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60年代不遺憾

第1017章 人口變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三土劍 本章︰第1017章 人口變化

    攆走這些知青,李劍�今天還要出門。

    先是路過津河公社的時候去老陳家里看望了一下,之前這些知青們高考的事情他忙前忙後的,其實還是看在李劍�的面子上,知青們感謝是他們的事,人情這塊不能讓人代勞。

    老陳在家里貓冬,看到李劍�過來也沒什麼意外。

    “你們村的知青這次能考得上的不少啊。”

    “還不是您的功勞,沒您前後打探,確定他們的水平,估計也不敢報考排名靠前的學校。

    這不我過來感謝您一番,省得回頭罵我沒良心。”

    “還是他們的水平到了,要不然再打听也沒用。

    你們村里條件好,他們能安心備考,不像其他村,日子過的拮據,想買點資料都緊緊巴巴,還有這活兒那活兒的跟著,累的跟狗似的,精神狀態也不行。

    我琢磨著,你那屆出了好幾個進京的學生,這次估計也差不多有幾個,啥時候你們出頭了,幫著把學校修一修,這些年糟蹋的不成樣子。

    我雖然退休了,也是跟學校有感情的,條件好點,學生們上課的時候也能不用操心房子漏不漏,冬天冷不冷的事。

    我死之前,應該能看到吧?”

    老陳這是拿公社的初中校舍對比縣里的高中校舍點李劍�呢,什麼死不死的,什麼校舍破敗之類的,都是個鋪墊。

    至于說出了幾個進京的學生也不代表學生有錢有能力,但他的確不知道李劍�是真有錢。

    村里的錢給到公社修校舍,而沒給縣高中修,那是村子就在公社下面,而縣里隔了一層,要是連縣里也管了,那其他的也要比著來化緣,多大的村子能夠禍害的?

    說起來,縣高中的校舍也確實該修整一下了,都是一層的大瓦房,跟擺陣似的一排排一塊塊的,從最早來看,那都是民國的產物呢。

    屋頂的瓦片也確實該到了大限,甚至有草籽被鳥拉也好被風吹也好,只要草長起來,就容易給瓦片造成破壞,漸漸的也就自然壞掉了。

    修是可以修,但李劍�有自己的想法。

    雖說津河公社離縣里不算遠,但也不是不可以有自己的高中。

    尤其是這些年人口爆炸式的增長,縣里只有一所高中顯然是不能滿足學生上學的需求的。

    按原本的歷史軌跡,縣里也是在人口增長以及高考恢復的情況下不但擴大了紅山中學的招生規模,也陸續建立了新的高中,甚至在人口規模較大的公社以及後續改制的鄉鎮增建了高中。

    最多的時候有八所高中,而在計劃生育開啟之後,高中生的規模又逐漸縮減,最終縮減到五所。

    而從津河公社的角度來看,如果把高中落戶到本鄉來,那麼就可以輻射到周邊公社,至少三到四個公社的學生可以就近就讀,既緩解紅山高中的生源壓力,也可以提升津河公社的實際地位。

    從城鎮化的發展角度來看,人口是重要的因素,人多了就可以催生經濟的活躍,將來不僅要把工廠建在津河鄉,甚至醫院也可以建過來,光靠種地,在熱東這片丘陵地帶種不出多少花來,總產值也不能光靠山貨。

    從交通的位置上來看,實際上距離京城和奉天兩座大城都不算遠,而離徒河港和錦溪港都又都不遠,更重要的是有鐵路連接。

    造福桑梓,不是光在家鄉修橋鋪路算是造福,為長遠計,從人文發展、經濟結構的發展角度考慮更合適些。

    能有超前的視角,引入輕工業,增加文教衛生的投入,再加上紅山縣城以及營州原有的第二產業的優勢,把家鄉發展成為經濟領先的地區也不是不可能。

    而從正直環境上來看,縣域範圍內,人少事就好辦,至少現在可沒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概念。

    “陳老師,我有個想法,先和你聊聊,你幫我參謀一下。”

    “我一個退休的老頭子有什麼可以幫你參謀的。”

    “您先別急著拒絕。

    最近這些年,人口的增長您應該也注意到了,人口多了,實際上就是適齡學童多了,以前那十年高考中斷,導致很多孩子最多也就上個小學或者初中,能念高中的聊聊。

    這里面有鄉親們窮的原因,也有在教育這個層面看不到未來的考慮。

    現在高考恢復,上升的通道又打通了,接下來念書的孩子們會越來越多。

    縣里一所高中很明顯在將來的一段時間不滿足需求,征服總不能看著孩子們無書可讀。”

    老陳听的仔細,很快意識到教育體制和規模上都會有新的變化。

    “你是說,要擴大招生和增建學校?”

    “您看看,跟明白人說話就是一點就透,想必您也考慮到了。

    您希望改善紅山中學的教學條件,而在我看來,不如步子大一點,如果我們津河公社有自己的高中,那麼您說會帶來什麼?”

    老陳呼吸都急促了些,退休歸退休的,在家夏天鼓搗菜園子冬天貓冬哪有帶孩子們讀書來的習慣,畢竟在教育系統一線都待了幾十年了,說是退休,實際上等于等死,不如干點實在的來的痛快。

    “這個倒是實在的提議,但是咱們離縣里不遠,能上高中的孩子們也都有自理能力了,縣里恐怕不會同意吧?”

    “行政行政,要做的可不光是就知道跟鄉親們收那點公糧,還要有遠見才行。

    人口的增長是可見的,是已經發生的事實,我國53年和64年進行過兩次人口普查,這十年因為那個原因沒有在進行,那您覺得下一次普查還會遠嗎?

    即使沒有現成的數據,可現在哪家不生個個,對比之前的人口規模,現在是肉眼可見。

    最起碼,每個公社應該都知道現在的人口規模和之前的那些年相比有了多大的差距。

    需求是實際存在的,要想著自上而下去解決就學難的問題,那咱們可能確實趕不上熱乎的,隔壁的廟溝公社可比咱們大隊多,人口也多。

    如果新建高中,那縣里的首選一定是人口多、地域大的地方,但如果咱們自己申報的話就不一樣了,更別提在問題爆發前主動申建。

    您說呢?”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回60年代不遺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回60年代不遺憾》,方便以後閱讀重回60年代不遺憾第1017章 人口變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回60年代不遺憾第1017章 人口變化並對重回60年代不遺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