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那玩意是大白菜啊,想要多少就來多少?
總之該有的時候就會有的,到時候我肯定是要第一時間告訴你的,你想跑也跑不掉。”
大表哥不再多問。
李劍�看了看時間,覺得這個時候不能浪費。
“咱們去民政部門開個介紹信吧,這樣就不用表哥你再跑一趟了。
我答應家鄉的老師和公社書記,在十五之前就一定把事情處理好。
到時候還得研究圖紙、縣里審批、材料準備之類的,再有一個多月天氣該回暖了,早點建設,也好滿足九月份招生和入學的需求。”
大表哥罕見的對李劍�沒招待好表達不滿。
“你好歹讓我喝口水的,整天表哥表哥的,連口水都舍不得!”
“怪我!怪我!我以為你這樣的高手一般來說是不會喝外面的水的。”
“別的不喝,你得喝應該沒事。”
“那是我的榮幸!”
倒了杯茶,大表哥一飲而盡,然後就拿起茶壺自己伺候自己。
看來是跑腿把他給累著了。
叫上韓建平,三人去民政部門開具了介紹信,上面寫了韓建平、何太沖、陳江生、黃鼎、蔡文行幾個人的名字以及行動目的、事由之類的各種信息。
李劍�想,要不是內地人才稀缺,也不會搞的這麼復雜,簡直麻煩的很。
也幸好帶韓建平回來了,沒有他這個“內地貨”帶領,原則上是不允許另外四個人單獨行動的,或許還要有關部門派人一路同行才可以。
辦完了這件事,李劍�和大表哥分道揚鑣,帶著韓建平去了銀行。
李劍�本來想讓他們帶幾張支票,但問過銀行之後得到的答案是支票還不能通兌,京城的支票,紅山縣那邊用不了!
而現金的話,大團結十萬塊就得一個手提箱那麼多,而兩家學校的翻建資金李劍�準備讓他們帶50萬過去,顯然現金的方式很不好實現。
最終在銀行又辦理了一個存折,可以通存通兌的那種,並且還先給紅山那邊的銀行打了個電話才算辦利索。
到時候他們拿著存折就可以取現,也可以進行賬目劃轉,用多少取多少那種。
韓建平他們第二天就啟程,李劍�也在家里給津河公社的表叔那里打了個電話。
“下午,我聯系的基金會的人就到津河車站,我讓他們直接去公社找你,你得給人家安排食宿。
得住的暖和點,千萬別生爐子給人家燻死了!”
“哎呀,你放心吧!屋里的炕給燒的燙屁股那種,不生爐子!
可不能給財神爺燻死了!
對了,我跟縣里匯報了一下,縣里表示只要不讓他們掏錢,是同意建設新中學的。
教育局那邊我過年也走動了一下,他們跟你說的差不多,全縣初中生的規模其實已經很大了,紅山中學擴招和建設新高中也迫在眉睫,只是苦于現在的條件,他們也跟縣里打過招呼,但被縣里以錢不夠為由推了。
這次咱們也算是解決了他們的難題,在師資上會幫咱們解決。
我順便也跟他們說了建設完全中學的提案,他們認為只要能有高中就行,至于形式不重要。
看來高考恢復對教育影響非常大!”
宋展明一頓�N鋨舌攏 麼醢咽慮樗得靼琢恕 br />
李劍�等他說完,繼續交代。
“這次,去的人里有一個設計師,設計圖紙我已經讓他畫的差不多了,你再幫著參謀參謀。
在規模上你不用考慮縮減,只管把認為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來,讓他加以修改便是。
另外,他們把錢也帶過去了,你得把錢看好了,資金額度是二十萬,得去縣里的銀行進行劃轉。
這筆錢只能用于學校的建設,不能用作其他,到時候你的給人家金主一個明細賬。
也別讓縣里給掏走,甚至公社也不能花在別的地方!”
“你就放心!誰敢動這筆錢,我就跟誰玩命!”
“那也不至于,命還是很金貴的。
還有,你的再跑一趟縣里,給紅山中學的翻建資金,同樣是二十萬,現在紅山中學的校長是老周吧,你最好帶著老陳一起去。
資金的處理方式和咱們那邊一樣,縣里都餓的眼楮冒綠光了,但就算他們餓死,也別打這筆錢的主意。
我這邊在京城已經報備過了,誰要是問,你就直接問他們的腦袋是不是夠硬,到時候出了事,我不但不會幫忙找人,還一定幫忙剁腦袋。”
“噢,縣里也給二十萬啊?
我還合計都是咱們這的呢!
對了,還有個事啊,你說要是完全中學,初中的學生們也過來,那現在的初中咋辦?”
“該咋辦就咋辦唄,讓他們的小學搬進去,那校舍還新著呢,然後小學改大隊部或者當倉庫啥的。”
“不是,是後溝有不少人家都是指望著初中學生的住宿和吃飯填補家用,這要是把學生弄走了,到時候人家少了收入可咋辦?”
“嘿嘿,表叔啊,你才是公社書記,大不了他們沒飯吃了去找你就是了,這種事你別問我,我也不知道咋辦!”
“哎,你這小子,過河拆橋是不是?”
“喂喂喂,怎麼信號不好呢,喂,能听到不?”
李劍�直接掛斷了電話,後溝那個學校自己念過,當然知道那邊的村民也是指望著學生食宿填補家用。
但是事物總是要發展的,以他們那邊的商業頭腦,馬上改開了,肯定是餓不死的。
反而,在市場放開之後是最容易搞點小生意的,這就是慣性,習慣了用輕松的方式賺錢,再反過來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在土里刨食,他們一定不會接受這樣的效率。
但是學校的建設最快也得半年,等到新生入學都是九十月份的事情了。
那時候是78年的下半年了,該有的政策和風聲早就能听得到、看得見了。
至于會不會真的去堵公社的大門,那也不是李劍�該關心的。
給家鄉修橋鋪路、興辦教育本來就是造福桑梓的好事,誰家都有孩子,阻撓新學校這種事情根本不會得到民心,所以鬧不起來。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回60年代不遺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