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點頭道“第二個問題,如果張合耐著性子堅守不出又如何?”
徐庶這個計劃,說白了就是覺得攻城太難。
所以這才想盡辦法,要把張合給騙出來!
可張合這家伙,心思太活了!
萬一他就是不肯上當,豈不是還要繼續折騰?
徐庶笑道“將軍勿憂,此計一出,張合必然帶兵出城。”
“別忘了這城中上下,可不是只有他一人說了算。”
“就算張合能夠耐得住性子,呂常跟曹凌,又豈能安心?”
曹凌這家伙雖然頂著魏郡太守的名號,可實際上,他就是個監軍!
畢竟說到底,曹仁也沒辦法對張合徹底放心。
一旦城外變故被曹軍斥候知曉,別人心思如何暫且不說。
曹凌這邊,肯定會催著張合帶兵出城一探虛實!
高順點頭道“如果曹軍真的出城而來,又當如何?”
徐庶笑道“以張合的謹慎,他第一次帶兵出城,可能不會太多。”
“所以敵軍來襲之時,我軍只要固守營寨,全力反擊。”
“當敵軍退卻之後,張合也能親自看到我軍大營之中兵馬不多。”
“如此一來,敵軍下一次出城,必然會全力一搏!”
“而我軍騎兵,可以提前埋伏在城池東西兩側。”
“等到敵軍想要傾力一搏之時,迅速殺到!”
“如此三面夾擊之下,管教敵軍損失慘重!”
略一停頓之後,徐庶繼續道。
“如果張合身死,城中守軍必然軍心崩潰!”
“就算張合僥幸不死,重新逃回城中。”
“到時候敵軍損失慘重,根本沒辦法四面防衛。”
“我軍主力往前一壓,自然能夠強行破城或者迫使張合主動投降!”
城中守軍,兵力太少了。
他們仗著城池防衛,還能跟楚軍主力互相周旋。
可一旦損失慘重,那就徹底沒辦法進行補充。
到時候楚軍主力重新前壓,自然勢不可擋!
黃忠接口道“張合此人昨夜設伏,至少殺傷我軍數百人!”
“而他在城中駐守,至少目前來看還是一心效忠曹操。”
“既然如此,為何軍師還想收降于他?”
大軍剛到鄴城的時候,徐庶就說過,張合有可能會投降。
而方才推演戰局,又說張合有可能投降!
在黃忠看來,既然這家伙這麼忠心曹操,城破之後一刀砍了便是!
何必還要反復琢磨,去想著收降于他?
徐庶笑道“主公志在天下,當然要廣收英豪無分敵我。”
“可曹軍諸將,截止目前只有少量軍將願意主動投降。”
“張合此人,算是曹營外姓大將之一。”
“如果能夠說服他主動歸降,對于接下來中原大戰就多有助力!”
“如此說來,老將軍可算是明白了?”
張合一人之生死,不重要。
但是張合一投降,曹營其余軍將,也都會心神惶惶!
接下來大軍渡河之後,就會有更多人跟著投降。
所以徐庶想要的,就是個帶頭作用!
黃忠抱拳道“多謝軍師解惑!”
高順緩緩開口道“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如果執行元直此計,大概要多久才能拿下鄴城?”
開春之後,整個冀州大軍三分。
張遼帶著兩萬騎兵,直奔北海之畔收拾鮮卑殘部去了。
這一路兵馬,用不著高順費心。
第二路兵馬,就是他自己手下十萬大軍南下鄴城。
第三路兵馬,是呂布身邊八九萬大軍坐鎮高邑。
區區一座鄴城而已,城中只有萬余人左右守衛。
高順可以拖一拖時間,但是他不能拖延太久!
畢竟按照之前規劃,打完鄴城之後,還要收拾高句麗!
徐庶笑道“此計一出,快則一個月左右見分曉。”
“慢則兩個月之內,必然能夠誘敵出城來戰。”
“所以目前來看,不必太過心急!”
五六月份入夏,之後暴雨漸多,黃河也會迎來汛期。
到時候楚軍渡河,是極為不便的。
所以在張合等人看來,楚軍主力“渡河之戰”,肯定會趕在五月份之前徹底展開!
一旦楚軍主力“渡河成功”,到時候他在鄴城固守還有何用?
所以徐庶篤定,張合在兩個月之內必然有行動!
高順沉思片刻之後,終于緩緩點頭道。
“既如此,就按照元直之計開始布置吧!”
鄴城防御堅固,之前幾番試探,都沒找到迅速破城之法。
就算大軍強攻,兩個月之內破城也必然損失慘重。
但是徐庶此計只要成功,就能以極小代價破開城池。
所以兩個月的時間,高順還能等得起!
只不過這件事情,自己也要迅速通稟一下大王!
看到高順定計,黃忠嘆息一聲感慨道。
“早知如此,咱們何必試探進攻,假裝中計去奪城門?”
“來來回回折騰十余日,卻又毫無進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若是早用此計,或許能夠盡快破城?”
徐庶笑道“兩軍對壘,鮮少有人能夠一戰定勝負!”
“我軍一番試探雖然浪費時間,至少能夠證明鄴城強攻不易。”
“既然眼下之局已經定計,破城也不過只在早晚之間罷了。”
徐庶一開始,也沒想到這個破城之計!
這是不斷試探,不斷推演,不斷改進之後才有的結果!
高順點頭道“如今天下,早晚被大王重新歸一統。”
“而我軍進擊之勢,必須穩扎穩打,少犯錯誤。”
“唯有如此,才能讓敵軍毫無翻身之機!”
略一停頓之後,高順繼續吩咐道。
“子龍,黃老將軍,你二人各自率領騎兵兩千,藏于城東城西。”
“本將會親自調撥寨中大軍,假裝去往他處!”
“一旦發現敵軍斥候出城探視,務必要小心謹慎,執行計劃!”
听到高順吩咐,二人立即抱拳應命!
事情商議妥當之後,高順親自調兵去往距離鄴城最近的梁期縣。
為了防止敵軍看出端倪,主力大軍調度,都是晝伏夜出。
而大營之中營寨不減,旗號不下,粗略一看似乎毫無變故!
趙雲跟黃忠各自出營,在城東和城西設置臨時營寨。
為了防止敵軍斥候,在城頭之上看到。
東西兩處臨時營寨,都設置的比較隱蔽。
除此之外,徐庶也調動數百騎兵在城外四面布防,防止敵軍斥候突圍!
喜歡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