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王建制以後,中樞空缺的官位太多了。
所以呂布有心讓馬騰跟自己一起回轉荊南,直接在王府之中任職。
至于長安和關中一線,就以張遼為長安留守,徐庶為京兆尹。
而馬超、魏延二將,先留在長安城中一起听調。
建安十年,八月十八,許都。
經過連續大半年征戰之後,曹操終于率領曹軍主力班師回朝。
為了盡可能應對呂布稱王之舉,曹操回京之後沒多久,就在朝會之上建議罷免三公,重新設立丞相一職。
曹操的理由是,朝廷之所以不能迅速掃滅四方諸侯,一是因為兵力有限,很難一次性面對許多叛賊一起用兵。
至于其二,就是因為朝廷自身權力太過分散,若逢戰時很難統一調度。
為了方便朝廷治政更加順暢,所以就需要罷免三公和許多閑職,然後以丞相統領百官,直接對皇帝負責。
對于曹操這個建議,只要不是個瞎子就能看出來他想要大權獨攬。
可許都朝廷幾乎是曹操自己一手撐起來的,皇帝東歸之時,朝廷大臣根本就沒剩下多少。
從建安元年到如今,朝廷內外許多重要職務,幾乎全都被曹操心腹所佔據,其余人等如何反抗?
所以當曹操提出這個建議之後,皇帝劉協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只是讓朝廷群臣再仔細討論一番!
劉協這個態度,立馬就讓朝廷形勢變得雲譎波詭起來。
能夠混到京官身份的,哪有什麼二傻子?
大家心里明白,這是皇帝不滿意曹操掌權太過,所以這才讓大家討論一番,看看有沒有朝臣站出來進行反對!
如果有人反對,皇帝正好順勢而為,想辦法否決曹操這個提議。
可若是無人敢于對抗曹操,罷三公之權,盡歸于丞相這件事,自然就要順著曹操的意思去辦了!
司徒趙溫府中,此時正有三人落座。
除了趙溫之外,還有太中大夫孔融,和太常楊彪二人。
趙溫字子柔,蜀郡人士,他出仕朝廷極早。
當年漢桓帝當政之時,就已經出任巴郡太守一職。
後來從地方太守轉為京官,在涼州軍團動亂之時,一直不離不棄跟隨在天子身邊。
建安元年,曹操迎駕于許都,以趙溫領司徒之職。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至聖先師孔子之後。
早年間曾經出任北海相,兼領青州刺史等職位。
建安年間,袁譚帶兵攻青州,孔融不能擋。
正好朝廷方面征召他入京為官,最開始為將作大匠,後來遷少府,現如今出任太中大夫一職。
楊彪字文先,弘農郡人士,弘農楊氏當代家主。
作為當世知名的重臣,楊彪在朝廷之中早就做到太尉這等高官了。
建安元年,天子劉協從洛陽遷都許縣。
因為楊彪本人名望太重,再加上他忠于漢室的緣故讓曹操有些忌憚。
所以曹操就誣陷楊彪和反賊袁術是親戚,想要將他下獄處死!
幸得孔融等人全力相救,所以楊彪才免去一死。
可縱然如此,曹操還是罷免了他的太尉身份,現如今受領九卿之首的太常一職。
現如今朝廷三公之位,趙溫為司徒,曹操自領司空,大司馬一職空缺。
如果曹操罷免三公,自領丞相一職。
趙溫這個司徒,遭受的沖擊最大!
除此之外,楊彪和曹操本來就不對付,而孔融也覺得曹操權柄過重,動不動就看他不順眼。
所以三人才能湊到一起,看看有無辦法進行阻攔。
當然,這件事情必須要秘密商討才行,萬一真的被曹操察覺到什麼端倪,三顆腦袋也不夠一下砍的!
所以楊彪和孔融二人,這一次全都是小心翼翼潛伏而來。
書房之中,看到兩人已經各自坐定。
趙溫率先開口道︰“曹操此番罷免三公,想要獨領丞相一職,擺明了是他在朝中羽翼豐滿,根本就不願繼續受制于人。”
“他此行此舉,較之當年國賊董卓有何異哉?”
“二位都是朝廷重臣,我等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務必要想辦法進行阻攔,徹底打消他的野心才行啊!”
大漢養士四百年,雖然現如今天子和朝廷勢微。
可朝中上下,仍然有許多官員自詡漢臣,根本不願意歸附曹操門下。
趙溫之所以邀請二人前來,也是摸準了他們倆根本不會跟曹操一條心,所以才敢如此!
听到趙溫開口,楊彪神色淡然道。
“朝廷兵權,盡在曹操一人之手。”
“朝中大臣,至少七成以上或明或暗都跟他有關系。”
“至于天下百姓,這麼多年也是只知曹操而不知天子。”
“他此番想要罷免三公獨領丞相,以我等現在的實力,就算看不慣,又能如何呢?”
楊彪今年已經年過六旬,早已經過了年少氣盛的時候。
忠于漢室不假,看不慣曹操所作所為也是真。
可要他明火執仗跟曹操直接對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上一回落入大獄之後,差一點就真的出不來了!
趙溫略微不滿道︰“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現如今朝廷勢微,如果我們再不能禮敬天子,阻止叛逆。”
“難道就任由奸佞之輩當朝,眼睜睜看著朝廷時局愈發崩壞?”
于公而言,曹操集三公之權于一身,確實有些獨斷專行,根本就不把朝廷其他官員放在眼中了。
于私而言,一旦三公之位徹底罷免,自己這個司徒也要當到頭了。
所以趙溫才會想拉攏盟友,跟曹操硬剛一波!
孔融嗤笑道︰“朝廷大局,自從董卓亂政以來,早已經禮崩樂壞。”
“曹操現如今的舉動,也不過是有樣學樣罷了。”
“趙司徒想要阻攔曹操此舉,還需說出具體建議方可。”
“否則的話,就算是咱們坐在此處罵上三天三夜又有何用?”
孔融說話做事,向來言辭激烈。
對于趙溫為何聯絡自己和楊彪前來商討,他心中明鏡似的。
但是想要借力可以,總得說出具體方法如何才行吧?
趙溫也知道孔融就這個脾氣,所以懶得跟他計較。
只是沉聲道︰“無論曹操到底想要如何改變朝政,肯定還需要天子首肯方可。”
“如果我們能夠說服天子堅持不答應,是否能夠阻擋曹操?”
喜歡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請大家收藏︰()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