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潛反應不及時,曹學海已經將桌子搬到榻邊,上面放好筆墨紙硯。
祝明月早就揮一揮衣袖離開,不帶走一片雲彩。
曹學海︰“潘郎君,請!”
潘潛愣住,事情怎麼發展到這一步的?
去食肆吃飯,期間與人產生爭執。跑出來被段曉棠家里的小娘子救回來敷藥。
敷藥後見到段曉棠的表姐祝明月,然後拖著傷腿寫稿?
事到眼前,容不得回避。
是隨意寫上一二字,敷衍了事,將事情推卻。還是拖到杜喬下衙回家,逃出生天。
大綱幾頁紙,只有第一頁是正經話。
那首臨江仙,潘潛反復誦讀多次,倒背如流。
另外兩句更是振聾發聵。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英雄造時勢,時勢也造英雄。
先人已故,無論誰為正統,那些人都是英雄。
想通這一節,潘潛豁然開朗,即刻下筆。
曹學海在一旁看著,肅然起敬。讀書人腦瓜子真不一般,說寫就寫,半點不停頓!
哪像他們這些大老粗,別說寫文章,寫字都磕磕絆絆。
正屋這邊女人們收拾齊整,騎馬駕車出門,臨走時祝祝明月交待曹學海,“好好招待潘郎君。”
曹學海︰“是。”
等人都走了,潘潛方才問道︰“你似乎很怕祝娘子?”
曹學海嘴硬,“這是尊重。”
試問家里人,誰不怕祝明月。曹學海進這個家門的第一天,就摸清楚誰才是說話管用的那個人。
哪怕段曉棠和祝明月起爭執,最後的贏家也是祝明月。
試問連他家校尉都怕的女人,還不只一個校尉,莊旭也很忌憚,敢隨意忤逆麼。
潘潛不知寫了多久,文章告一段落,方才抬起頭,動動脖子。
他腳上有傷,曹學海送來的就只有白水和糕點。
潘潛飲下一口水潤潤喉嚨,拈起一塊糕點填填空落落的肚皮。
曹學海隔得遠只看見紙上一片密密麻麻的黑字,“潘郎君,寫完了?”
潘潛︰“剛起了頭。”
曹學海其實亦不清楚,段曉棠找潘潛寫的是什麼文章。但眼看這麼多字,竟只是一個開頭。
潘潛肚子里有了東西,方才有時間思考,“段校尉會喜歡這種行文方式麼?”
曹學海搖頭,“應該不會。”
潘潛︰“為何?”
曹學海︰“校尉不喜歡讀復雜的文章。”
潘潛低頭看著字面,“復雜?”復又抬頭,“你識字?”
“認識一些。”曹學海順勢在桌子旁坐下,“蒼天已死,黃天當道,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憑幾個字就能造反?”
听到這里,潘潛篤定曹學海只是識字,沒有正經開蒙讀書,否則不可能不清楚這十六個字的背景和歷史。
潘潛︰“其他的能看明白麼?”
曹學海︰“不大明白。”
潘潛︰“段校尉能看懂麼?”
曹學海︰“郎君的文章比之兵書,孰難孰易?”
潘潛︰“兵書所用文字更淺顯些。”但微言大義。
曹學海心里咯 一聲,估計段曉棠是看不懂了。
潘潛一看曹學海的表情,遲疑道︰“段校尉不是將門出身麼?”合格的將門子弟,既要錘煉武藝兵法,又要習讀經書。
曹學海並不避諱,“校尉以前在東市做庖廚的,《論語》都只讀過十則。”
左廂軍打頭的雖是兩個學渣,但學習氛圍濃厚。原先段曉棠只要求認字,現在已經進化到要在沙盤上寫字。
潘潛捂住額頭,難怪當時段曉棠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淺顯易懂。
現在改還來得及麼。
潘潛一時有些遲疑,“祝娘子學識如何?”
曹學海搖頭,“不知。”
祝明月和段曉棠的言談舉止,頗有章法,不似目不識丁的粗魯之輩,尤其是祝明月。
現在擺在潘潛面前的是一個難題,他的文筆該往哪邊偏。
是順從出面的主顧改的通俗些,還是听听實際掏錢的金主的想法。
關鍵是他不想改了。
潘潛揉揉手腕,寫的太久,手酸。
算了,就這樣吧。反正他連訂金都沒收過,只收了些筆墨紙張,大不了退回來。
更晚些時候,一群女人滿載而歸。
林婉婉“身殘志堅”,猶不滿足,嘟囔道︰“可惜沒有夜市,過年的時候,許多店鋪都不營業。”
白秀然︰“濟生堂過年期間開門麼?”
林婉婉晃蕩兩只手,“算了,不開。我也好好過個年。”
曹學海過來,“祝娘子,潘郎君寫了一下午。”
祝明月︰“我去看看。”
白秀然跟上,“我也去。”
轉眼間,潘潛見兩個女郎進屋。一個是祝明月,另一個只看打扮身份呼之欲出——高門貴婦。
白秀然新婚,打扮自然要隆重些。
潘潛寫的東西,段曉棠閱讀可能會有一點障礙,但對祝明月白秀然而言全無問題,反而更能體會字里行間的韻味。
《三國演義》原本開頭內容,祝明月已經記不清,她更熟悉的是影視劇橋段。
無法將潘版和原版一一對應,但潘潛有一點做的很好,沒有假托任何動物志怪暗示天命。
看得出來潘潛有自己的想法,但剛起了頭,草蛇灰線只稍見端倪。
段曉棠有一點真是看的準,能寫墓志銘哄死人的,哄個把活人不成問題。
《三國演義》的故事對白秀然而言陌生不已,不似祝明月只要解構其中主要內容即可。
祝明月將文章放到白秀然手里,轉而和潘潛商量起來。
潘潛此來長安是為仕途,段曉棠雖是南衙校尉,但文武殊途,又不收幕僚門客。
二人之間談前程都是虛的,只能談利益。
祝明月︰“潘郎君,近來可忙碌?”
潘潛︰“閑人一個。”
祝明月︰“不如白日來家中寫稿,日暮歸家。”放在眼皮子底下,趕稿才有效率。
潘潛盯著他的傷腿看,他可還傷著呢。
祝明月繼續道︰“潘郎君按照大綱繼續往下寫,保持現有的水準,每個章回兩貫錢。”
潘潛的眼楮陡然亮起來,一個章回兩貫,一個月若是筆耕不綴,少說幾十貫。
天上真有這般掉餡餅的好事?
喜歡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請大家收藏︰()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