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826章 有三條路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826章 有三條路

    範成明和孫安豐在河東子弟堆里滾一圈,帶回好幾封信。

    範成明將書信一交,“還是薛大將軍的本家夠意思。”

    也就薛家多是文學士子,不合諸衛的性子,不然非得給他們留幾個入南衙的將官名額。

    莊旭︰“旁的人想靠上來,還沒這麼好的理由呢。”

    幾百年隔著幾千里,也是同族的宗親。

    範成明︰“還要帶幾個人回去。”

    莊旭︰“他們回去作甚?”不鍍金了!

    範成明冷哼一聲,“嫌棄軍中管得嚴,生活清苦,受不住了!”

    他範二霸王和吳小心眼含著金湯匙出生,都沒叫嚷,這幫人反倒叫起苦來。

    正好放幾個回去,省點糧草,安安河東人的心。扶不起來的阿斗就別扶了。

    莊旭心細,“河東大世家有人走了嗎?”

    範成明︰“那沒有。”

    兩衛也怕人背後捅刀子,他們就是想走,也不能讓啊!放的都是無關緊要的小蝦米。

    行營各路人馬匯聚,單論兵力郡兵與兩衛相當,但戰斗力不可同日而語。

    裴子晉正在頭疼,手下人叫嚷,吃的連兩衛的民夫都不如。

    這是夸張了,郡兵們吃的比民夫好些,但比不上兩衛精兵是真的。

    吳越坐鎮于此,御下甚嚴,幾支郡兵連打野食的機會都沒有。

    接連砍了好些腦袋震懾,宗興文表現最為乖覺,“他們是真敢殺人!”去年就知道了。

    裴子晉︰“你知道了?”

    宗興文︰“殺俘嘛!”俘虜的命不算命,連官都照殺不誤。

    裴子晉剛送走宗興文,柳星淵後腳就來。

    柳星淵︰“兩衛的糧草或許不濟。”

    裴子晉︰“怎麼說的?”天天看他們放開肚皮,還以為糧食儲備許多呢。

    柳星淵︰“剛剛範將軍和孫三過來,說要派人回河東,央我們給家里寫信求個方便。”

    裴子晉︰“買糧?”

    柳星淵︰“猜的是這樣。”

    河東供應兩衛多少糧草,吳越範成明私下又拿走多少,他們心底明白得很,供應三萬大軍的確緊張。

    現在吳越手里有糧,還能管束得住軍隊,若是糧草見底,大軍餓急了眼,就得禍害地方。

    裴子晉︰“他們要買多少糧草?”

    柳星淵︰“說是用戰利品換,現在還不知。”

    裴子晉︰“這事麻煩了!”

    裴家有糧食,但不是裴子晉一人的。私下支援一點可能,但若是養活幾萬大軍絕無可能。

    加上兩位領兵大將在外“殺俘”,可謂內憂外患,朝堂地方無一處太平。

    幾百里外的段曉棠可不知道吳越等人又琢磨去搞河東的心態,割人韭菜。

    她只關心文城地里的韭菜何時長出來,但人要填飽肚子,單靠蔬菜不行,還是得看主糧。

    把裝模作樣的檢討書往上一交,吳越扛得住就扛,扛不住她就回春風得意樓當廚子去。

    昨天火頭營加班加點做東西,總算能歇會了。

    尹金明︰“將軍,有些俘虜想加入我們。”

    有的出于慕強心理,想要搏一搏富貴,有的純粹想找個吃飯的地方。

    一路戰事順利,將沒折但兵卒損失不少,接下來還有無數場硬仗要打。

    東征遺痛尚在,再等朝廷和南衙補兵不現實。

    軍隊損員多少,段曉棠心知肚明,對暫且沒查出惡行的俘虜,不該戴有色眼鏡。“上限二百人,收入營後打散分配,嚴明軍法。”

    尹金明︰“寇主簿也想要些人。”

    段曉棠︰“給豪門大戶為奴?”

    尹金明︰“民戶。”

    文城十室九空,就算戰亂平息後,流亡在外的百姓返回,戶口也是大降。單以對地方官員考核的硬指標而言,絕對是大大的差評。

    段曉棠︰“糧食、種子、土地、農具、房屋、牲畜……給麼?”

    尹金明︰“將軍,你要求太高了。”能把前幾項落實就不錯了。

    寇嘉平手上若有這些東西,分給老鄉鄰不好麼。

    尹金明︰“現在天氣轉暖,地里搭個草棚也能睡。”

    段曉棠︰“三條路,讓他們自己選吧!”返鄉、落戶、從軍。

    補充一句,“落戶的條件,讓寇主簿自己來說。”

    右武衛畢竟是客軍,無法久駐,許諾的再好也是鏡花水月。

    再者照地方官吏豪族做派,萬一毀約,鍋也不該右武衛背。

    段曉棠現在的做派,越來越有林婉婉的風範。

    尹金明點頭,“知道了。”

    劉耿文急去縣衙,找到寇嘉平,讓他自己去和俘虜說道。

    文城人口戶口損失嚴重,寇嘉平的確看上這批和本地人沒有私怨的青壯,心中也早有腹案。

    劉耿文只提醒一句,“寇主簿,說到可就要做到。”

    不僅涉及個人和官府的誠信,這些俘虜是在戰場上見過血的,不同于一般的鄉勇。

    好不容易安靜幾日的俘虜營熱鬧得彷佛菜市場。

    尹金明站在台上,高聲喊道︰“肅靜。”

    鑒于他在市場主持處刑的形象太過深刻,眾俘虜不由得安靜下來。

    尹金明︰“外頭世道紛亂,你們身無惡行,在我們右武衛待了一段時日。”再待下去,養不起了。

    “有三種安置辦法,加入右武衛,落戶文城、歸鄉。接下來請文城的寇主簿來講一講落戶的條件。”

    尹金明讓開位置,寇嘉平一時有些不適應這種登台演說的形式。

    他從前安置過流民,習慣的方式是“盲婚啞嫁”,哪有開誠布公談條件的。但尹金明把他架上去,就不得不說了。

    段曉棠站在台下,靜靜地听寇嘉平提出的條件,無主之地可以分,種子農具可以發,從春耕到秋收之間的口糧也能補貼一部分。但後幾樣往後都要還。

    想當初在武功落戶,還是托白家的人情,哪像現在這般容易。

    估摸自己種地的本事,怕是還不上。只能問身邊粗通農事的其他人,“你們看,這筆買賣劃算不?”

    劉耿文久未摸鋤頭,但從小到大的本事沒落下,“若風調雨順、沒有天災人禍,勒緊褲腰帶干個三五年,說不定能攢下三瓜兩棗。”

    段曉棠不禁感慨,“地里刨食難!”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826章 有三條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826章 有三條路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