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537章 行軍拉歌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537章 行軍拉歌

    一首接一首,從北唱到南。連續兩天的拉歌大會,幾個蹦得高的年輕將官,嗓子都開始嘶啞。

    寧封咿咿呀呀沖範成明唱著,“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 借問行人歸不歸。”

    範成明沒接收到半點好意,一把將寧封的臉粗暴地扭到另一邊去。

    段曉棠唉聲一回,考慮要不去吳越車上躲躲清淨。

    範成明看段曉棠靜默兩天,“你怎麼不唱?”

    段曉棠︰“我就知道木蘭辭和敕勒歌,還不會唱。”

    劉耿文︰“校尉,可以學呀!”

    段曉棠側頭道︰“學是吧,範將軍唱一首,你們跟著學那些字。”氣終于順了。

    劉耿文默默閉緊嘴巴,剛剛不該接話的。

    莊旭︰“那唱一首你家鄉的小調來听听,我們也見識見識。”

    段曉棠沉默半瞬,“都不大適合。”

    範成明不解,“哪有適不適合的。”沒看他們連南方那些情意綿綿的情歌都唱了麼。

    再往後,就該往下三路走了。

    段曉棠拗不過,“行,我唱。不是我家鄉的,但也從小听到大。”

    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兩段話翻來覆去地唱,曲詞調子都與中原迥異,明快樸實。

    範成明舌頭差點打結,“喀秋莎是什麼?”

    段曉棠︰“一個少女的名字。”也是一種武器。

    莊旭默默補充,一個胡人少女。

    “唱的什麼?”範成明光听見喀秋莎站岸上,站岸上干嘛?

    段曉棠︰“在春天思念保衛邊疆的戀人。”

    範成明︰“那她的戀人回來了麼?”

    段曉棠聳聳肩,“不知道。”這是喀秋莎又不是白樺林。

    範成明︰“繼續唱。”唱功一般,勝在曲詞新鮮。

    段曉棠將外袍袖子往上一提,“唱,是吧?”

    兩手指揮,打著拍子,“我有一頭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我手里拿著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的嘩啦啦啦啦我絆了一身泥……”

    座下的駿馬適時  叫兩聲,意思好像你騎在我身上,心里居然想的是一頭驢。

    莊旭听得神情麻木,“你這歌有點年頭了吧!”

    小時候唱的童謠,“秦始皇,何強梁”都比這听起來有文化。

    段曉棠搖晃腦袋,“應該是五歲前學的。”

    莊旭默默點頭,六歲的孩子該嫌幼稚了。

    六歲的孩子嫌幼稚,但二十多歲的大人剛剛好。

    段曉棠興致起來,從穿花衣的燕子,耳朵長長白又白的兔子,不知道傷了耳朵還是尾巴的老虎,天上掉下來的豬,葫蘆里長出的娃娃,門前游過的鴨子……

    每個唱上兩三句,充分論證動物世界的多樣性。

    寧封把差點落地上的下巴合起來,“段二,你小時候唱這些?”

    幼稚童趣,似乎世上一切都是可愛的有趣的,沒有一絲危險。

    喜歡和小動物玩的人,會有什麼壞心思呢。

    要不是清楚段曉棠的底細,非得以為是個傻白甜。

    段曉棠點點頭,“嗯。”

    莊旭瞪大眼楮,“那你六歲以後唱什麼歌?”

    段曉棠︰“一些沒有營養的歌。”听過就忘。

    再往前些,呂元正和俞懷光並行。

    听見後頭的熱鬧,呂元正不由得嘆口氣,“以前沒人跟我說過,段二是這德行。”

    俞懷光寬慰道︰“你想想,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記下如此多童謠,時隔多年哼唱如流,該有多聰明。”

    “多少孩子,四五歲的時候,話都說不順溜。”

    呂元正微微頷首,“有道理。”要不回長安後,也讓家里孩子多唱唱童謠,訓練口齒。

    漫長枯燥的行軍路程對人的“折磨”顯而易見,段曉棠不管主動被動,知道許多同僚間的“小事”。

    譬如幾歲還在尿床,半夜做噩夢會往父母被子里鑽、第一次見驢被嚇到哇哇大哭……這些還只是能擺在明面上說的。

    兩衛的年輕將官不少是正經南衙子弟,打小一起長大。想吹牛,都會被旁邊的發小毫不猶豫揭穿。

    段曉棠再也無法直視一幫同僚,總不能以後見到一個人,頭上標簽十歲尿床,另外一個被驢子嚇哭……

    果然應該離同僚的私事床事遠一點。

    段曉棠拎著睡袋爬上一輛半滿的糧車,刨出一個休息的位置來,累了就睡,醒來半靠著車壁寫寫畫畫看風景。

    曹學海和于廣富守在兩邊,擔心她翻下來。

    吳越領著護衛騎行過來時,段曉棠正半套在睡袋里,一只手枕頭在腦後,另一只手轉著鉛筆。

    吳越︰“若是累了,去後頭的空馬車休息。”見段曉棠肚子上攤著簡易的草稿本,“琢磨什麼呢?”

    段曉棠支起身體,“我們到東萊後,少說能休整一段時日。可以趁著這點時間,讓軍士適應乘船學會鳧水。”

    吳越一開口就泄露他是旱鴨子的事實,“我們不是乘船渡海登陸作戰麼。”

    段曉棠︰“從東萊渡海至高句麗少說要在海面上漂泊兩三日。風大浪急,海船的乘坐體驗,可不比河船或者曲江池上游船安穩。”

    “如果有條件,最好讓榮國公提前讓我們去船上住一夜。實在適應不了的,只能留在岸上。”

    時人所謂的舟船更多是作為一種運輸工具,海戰還處于小打小鬧的投石機接舷戰撞擊階段,或者出其不意放點小火船。

    吳越︰“鳧水呢?”

    段曉棠︰“不吉利的中途掉海里不提。高句麗國小力弱,世子以為它的港口有多大,能停靠幾艘船?”

    絕大部分人只能鳧水踏浪登陸,小舟更多是運送不能沾水的弓弩糧食。

    而從長安出來的兩衛軍士,只有不到兩成會鳧水。

    段曉棠現在沒法驗證他們所謂的鳧水是真能游,還是只能在水里撲騰兩下。

    到東萊再計較,管你狗刨還是自由泳,總要學會一樣。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537章 行軍拉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537章 行軍拉歌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