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第520章 樓上敘話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燈闌珊 本章︰第520章 樓上敘話

    潘潛默默听著,他是剛來長安游學的士子,一朝入了宋道平的眼。

    而宋道平今日帶他前來,是為舉薦給楊胤。

    孰料楊胤考問潘潛幾個問題後,便將他擱置一旁,轉而同宋道平說起閑話來。

    其間提及一句,“萬般事務,都待東征後再做處置。”

    潘潛明白,不管楊胤有沒有看中自己,都只能等東征後再做計較。

    唯獨听到楊胤對段曉棠的評價,略微詫異。

    潘潛自認有些看人識人本事,一個會扛著草靶子和朋友分享糖葫蘆的人,真的會嗜殺麼?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段曉棠周邊朋友都並非如此。

    如果真要挑一個,祝明月論殺伐果斷都更強幾分。

    實際在楊胤眼中,潘潛缺的是出身。區區縣令之子,寒門陋戶,河北農夫,又能是什麼出彩人物。

    不過看在宋道平面上,撥冗一見。未來做一門客足矣,若希求邁進仕途,卻是痴心妄想。

    皇帝開科舉選才,楊胤是萬般不同意的。選上一堆言行畏縮、不通禮儀的寒門士子,平白壞了朝堂的風氣。

    若楊胤知道潘潛私下寫墓志銘寫話本補貼家用,說不定得叫隨從把他打出去。

    宋道平知道楊胤的喜好,今日不過見一見人留個印象,往後再做計較。撿些能說的,“不論殺性與否,段曉棠將匪寨剿滅一空,去了關中一塊頑疾。”

    楊胤︰“此人不給自己,也不給敵人留余地,他日沒有第三條路走。”

    武將不比文官,沒那麼看重出身。不過段曉棠之前的職業,比鄉野村夫更上不得台面。

    宋道平明白楊胤的未盡之言,“且看她日後造化。”

    段曉棠能在右武衛混得如魚得水,顯然被吳嶺抓住痛腳後,立刻表忠心拋棄了白家。

    世間之事,有一就有二。

    楊胤的眼楮忽而眯起,嚴肅道︰“他倆怎會在一起?”

    潘潛位置絕佳,能通過窗戶窺見一絲街面上的景象。

    順著楊胤眼神的方向,是段曉棠一家人和李君璞。

    這兩人是鄰居,走一處有什麼奇怪的。

    還是說楊胤不知道他倆的關系。

    不對,楊胤的不喜比剛才更甚。也就是說比起段曉棠,他更介意李君璞。

    論官職段曉棠六品李君璞八品,京縣尉連去楚國公府罰站的資格都沒有。

    地位天差地別的兩個人,怎會結下梁子。

    街道上段曉棠等人正要轉彎,踫上出來透氣的李君璞。

    林婉婉提起手上幾盞花燈展示,“李二哥,上元節你值班,賞燈的機會都沒有。”

    “這麼多花燈,喜歡哪盞,我送你。”

    不只林婉婉,幾人手上都多多少少拿了幾盞。

    李君璞︰“買這麼多?”

    林婉婉︰“有些買的,有些是猜燈謎送的。”

    “象形燈是太平有象,馬形燈寓意馬到成功,兔子燈吉祥好運,官人燈仕途順利,螃蟹燈是……”絞盡腦汁想一想,“橫行霸道?”

    祝明月糾正,“螃蟹燈是八方招財,縱橫天下。”

    總之,每一個都有吉祥的寓意。

    旁的女郎上元夜送花燈,李君璞還要斟酌一番,是不是有其他隱晦的意思。

    輪到林婉婉,送花燈就是送花燈,沒其他含義。頂多就是送個祝福,加持一下氣運。

    李君璞正待說出自己的選擇,“我要……”

    話音未落,被一個略顯無禮的青衣人打斷,“李縣尉,家主人有請。”只看打扮,亦知是高門隨從。

    李君璞正色道︰“令主人是誰?”

    青衣隨從︰“楚國公。”

    李君璞順勢往高樓方向一望,楊胤坐在窗口,舉起酒杯,遙遙相邀,“二郎,上來一敘。”

    李君璞微微頷首,隨即低聲道︰“你們先走。”然後被隨從引入高樓之中。

    幾人沒有離開,段曉棠也沒有冒然同李君璞一同入內。

    馮李兩家可以在打壓中支持這麼多年,生命安全肯定沒問題,頂多受些排擠。

    退一萬步說,要真出了事,段曉棠留在外頭還能去求救。

    只是找誰呢?

    吳嶺吳越還有白家,都和李君璞沒有利益勾連。

    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李家在長安沒人,能拉一把馮家也是過江的泥菩薩。

    余下的朋友們,算來算去,竟然是自己和徐昭然官位最高。

    看著也不像能撈人的模樣。

    祝明月小聲道︰“放心,不會有事的。”

    林婉婉心憂道︰“祝總,你想得太開了吧。”

    祝明月︰“李家三兄弟,只有一人留在長安,那這個人就是最安全的。”也是最難過的。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李君自從避居洛陽後,別說平時,過年都不回來。

    戰敗頂罪,爵位可沒削。過年回長安,厚著臉皮,元日大朝會也能站前幾排。

    借著舊日關系,說不定還能鑽營出一二來。

    但人寧肯在洛陽摳腳,就是不回來。

    說到底,這是世家的保全之策,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

    別家是多方下注,李家鐵了心不想和楊胤混。除非把天南海北三兄弟一起弄死,否則漏跑一個,直接舉旗造反差點火候,但帶著舊部一塊跳去對家卻是可以的。

    如今兩方達成微妙的平衡,楊胤不打壓到底,兩家也不會直接帶著人馬去其他山頭,只看誰先熬死誰。

    以現在的將門隸屬關系,跳槽說容易容易,說不容易也不容易,尤其馮李兩家有分家拆伙的前科。

    陣前投降最便宜,可兩家別說領兵,國內無戰事,難道去投降突厥?

    樓上雅間內的人,也正說起這個話題。

    楊胤︰“你兄長過年為何不回來?”

    李君璞不咸不淡道︰“本是預備啟程回長安的,臨行前忽然偶感風寒,只能留在洛陽將養。”

    反正每年過年前後李君都要病上一病,習以為常,不算詛咒。

    楊胤感慨道︰“正值盛年,竟如此多病,該不會從前征戰留下的暗傷發作?我可以為他薦幾個好方子好大夫。”

    李君璞險些咬碎後槽牙,“洛陽景物怡人,大哥或許沉迷行獵,不比原先在軍中會克制一二。”

    軍中常以圍獵作考校,打獵不僅是娛樂,也是一種鍛煉方式。

    簡而言之,李君並沒有就此頹廢,放棄弓馬本事。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方便以後閱讀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520章 樓上敘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第520章 樓上敘話並對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