃,還是選那個搖搖欲墜當侍郎夫人的姑母。

    不管深不深,論及感情雙方都有,但哪個對杜家門楣加成更大顯而易見。

    河間王府統兵,位高權重。陸家沾一身腥,陸德業辦的事上不得台面,沒將杜玉儀拒之門外,還領她來王府求情,已經是看在親戚情面上了。

    無需多言,杜家本家的夫人娘子不再逼迫杜和兒,調轉槍頭勸解杜玉儀放開心懷。

    這個說,“陸家百年名門,必不會辱沒。”那個勸,“妹夫有功于社稷,皇帝定會念情。”

    還有真怕杜和兒年輕面皮薄求到吳越跟前,“山高水長,只言片語哪能盡然,往後再做計較。”

    沒一個人敢說陸德業做的沒錯。

    ……

    杜和兒借坡下驢,“我年輕沒主意,全賴諸位嬸娘嫂嫂畫策。”眼眶里泛著熱淚,眼神卻冰冷。看,這就是親人,熙熙攘攘皆為利益。

    唯一值得安慰的,大概是母親沒念著虛妄的親族利益前來逼迫,反而托病不至。若有朝一日落難,會心疼自己的恐怕只有母親,但也只能心疼著。

    送走擾人的親戚,杜和兒回房將杜玉儀上門求情被拒絕一事給吳越寫成書信,隱下她拿牛家作筏子。

    說的更多是寶檀奴,比如現在一口氣能從臥室爬到屋門口,怕她磕著,作主在屋里鋪上地毯。

    杜和兒不明白吳越寄情的心思,只覺得他對女兒的寵愛超越普通父親的限度。但他喜歡听就多寫點,費不了多少筆墨。

    杜嬤嬤拿著幾個剛煮熟的雞蛋過來,心疼道︰“娘子眼楮都哭腫了,快敷一敷。”

    杜和兒收筆感慨道︰“出門前沒這麼哭過,嫁了人反倒將十幾年的眼淚流了個干淨。”

    杜嬤嬤急道︰“娘子慎言。”雖知道杜和兒是裝哭,但這話到底晦氣。

    杜玉儀去河間王府求佷女幫忙無功而返的事,落在有心人眼中意味滿滿。

    陸德業鄭奇文自從“重病”後再無一絲消息傳出,哪怕從文城發回吏部的公文,也是由底下的小官主筆。問及兩位主事人的情況,重病起不來,無法視事……有的是理由。

    若是受皇帝寵信的臣子,說不定從長安派遣御醫前去診治,再不濟下一道旨意給地方,讓搜羅名醫精心照顧。

    偏偏陸鄭兩人就這樣被皇帝拋諸腦後,長安城少兩個有頭有臉的官員,和少十來個小官沒有區別。

    吏部“監守自盜”,御史台本該風聞奏事卻萬馬齊喑,寒門地位低聲音小……但皇帝真的不知道嗎?

    長安諸衙司先前派出去十余位官員離京公干,轉眼大部分人因為水土不服辭官。長安有官缺,三州也有官缺。

    陸德業在長安在吏部的同黨敢將先前定好的人授官麼?所有人都盯著他們的動靜,長安城中隨時可能醞釀出一場風暴,將牽涉其中的人撕得粉碎。

    原先走陸德業後門亦或通過他牽線的人家,只恨自家倒霉,失了錢財沾了是非。許多人忍著肉疼只求自家不被牽連進去,但也有滾刀肉堵在陸家門口,道陸德業某年某月某日,在自家借了哪幅名畫哪件古董,要求歸還,理由光明正大卻經不起推敲。

    除了吳越那一封暗含玄機的奏折,幾個不得志寒門官員的牢騷話,似乎再無人提及千里外的官員任命。

    吳越不似先前高調,一邊行軍一邊和吏部隔空打嘴仗。因為行營眼下已經向亂軍發起最後的攻擊,平定民亂指日可待。

    似乎徹底忘了這件事,全心全意投入到軍事中。但吏部上下無一不是懸著心,海面平靜是因為底下孕育更狂暴的風浪。

    吏部碩果僅存的高官左侍郎賀玉成去拜訪老上司討教主意,孰料駱聞半點不念香火情,給了閉門羹,將裝死進行到底。

    駱聞在結黨營私上不如兩位副手,大勢卻看得明白透徹。某些爛瘡只有剜出來才是治病救人之道。

    賀玉成將履歷資格符合條件的官員都挑出來,皇帝隨意點了三人為刺史。下頭的屬官,刺史們可以舉薦,也可以由吏部推薦。

    前一陣在候補官員中,挑挑揀揀十來個“押”去赴任鬧得雞飛狗跳,這會再想找更多的軟柿子怕是沒那麼容易。用貶謫外放的手段排除異己,是吏部的老把戲,但賀玉成現在不敢這麼干。

    比如將陸德業一系人全部貶去三州廢物利用,吳越但凡不是脖子上橫著劍都得疾馳回長安泄心頭之憤。而且這些人走了,秋後算賬,誰去承受怒火背鍋?

    吏部不得不盡心盡力將差事辦好,不僅要篩選官員的資格,還要盡量送一批能吏過去。管你寒門還是士族出身,點到了趕緊收拾行李赴任。不想去可以,辭官!

    但真正的大世家他們踫都不敢踫,少了許多讓人頭疼的糾紛。

    林婉婉冷眼旁觀,感慨道︰“一個吏部抵得上千軍萬馬。”攻擊力嘎嘎的,專往自己人心口插刀子。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908章 吏部任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908章 吏部任官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