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招呼一聲之後,金嚴武立即親自帶兵迎了上去!
城頭之上,一個個高句麗士卒也是全力搏殺!
對他們來說,丸都城就是最後的防御所在了!
一旦失守,必然小命不保啊!
所以此時此刻,必須鼓起勇氣前去對敵!
城頭之上守軍士卒太多了,在他們全力反擊之下。
雖然有十幾名楚軍士卒成功攻上城頭,卻最終沒辦法穩住陣型!
眼看著前方將士們死傷越來越多,太史慈終于下令道。
“鳴金收兵,讓雲梯隊將士們火速回撤!”
“投石機和弓箭手繼續覆蓋城頭,給我全力壓制!”
本部士卒攻城的時候,為了防止誤傷,投石機和弓箭手只能暫停進攻,沒辦法繼續掩護。
可現在前方將士們後撤,投石機和弓箭手就能重新發動!
正好此時此刻,城頭之上也擠滿了全力反擊的高句麗士卒!
一顆顆石彈亂飛,一支支箭矢從天而降!
城頭之上的守軍還沒來得及慶祝擊退敵軍,直接就被打懵了!
好在楚軍士卒撤離之後,他們也是立馬尋找掩體開始躲避!
這一場突襲之戰,來得快去的也快!
楚軍將士們為了迅速登城,前後折損兩百余人!
而守軍士卒在石彈和箭矢進擊之下,同樣有兩三百人損失!
沒辦法,太史慈帶來的投石機和弓箭手太多了。
而守軍士卒最後反擊,又有太多人暴露在城頭之上!
所以今日一番大戰,守城之兵反而損失更大!
入夜之後,楚軍大營之中。
當太史慈說完今日攻城情況之後,甘寧立馬神色緊張道。
“敵軍兵力,至少七八萬人。”
“可我軍兵力,卻已經不足四萬人。”
“哪怕他們兩三個換咱們一個,這樣下去也換不起啊!”
“明日一早,子義準備如何進擊?”
本次大戰的難處,一是糧草不多,二是兵力太少。
如果為了破城,就要戰死一兩萬軍!
就算勉強破開城池劫走糧食,那也是得不償失!
所以哪怕一向莽撞的甘寧,也覺得不好強攻了!
太史慈沉聲道︰“今日之戰,不過是為了迷惑敵軍罷了。”
“想要破城,當然不可能一味強攻!”
“對了,左右兩側山中平台搭建如何?”
甘寧開口道︰“左右兩側靠近南城牆的地方,都是一堆堆亂石。”
“雖然平整出來幾塊地方,卻都不是太大。”
“最多只能放得下,兩三架投石機而已。”
“為了防止敵軍看出破綻,我已命人用樹枝樹葉,將幾處平台全都遮蓋起來了!”
投石機雖然笨重,卻可以拆下來再重新安裝。
只要平台穩固,就能讓將士們抬著零件上山再重新組裝。
但是甘寧到現在,還沒搞明白太史慈到底什麼打算。
太史慈沉聲道︰“還不夠,明天後天繼續開拓。”
“左右兩側,至少都能容得下十架投石機才行!”
甘寧開口道︰“開拓平台倒是不難,但是子義能否明言,咱們在城牆兩側如此布置到底有何用?”
太史慈開口道︰“明天後天,本將會繼續帶兵全力猛攻。”
“但是入夜之後,會立馬停止進攻。”
“第三天晚上,兩側平台全部平整完畢。”
“二十架投石機,也會拆下來送上去,再重新組裝。”
“咱們趁著夜間敵軍不備之際,先去發動突襲。”
“然後再讓兩側投石機,朝城頭之上全力投擲火油罐和火彈。”
“到時候大火一起,興霸以為敵軍將會如何應對?”
甘寧開口道︰“城頭之上大火一起,敵軍必然四散躲避!”
太史慈點頭道︰“所以我軍士卒,將會趁著城頭之上敵軍四處逃竄,無人守衛的空隙。”
“以輕型竹梯迅速向前,然後再出動刀盾手佔據城頭!”
“只要前鋒將士們能夠穩住局勢,後方增援之兵,就能源源不斷沖上去!”
“如此一來,城池可破,也不必折損太大!”
從一開始,太史慈就沒打算拼死強攻。
畢竟如此攻城,對于本部將士們來說消耗實在太大了!
他這個計劃,可以簡單分為三步。
第一步,前面幾天都是白天進攻,入夜停止,這是為了麻痹敵軍。
讓他們覺得,入夜之後就能稍微放松一下警惕了。
第二步,趁著敵軍放松警惕的時候發起突襲,但是還從城南進攻。
如此一來,敵軍就會覺得楚軍白日攻城不順。
所以想要趁著夜色突襲,攻其不備。
城中守軍兵力極多,敵軍主將肯定也會安排許多人在南城門附近。
一旦楚軍突襲,他們必然大量出動以布防。
第三步,太史慈會動用左右兩側投石機全力放火!
城中守軍遭遇大火突襲,黑夜之中沒辦法迅速撲滅大火,只能轉身下了城頭進行躲避!
而最後一步,太史慈會讓雲梯隊士卒利用輕型雲梯。
趁著敵軍暫時退散的功夫,迅速接近城牆,然後一舉登城!
听罷太史慈這一番解釋,甘寧思索片刻道。
“前面幾條規劃都沒問題,但是我軍將士想要迅速登城。”
“這城頭之上大火未熄,咱們能否趁著這個空檔一擁而上?”
城頭之上大火一起,敵軍站不住,楚軍將士們也上不去!
只有等到大火熄滅之時,才能抓住機會沖上城頭!
可這個時間太短了,未必能夠把握的住!
太史慈開口道︰“不必擔心,本將自會安排妥當!”
“一旦破開南門,全軍將士立即殺入城中!”
“除此之外,再讓子龍率領騎兵在城外四處劫殺即可!”
“記住,一旦破城之後,只要敵軍停止反抗可以接受投降!”
城中守軍最大的依仗,就是四面城牆。
一旦城池淪陷,他們要麼拼死巷戰,要麼就是主動投降!
太史慈不願意接受俘虜,可他更需要城中糧食!
只有敵軍看到有活路,才會放棄反抗,讓城中局勢迅速安穩!
事情商議妥當之後,兩人立即分頭行動。
第二天,第三天,太史慈繼續帶兵從南門進行強攻!
甘寧將投石機拆卸完畢,又趁著夜色掩護一點點挪到山上。
而趙雲帶兵繼續警戒,城外幾萬高句麗士卒,根本不敢靠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