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這種事情,有時候要一錘定音,可有時候也要慢慢消耗!
隨著河北之地全部丟失,朝廷轄地已經越來越少了!
地盤越小,收上來的錢糧賦稅就越少!
如果讓魏延帶兵,在河南尹跟弘農郡一番折騰。
恐怕入冬之後,洛陽和潼關守軍就要糧草不足!
在徐晃看來,敵軍去往河南尹,就是為了打洛陽。
但是在鐘繇看來,敵軍也可能就是為了純粹搞破壞啊!
聞听此言,徐晃也是忍不住的神色一凜。
副將呂建開口道︰“如果敵軍真從河內郡前來河南尹,咱們何不提前設伏,張網以待?”
徐晃搖頭道︰“第一,我們現在不知道敵軍到底如何布置。”
“去往大陽縣的敵軍,可虛可實!”
“如果我們重點布防河南尹,敵軍就有可能真的從大陽縣渡河。”
“第二,河南尹黃河沿線太長了!”
“我軍士卒,不可能徹底封鎖這麼長的河道。”
“萬一咱們提前設伏不成,屆時又當如何?”
呂建慨然道︰“敵軍兵力三萬余,我軍兵力同樣有三萬人!”
“就算是擺開陣勢大戰一場,有何懼哉?”
潼關那邊,自從上回高順猛攻不破到現在,已經好幾年沒打仗了。
至于洛陽城這邊,以前有河內郡河東郡做屏障。
後來又有黃河為分界線,一樣是十幾年不打仗了。
所以呂建這邊,還真沒把楚軍偏師放在眼中。
但是徐晃卻神色冷然道︰“幽州之戰和冀州之戰,我軍同樣兵精糧足。”
“可最後結果,又是如何?”
“為將領兵者不可怯懦,但也不能妄自尊大,明白了麼?”
三萬對三萬,徐晃自然無懼!
關鍵是,他摸不到敵軍具體渡河之處。
還有就是,魏延身邊可是有好幾千騎兵隨行!
反觀自己手底下?哪還有什麼成建制的騎兵隊?
真要是楚軍渡河成功,幾千騎兵一個橫沖,自己都未必擋得住!
所以徐晃心中,絲毫不敢大意!
被徐晃這麼一罵,呂建也終于老實下來了。
鐘繇沉聲道︰“依公明之見,我軍應該如何布防?”
徐晃開口道︰“鐘公能否說服朝廷,從後方調兵一支前來增援?”
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兵力越多,信心就越大!
就算接下來稍有紕漏,也有足夠的實力去彌補!
但是鐘繇滿臉苦澀道︰“冀州那邊,楚軍上下陳兵幾十萬,還有呂布親自坐鎮準備南下!”
“青州和徐州沿海一帶,誰也不知道楚軍海船會不會來。”
“所以朝廷兵馬,已經捉襟見肘!”
“公明啊,不是老夫不願意請朝廷調兵來援。”
“只是眼下這個局面,著實無兵可調了!”
鐘繇也知道,手中兵力越多,潼關和洛陽等地就越安穩。
關鍵是,他真的調不來兵馬啊!
呂建開口道︰“要不,咱們兵分兩路。”
“河東郡方面,調兵五千,再加上潼關兵馬去往大陽縣對岸駐守。”
“河南尹這邊,就以大軍兩萬五嚴防死守。”
“不管敵軍到底是何打算,反正堵住他們不過河就是了!”
徐晃搖頭道︰“不行,潼關兵馬,絕不能調動一兵一卒!”
“楚軍這一輪攻勢,可以互相聯動,並非只有魏延一路。”
“如果我們調動潼關守軍,長安一線的楚軍就有可能趁機猛攻。”
“萬一潼關和弘農郡有失,咱們還是擋不住楚軍二路合擊!”
潼關是關中咽喉之地,萬萬不容有失!
五千軍駐守其中,徐晃都覺得兵力太少了。
畢竟長安那邊,楚軍兵力有好幾萬,還有法正和龐德對線!
鐘繇嘆息道︰“要不大陽縣那邊,咱們也虛張聲勢一回?”
“然後卻讓其余兵馬,全都集中在河南尹。”
“如此一來,敵軍在弘農郡不敢輕舉妄動。”
“河南尹這邊,咱們也有足夠的兵力應對不測!”
朝廷不可能再有援兵趕來,潼關兵馬也不能抽調。
鐘繇思來想去,也只能重點防御更有可能遇襲的河南尹!
徐晃沉思片刻道︰“鐘公,末將以為,潼關兵馬不可妄動。”
“洛陽兵馬,可以左右二分。”
“其中弘農郡方面,調兵一萬,再調動一部分百姓假扮我軍士卒。”
“讓他們在大陽縣對岸駐守,用來震懾敵軍。”
“如此一來,不管敵軍在大陽縣渡河是真是假,都不敢輕舉妄動。”
略一停頓之後,徐晃繼續道。
“而河南尹這邊,則以兩萬大軍駐守。”
“再讓我軍斥候反復探查,防止敵軍暗中渡河。”
“若能阻敵未發當然最好,若是不行,就果斷回防洛陽!”
“這?”鐘繇滿臉為難道︰“敵軍渡河成功,咱們再前去劫殺就是。”
“為何要如此果斷,回防洛陽?”
“就算咱們可以回防,洛陽城附近那些百姓怎麼辦?”
徐晃嘆息道︰“鐘公,敵軍若是真從河南尹渡河,必然都是主力。”
“我軍二分之後,曠野大戰根本敵不過對手。”
“回防洛陽,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至于洛陽城附近的普通百姓,目前來看,只能先行遷走!”
“等我軍殺退敵軍之後,再讓他們返回家中!”
徐晃本人,當然不怕去跟魏延單打獨斗。
關鍵是魏延手下幾萬軍,再加上騎兵隨行如虎添翼!
曠野之上以少擊多,這不是自己找死麼?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如同呂建方才所言。
想辦法擋住敵軍渡河,那就萬事大吉。
萬一攔不住,敵軍渡河成功了,那就果斷撤離!
這樣一來,至少還能護住洛陽城!
听罷徐晃此計,鐘繇反復權衡良久,終于咬牙道。
“既如此,就依公明之計開始安排!”
“軍中事務,你們看著辦。”
“遷徙百姓的事情,本官會親自安排~!”
事情商議妥當之後,三人立馬開始全力調度!
魏延想要從壺關之後調人前來,一時半刻也趕不到。
所以楚軍這邊,還是大張旗鼓往大陽縣運送渡河物資。
鐘繇跟徐晃一邊監視對岸,一邊按照計劃進行布置。
雙方局勢雖然劍拔弩張,可一時半刻,卻也打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