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棠的習慣,一回營就轉向伙頭營的地盤。
幾十個軍士手上全是黃泥土,勉強堆出烤爐的形狀。
範成明捧著一疊新烙的餅,邊吃邊當監工。
周水生站在一旁回稟,“爐子搭好後,徹夜著人用小火慢慢烘烤,明兒一早就能著手制干糧。”
範成明估摸要在黎陽倉耽擱兩三日,軍士加上民夫,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抽三百人過來打下手,實在不行兩班倒,晚上點火把做。”
周水生︰“是。”
段曉棠過來詢問進度,“如何?”
範成明︰“明天一早開工。”
吳越︰“我們將在此盤桓三日。”
範成明松口氣,“那來得及。”還能略微多做一點。
將碟子里的餅遞給兩人,段曉棠順手接過一張,吳越則擺擺手,示意不需要。
上次範成明神秘兮兮給他一塊餅,說是段曉棠做的新東西。差點吃吐了,後來才知道是做的新干糧,叫列巴。
全永思吃一天,人都快吃郁悶了。
周水生默默看在眼里,暗暗記下,吳越不喜歡,以後少做些。
大軍扎營之地比之倉城地勢更低,段曉棠不知道楊胤對自己的評價,單純因為李君璞的緣故,對楊胤的為人有些好奇。
以前從未見識過一座由糧倉組成的城池,洛陽有,听說規模更大,可惜經過時無緣得見。
趁著天色明亮,從懷中取出望遠鏡,對著倉城方向看去。
吳越踱步過來,提醒道︰“不要讓黎陽倉的人,知道你在干什麼。”
段曉棠微微點頭,“黎陽倉地底下該不會都是糧食,隨便挖一鏟子都能挖出粟米來?”
吳越負手道︰“少說能供給十萬人吃一年,何況如今四方糧食匯集于此,更多。”伸手示意借望遠鏡一用。
吳越眯起一只眼,視力集中在望遠鏡中,“我們在倉城南面,東征糧道延綿千里,楚國公和梁國公一頭一尾,位置最為緊要。”
吳越放下望遠鏡,低聲問道︰“今日進倉城,覺得哪里不對勁麼?”
段曉棠思量半天,吳越想知道的哪個答案,肯定還是否認。還是說他知曉些什麼?
最終還是遵從本心,“倉城多是民夫,軍隊量少,萬一周邊有人起意,進攻倉城,糧食可就保不住了。”
吳越默默松一口氣,是啊,軍隊人少。“周邊兩州長官皆是陛下心腹,郡兵並未抽調北上,互為犄角,拱衛黎陽倉,無需懼怕周邊宵小。”
“你以為楚國公是吃素的麼,黎陽倉地勢高聳,守衛嚴密,只要堅持防守,自然能等到周邊來援。”
段曉棠點頭同意,感慨道︰“可惜不能進糧倉看看,以後莊子上也照這樣子挖幾個大大的糧窖。”
國家認證的儲糧方式,必然是最先進的。
吳越不置可否,“你那莊子才多大,靠著永安渠,地勢又不高,用不上。”
“你不是同莊三說,不種麥粟麼?”
“對哦。”段曉棠這才想起來,四野莊種菜,用不上糧窖。
城里有一個小心眼的楊胤,城外有一個小心眼的吳越。
段曉棠忽然有些好奇,“世子,你和範二小時候怎麼鬧翻的?”
吳越沉默半晌,低聲承認,“沒有鬧翻,和他沒關系。”
段曉棠︰“啊!”那怎麼看對方鼻子不是鼻子,眼楮不是眼楮。
吳越垂眸道︰“幼時父王出征歸來,我和範二在院子里玩,父王一把將範二抱起來!”
段曉棠感慨一句,就因為一個誰先誰後的問題,記這麼多年。“範二打小沒爹,王爺照顧下屬,多關照兩分也是應該的。”
吳越唇角微微抽動兩分,不知道是否該將真相說出來,“父王把範二當成我了。”
段曉棠瞳孔地震,認錯兒子這種烏龍事……似乎很符合吳嶺一心為國,少有留戀後宅的人設。
段曉棠都不敢繼續問,吳嶺後來有沒有補上這個擁抱,世情並不在乎這些小事。
吳越不能埋怨吳嶺,只能將“仇”記到無辜的範成明身上。
但以範成明一貫行事,背點黑鍋不冤枉,債多不愁!
段曉棠只能蒼白地安慰,“你以後有孩子,多抱抱他。”
吳越︰“我沒那麼在意。”
段曉棠︰“那你和範二……”
吳越一錘定音,“單純性情不合。”
段曉棠回到營區,找上莊旭,“我終于知道世子和範二小時候為什麼沒玩到一起。”將來龍去脈和盤托出。
莊旭目瞪口呆,他想過無數種可能。譬如範成明仗著人高馬大欺負過吳越,甚至嘴饞搶過吳越零嘴,但萬萬沒想過是這種烏龍理由。
但轉念一想,的確可能發生。
吳嶺那時候兒子多事務忙,吳越又不愛露頭。範成明不管腦子如何,但虎頭虎腦,只看“賣相”,確實比吳越更像將門虎子。
兩個年紀相近的孩子,吳嶺先入為主,認錯兒子。
正巧範成明經過,莊旭招呼道︰“範二,你小時候出入王府,王爺有沒有指導過你武藝,或者抱你玩?”
範成明不知莊旭為何有此問,還是老老實實檢索一番記憶,“沒有。”
吳嶺像是會帶孩子玩的人麼,他要是指點過範成明武藝,早被氣死了。
另一個當事人恍如“失憶”,但段曉棠和莊旭一致認定此事為真。
千錯萬錯,吳越的“仇”絕不可能記錯。
吳越和段曉棠望著黎陽倉,倉城內楊胤和宋道平也正談論今日之事。
楊胤居高臨下,遙望大軍扎營之地,“四處糧草緊張,一萬人遠去東萊,能打出何種水花?”
宋道平袖手道︰“名為襄助,實為監視。”
楊胤語氣傲然,“我們這位陛下,帝王心術制衡之道,得心應手。”平等地猜忌每一個人。
譬如自己,管轄黎陽倉,卻無兵權。可以征調民夫和少量的倉兵。一旦周邊異動,只有等死的份。
譬如吳越,有宗室大義,卻兵稀將少,還都是南衙的旱鴨子,東萊渡海能撿著什麼好。
譬如白雋,白𠤖被立為世子多年,連個實職都沒撈到,白家上下的刺都快被拔光了,皇帝才敢讓他到遼東轉運糧草。
……
楊胤轉身,袍袖帶起陣陣風聲,“把吳七好生禮送出境,別誤了大事。”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