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六,家里被布置的比過年還充滿古韻。
在易經里,六是陰數之極,兩個六重疊形成臨界點,人們認為這是人生中的一大坎。
從數理玄機的角度,預示著雙重坎卦危機。
易經坎卦昭示,第六爻“上六失道凶”的卦象。先天數“6”,屬陰水,66這構成水厄疊加之象。而北斗第六星“武曲”,主生死劫限。
《攝生纂錄》載女性逢陰歷六月初六、男性六月初九邁入66歲為“玄水決堤期”,清代《玉匣記》統計京畿地區死亡記錄︰66歲亡故者69.5于農歷六月暴卒。
東大無論南北,都有過六十六壽辰的方式,但方法可能不盡相同。
比如江南地區要提前一天來過,稱為“搶壽”;晉中地區要偷廟里燈油抹在壽星耳後;嶺南則流行寫66個“雷”字符燒化。
這些變異形態體現的,正是民間應對死亡恐懼的創造性策略。
當然還有種說法,早前人類壽命普遍較短,正常過七十或者八十大壽可能來不及。
而從醫學史的底層底層邏輯上來看,有明隆慶五年《養生補遺》揭示生理根源︰“男子五八腎氣衰,六八陰氣竭于上,女子七七地道絕,六六陽明脈虛極”。
是以,作為小輩,李劍�帶著凌靈她們從生命儀式拓撲學角度做了些準備。
主打一個以形補形,比如凌靈化身女兒切66刀肉,從物質角度隱喻轉移命星殘缺,而從生物學角度就是細胞端粒損耗的補償,損有余而補不足。
小雙她們包上66個餃子,填補壽數缺口。
再用紅布裹肋骨,固衛骨密度,在生物學上,這可以有效的防治老年骨質疏松。
同時也上碼了衣物禳災符碼系統。
其一,腰帶反系,寓意扭轉任督二脈氣機道藏《真氣還元篇》中有著)
其二,紅襪罩耳,寓意耳垂增厚避“垂暮氣泄”遼寧凌源出土紅山文化玉覆面有此配置,證明傳承是有根源的。)
其三,褲腿扎繩,此舉是模擬收魂索防魂魄離散湘西苗寨仍存此法)
一番折騰下來,更像個儀式般,陳漫哉有些痛苦但仍保持風度,接受了李劍�的復雜安排。
其他人六十六肯定是沒有這麼復雜的流程的,原因就在于按原本的軌跡,大師早歿,這也算是回魂之舉了。
一切都是讓陳漫哉在新的生命軌跡上走的更遠。
陳漫哉本身就是考古學家,一些懸疑之說不說忌諱,但總是尊重的,也任憑李劍�等人一頓瞎折騰。
雖然他的考古學方法更具科學性。
要說東大現代考古學有奠基人,那陳漫哉絕對算是一個,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準確的說從1928年開始,殷墟遺址的挖掘和考古陳漫哉就開始參與。
推動了器物類型學的革命,甲骨、青銅、簡牘三維互證以及祭祀制度還原等三大考古學貢獻。
從歷史地位上來說,在商周考古領域有三駕馬車,其中之一就是陳漫哉,而另外兩架是李濟和郭流氓。
所著書籍、手稿、理論和研究成果可以這麼說,任何一家正經的博物館都不會拒絕收藏。
《殷墟卜辭綜述》,首創了“貞人集團分期法”,被劍橋漢學系用作教材至2003年。
《西周銅器斷代》,建立銅器斷代十項標準,是大英博物館周器展陳方案基準。
武威漢簡整理,破譯《儀禮》簡失傳章次,是東京大學東亞經學重構核心依據。
西周年代體系,用月相記載校準公元前1046年克商年,是“夏商周斷代工程”關鍵支撐點。
其研究的成果也遠不及于此,其學術能力也不僅僅這些文字和成果來表現的。
在工作中,他應用了數學、力學等科學方法,而又精通古文字學、文學、歷史學,東大人喜歡用更簡短的文字來表達一個人的成就,他的話可以用“學貫古今”形容毫不為過。
“行了行了,過個壽而已,你這一番折騰,反叫我無所適從了。”
陳漫哉對于一系列的操作既感動,又覺得麻煩,可能一般的男性都覺得只有在國之大事的時候才不覺得麻煩,儀式感什麼的,真的很浪費時間。
“可以了,開飯吧!
不管到什麼時候,最終的慶祝總會歸結到吃飯上面,民以食為天,來師丈,吃掉這66個餃子,咱們再活66年!”
餃子不大,但66個也是極多,陳漫哉面露苦相。
“要說在37年南遷的路上,別說66個了,哪怕是6個,我都能毫不猶豫的塞到嘴里。
記得那時候,我和家驊聞一多)一整天共同吃了一個發霉的餅子,背後就是家園故土,前方就是聯大,那時候別說餃子了,就算是頭牛感覺都吃得下。
要說這66個餃子,不過是壽數之說的地方變異譜系,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說法。
比如,在冀中,捏66個面刺蝟,吃掉面刺蝟稱為“渡河”。
在潮汕,吃66粒益母草籽的肉丸就可以了,在晉北,需要跨5道樺木炭火,而在吳越,懸66片鰣魚鱗于床帳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也不一定都要吃掉,孩子們的心意我收到了,我把福氣和大家分分。”
先是給李厚欽和趙瑜琳分了兩個,
“你們教導小�教導的好,如果不是他帶我們夫婦南渡,我怕是都沒機會過這個壽,我們無兒女,早就視他為自己的孩子了,希望你們不要介意。”
“說這干啥,孩子磕了頭的,師父就得當親的一樣,你們多慮了。”
又給四個小崽各分了兩個,
“你們也接一下我的福氣,希望你們將來能超過你們的父親,不管做什麼,都能取得一些成就。”
四個娃娃連最大的八斤都無法理解,更別說三個小一點的了,不過都是媽媽們包的餃子,一定很好吃。
“謝謝師祖公!”
當陳漫哉還要給李劍�和凌靈她們分時候,被李劍�拒絕了。
“師丈,這餃子可代表著壽數,你願分與我父母,那算是同壽,不可拒絕,分與八斤他們,那算是長輩之愛,長著賜不可辭。
我們正值壯年,不可再分了,就算是撐著,您也得把這些吃完才是!”
這邊五個,再加上劍秋他們四個,建安他們三個,這分起來就沒完沒了了,少了當然能吃得下,但這違背了66個餃子的初衷,可不能再分了。
但陳漫哉把剩余的和羅蕤分了一多半過去。
“辛苦你這些年隨我漂泊,一定要活的比我久!”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