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棠︰“手段?”很懷疑資本家的本性。
林婉婉︰“田莊沒官後,借用一點白家的權勢,落到祝總手里。”
利益到了一定程度,背後的交易心照不宣。
段曉棠︰“用什麼東西交換?”
林婉婉︰“全套的羊毛操作辦法。”
白家姐弟在恆榮祥有股份,又有掌櫃管事在,毛線不是秘密。
段曉棠恍然大悟,“羊吃馬?”
林婉婉點頭承認,“祝總肯定留了暗門。”白𠤖若是精明點,說不定能看出來。
祝明月可不是段曉棠,會傾囊相授,真本事是另外的價錢。
林婉婉︰“現在兩個田莊打通,忙得不可開交。正好你回來,現成的監工。”
段曉棠扭扭脖子,“祝總,人盡其用啊!”
天色尚未清明,段曉棠把林婉婉從床上拖起來,一張涼毛巾糊在臉上,人瞬間清醒。
林婉婉耍賴,“曉棠,起那麼早干嘛?”
段曉棠︰“不是你說要體驗摘菜?”
林婉婉瞬間絕望,木瞪瞪地盯著房梁,她所說的摘菜,是挎著小竹籃,去菜地摘兩顆意思意思。
不是天蒙蒙亮時,真當苦力去摘菜!
段曉棠興奮萬分地拖著林婉婉去菜地,後面跟著兩個白得的幫工,曹學海于廣富。
彭十二和種植組的人早蹲在田地中摘茄子、黃瓜、番茄……
段曉棠︰“彭莊頭,我們摘哪樣?”
彭十二原想說是粗活,用不著東家動手,但看兩人的模樣,或許想體驗一二。
“郎君娘子,摘番茄便是,籃子盛滿倒在竹筐里。”
林婉婉蹲地上摘了一會番茄,嫌腿軟腰酸。將籃子中的存貨,整齊地碼在裹滿稻草的竹筐中。
轉頭去扒籬笆架子上的豆角,“曉棠,待會試試豆角燜面?”
段曉棠︰“你做我就吃。”
林婉婉一窒,我要會做,叫你作甚?
天色微亮,四野莊中駛出五六輛牛車,滿載蔬菜米糧蛋奶,過段時間可能還會添上家禽牲畜。
林婉婉還是吃上了豆角燜面,不是段曉棠親手做的。只告知四野莊的廚娘做法,在旁指導而已。
說摸魚當然是各方面都要摸。段曉棠說到做到,吃完早飯,問彭十二要了一根魚竿,拎著馬扎去魚塘找陰涼地方坐好,檢驗四野莊養魚技術。
識不識相,聰不聰明,容不容易受引誘?
林婉婉跟著趙大夫爺孫倆,打一套五禽戲。
林婉婉︰“趙大夫在莊子上,越發精神。”
趙大夫︰“老夫天天上山下地,為了誰?”
林婉婉裝作一副正經模樣,“為了醫學進步!”
趙大夫旁觀者清,濟生堂看來一片紅火,林婉婉大手大腳之下,竟還小有結余。
林婉婉打著善治婦人病的旗號,多為女患診病,可以立足,到底路走窄了。
她原先的情況,求安身立命就行,但現在明明能走得更遠,卻頓足不前。
趙大夫︰“真打算一輩子治婦人病?”
林婉婉︰“慢慢來,我五個徒弟呢!”
趙大夫恍然大悟,林婉婉是想精益求精,開出一條道來,擇一二弟子繼承這一份衣缽。
趙大夫︰“遇上麻煩了?”
林婉婉無奈道︰“半年多來,我看過少女、孕婦、產婦,人身體的奧妙無窮無盡。”
“但從大夫的眼光看,有時候嚴重的不是病,是人心。”尤其女人的病,千百年來一直隱晦。
打著風俗、傳統的旗號“折磨”女子,經歷過現代醫學洗禮,對某些“陋習”實在看不過去。偏偏“從心”慣了,只能忍。
趙大夫少治婦人病,論醫術只是大路貨,但論對世情人心的了解,說人老成精過分,但確有獨到之處。
趙大夫︰“說到底,是你沒有名望。”
哪個在長安立足的大夫,手上沒有救死扶傷的案例。
林婉婉多是為民間女子治療,或許在這一條細分賽道中,潛心經營十余年,旁人才會承認她是長安一等一的帶下醫。
到那時,她說的話,才會有人認真听。
余下時候,或許就像開春大慈恩寺義診一樣,哪怕提出的建議再中肯,頂多被人認可一二條。
林婉婉當然知道癥結在哪里,瘸了的一條腿盡量的補,但缺少的名望,有速成的法子,但不敢干。
林婉婉︰“我想走得穩妥一點,安全一點。”她是拖家帶口的人,輕乎不得。“有一個新想法。”
趙大夫猜定不是小事,“說說。”
林婉婉︰“既然醫道走不通,不如走藥道。”
趙大夫︰“何意?”
林婉婉︰“濟生堂治病之外,也制藥。”
趙大夫︰“可我們的藥還沒長出來。”
林婉婉︰“從外頭買進藥材制藥。”
趙大夫︰“同祝娘子商量過麼?”
林婉婉的說法,一看就不是小打小鬧,濟生堂的家底扛不住。
林婉婉︰“簡單提過兩句,還需慢慢謀劃。”
藥材的采購、篩選、藥方的擬定、銷售的渠道……涉及方方面面。
趙大夫深知林婉婉幾人向來不走尋常路,自己這把老骨頭,只能幫他們把把關。
趙大夫︰“此事急不得。”
林婉婉︰“明白。”制藥一是為牟利,二是為囤藥。
天色大亮,高德生充當車夫,把五個小徒弟一齊送到四野莊,參加實踐課。
師徒幾個頭戴草帽,上午上山培植草藥,下午在院子里炮制草藥。
莊子上地方寬敞,況且有些草藥帶毒,不好在五谷豆坊炮制。
丘尋桃樂呵呵地向同門比劃,“比我上次來,長高半個指節。”
五個徒弟四個有醫家背景,林婉婉種植藥材的事瞞不住。
原以為是有錢師傅千金搏一笑,沒想到真有進度,現在只看能不能種成,以及最後的藥效。
幾位醫家亦是竭盡全力,幫林婉婉搜羅新藥苗,看哪些天材地寶,能在四野莊生根發芽。
有些送過來沒幾日就死了,有些半死不活勉力維持,有些看起來似乎養住了。
謝靜徽︰“它們多久才能成熟?”
朱淑順︰“師父以前說過,要兩三年。”
一般的農家不是種不起,是等不起。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