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655章 修長生道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655章 修長生道

    孫印︰“長安錦繡繁華,當官還有不好的?”

    葛寅︰“阿印,你看啊,岳父和齊州城內縣令比,哪個日子更舒暢?”

    孫印點頭,“明白了!”

    葛寅︰“長安城內遍地朱紫,哪個好惹,上上下下都受氣。”

    孫印︰“難怪刺史都不求佷兒升官。”

    沒幾天,葛寅收到秦景從長安寄來的信和禮物,借的是孫文宴聯系東萊江南大營軍隊的路子。

    惴惴不安地到莊上的一個小院,秦景的母親劉妙真便居住在此。

    葛寅的妻子孫娥英不住寬慰道︰“干娘,仲行往後回鄉謀職,一家人就能長長久久在一塊兒了。”

    劉妙真原指望兒子能重續家門榮耀,可等到秦景真投去江南大營,在千里外的戰場上,卻是日日懸心。

    她也去過江南,可惜實在不能適應南邊的氣候,秦景只能將母親送回齊州,讓葛寅幫忙照顧。

    劉妙真聲音略低,“是我耽擱了他。”

    孫娥英︰“照仲行的品級,回來就是我們當地數一數二的將官。”

    “依我家胖子的說法,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天底下一等一的好差事。”

    “齊州城里好女郎,都可著你挑,轉年就能抱上孫子。”

    孫娥英不知秦景為何放棄千辛萬苦的將職,但事到如今只能往好地方想。

    劉妙真︰“他是個有主意的,喜歡什麼樣他心里有數。”

    孫娥英︰“到時還不是你把關。”

    劉妙真瞧見葛寅一顆胖頭在外探頭探腦,問道︰“飛鴻,仲行同你說了甚?”

    有些事,可能會瞞家人,卻不會瞞兄弟葛寅,尤其是辭官去遼東走一圈。

    說辭各方面都對得上,但劉妙真總覺得奇怪。

    葛寅︰“干娘,不是說了麼。仲行去遼東走親戚,見姑姑和阿照。”

    “若順利,說不定能帶姑姑回來,去干爹墳前祭拜一番。”

    葛寅和秦景從小一塊長大,親戚都混著叫。

    劉妙真嘆息一聲,她也沒想到兵荒馬亂幾十年,還能再找回一個親人。

    曾經偌大的秦家,不分姑表竟只剩兩條血脈。

    劉妙真︰“沒其他的了?”

    葛寅狀似為難道︰“阿照的父親戰死了,仲行過去,是為了幫他穩定局面。”

    劉妙真早年亦是出身將門,清楚其中的門道,擔憂道︰“阿彤母子兩還不知道怎麼驚慌呢,仲行去搭把手也好。”

    葛寅附和道︰“干娘,你放心,等姑姑他們緩過來,仲行就回來了。”

    夫婦兩好一通安慰,方才離開。

    走到空處,孫娥英方才說道︰“仲行豈不是要有一個國公表弟!”

    去年從遼東來的人馬,除了帶來秦彤給劉妙真的平安信外,還有許多禮物,連葛寅的家小都有。

    故而孫娥英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姑姑”印象大好。比起沒打過交道的姑父,還是表弟更親近些。

    葛寅左右四顧無人,“阿照母子兩都失蹤了!”

    孫娥英驚訝得捂住嘴,“那……”

    葛寅︰“仲行是去遼東找人的。”若是人找不到,恐怕就要殺人。

    “所以你心里有個底,別到外頭去傳!”

    劉妙真不常出門,孫娥英在外卻是有交際的。

    孫家是官吏,但論祖上跟腳,也是豪強。

    在這片盛產豪杰的地界上住久了,孫娥英哪能不知道秦景會怎麼做。

    鄭重地點點頭,“上回姑姑派人回來,有些人也知道的。”

    葛寅︰“他們沒有大張旗鼓,知道的都是親近朋友,我會囑咐。”

    另外交待一件事,“你常去的道觀,請個道士回來,近來莊子上不接待外客。”

    孫娥英不解,“請道士作甚?”不年不節不作法。

    葛寅︰“我學道。”

    葛寅交游廣闊,莊子上人員往來頻繁,一時閉門謝客,必然引人懷疑。

    托病不吉利,忽然就想到白湛的老爹白雋向道,由頭說來就來。

    孫娥英情知葛寅借修道躲人,玩笑道︰“你能修出個什麼道道來?”

    葛寅︰“長生不老道。”

    孫娥英盤算最近來莊子里的人,都是熟人,難不成誰背地里犯了事,葛寅要躲嫌。

    “莊子里難不成有什麼不干淨的?”

    葛寅牽著孫娥英到莊子里一處偏僻地方,將玉米指給她看,說清楚重要性。

    孫娥英吃過煮玉米,只覺得味道甚好,其他並不多在意。

    听到葛寅估算產量,不由得瞪大眼楮。說到底豪強的根基在土地,地里出產的糧食越多,好處越多。

    葛寅︰“你那傻弟弟,和我一起蹲田坎邊,一點沒看出來。”

    孫娥英猛捶葛寅胸膛一記,笑道︰“他傻你不傻就行了!”

    段曉棠在田莊上狠忙兩天,將地里的玉米收回來,堆在一處新院子里曬干脫粒,單獨入倉。

    好不容易歇下來,提腳去木工院子隔壁,里頭放了幾台織機。

    屋檐下堆的都是從恆榮祥送來的,各種染好色的羊毛羊絨。

    女工們坐在旁邊,小心將毛紡成細線,要求比毛線更高。

    所有紡好的細線,會按照一定規律,纏繞到織機上進行紡織。

    劉梅花早忘了他們經歷過多少次試驗,純羊毛、摻雜蠶絲麻線……想到浪費的那些材料,頭皮都在發麻,幸而如今小有進度。

    經緯之間,梭子一穿一梭,一種新的布料——呢絨,正在成型。

    段曉棠手指撫上旁邊已經紡織成型的布料,比以往的觸感更薄一些。

    “一匹布需要織多久?”

    劉梅花︰“一匹四丈,全職紡布需一月,若是在家中紡織,兩到三個月。”

    段曉棠︰“能做多少衣裳?”

    劉梅花︰“大約兩件成年男子外袍。”

    半個月一件呢子大衣,段曉棠實在不敢苟同,“同周師傅他們多溝通下,提高效率。”

    劉梅花恭順地應道︰“是。”

    第一個穿上呢子大衣的人,肯定是徐昭然,這個看臉的社會。

    真被凍過的人才知道,要風度沒溫度,還是裹緊我的棉大衣。

    想到地里看起來短短的棉球,棉大衣任重道遠。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655章 修長生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655章 修長生道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