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結構上大概就這麼多,對了還有地下室,這個江生你來考慮,除了水池的區域,其他地方都挖空,在防水防潮的技術上用現行最好的標準來做。”
兩個老頭兒對這個荒誕的要求很無語。
“你要做人防?”
“可以按照人防的標準來,采用鋼筋做骨,水泥澆築的方式,怎麼結實怎麼來。”
“你上哪弄那麼多鋼筋水泥去?”
“山人自有妙計!
西跨院這邊有車庫的出入口,所以進了一進之後要有通往地下的停車入口,停車場的面積基本以整個西跨院為主,後面大概三進的位置留出來做整個院落的應急電源的動力區,我會安置一台柴油發電機,江生你在後面的時候要給做好隔音散熱的設計。
中院的地下,從二進的位置開始,分隔一些隔間出來,出入口可以在主樓的西側設置一個,三進的廂房用一個房間做個大一點的出入口。
東跨院的地下實際上只有地面的一半,這邊同樣設計一個大一點的出入口。
在采光和通風上要仔細考慮。”
在地下室采光上,李劍�先考慮用采光球導太陽光線,但好像這時候這項技術還沒有,能用個玻璃瓦或者玻璃天井來采光就好像已經很先進了,索性沒提及采光的問題,大不了用燈就是了。
“你這個工程量著實不小,打算是干個三年五年的?”
于先生和羅先生認為這個工程量如果以傳統施工的方式,時間跨度會特別的久,但他們忽視了金錢的力量。
尤其是現在搞的話,不用復雜的審批,要是幾十年後再搞,光是走流程都能累死個人。
而且地下的一層的這個深度對于日後京城的地下城建設沒有任何影響,如果是地鐵的話,那在地下更深的位置,這邊又不是線路規劃內。
高度上,既遠離禁飛區,兩層再高能高到哪去,這點手續的問題只要把工程給城建公司,他們自己都能幫著搞定。
“當然不,我打算施工讓京建旗下的城建公司來做,他們只要錢給的足,工作效率是沒得說的。
地下工程搞定之後,地面的建築還得麻煩您兩位幫忙看著點,除卻必要的鋼筋水泥外,其他地面建築我想采用青磚和白灰糯米漿的方式來做。”
鋼筋水泥的,想要足夠牢固,得在水泥標號上下功夫,但李劍�除了去免費借,估計是找不到強度太高的水泥的。
一層、二層這樣的建築,采用白灰糯米漿來做黏合,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真的不腐不風化,可靠的很,而且看過千篇一律的水泥,白灰會舒服很多。
“能用木料的地方就不必非要用鋼筋水泥來替代,只要結構的強度能保證就成。
像是門廊的立柱,有的仿古建築采用水泥澆築的方式,外面再涂抹顏料來掩飾,我承認那種方式的可塑性比較強,像是歐洲的一些古跡啥的,那搞的含鐵量比鐵礦場都豐富,咱們這里肯定是不行的。
至于木料,兩位大可放心,用花梨紫檀是過分了,紅松、樟松、杉木之類的是容易得很。
如果兩位覺得用紅木好一點,我也能搞來非洲的一些木料,比如非洲花梨、黑檀、血檀、柚木、黃漆木啥的。”
兩個老頭很想撂挑子,回頭問問老王,這小子到底啥來頭,到底是吹牛還是真有本事?
“所以,江生,你這邊要做的就是根據兩位先生的建議,統計好材料的數量和用量,可以有備用,別怕我搞不來。”
陳江生表示自己知道了,暗想了一下,這個工作量好像也不小。
“對了,所有的窗,盡量選擇雙層玻璃,京城的冬天還是挺冷的。
像是主樓這邊,可以用落地窗的設計,如果木制框架的強度不夠,可以采用鋁合金框架,跟你之前搞的那些建築設計方案類似。
這樣在密封性上就能較好的解決掉了。
但其他的房間依然采用內玻璃外窗欞的設計,這些窗欞還得麻煩兩位大爺幫忙找些老匠人過來制作。
像是三交六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